摘要:此處肯定有人提漢宣帝劉病已,漢宣帝流落民間時的確叫劉病已,可是人家當皇帝后不久就把名字改成劉詢了,還是兩個字。帝王名字在字數方面也有講究,明朝皇帝除了成祖朱棣,其餘的都是三個字。

在中國傳統觀念中,名字可以說是一個人的第一名片,比外貌還要重要。一個好的名字往往能給對方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如果你的名字太大衆化,比如張三李四王五,可能就會給人留下一個沒文化的印象,爹媽名字都不會去,教育程度可想而知。如今人們對取名字都特別重視,而傳統觀念深入骨髓的古人對名字就更加講究了。古人取名字都不會隨便應付,小老百姓家可能文化水平低,按出生早晚,取個伯仲叔季也就應付過去了。

稍微有點文化的家庭,就不敢輕易對付過去。越是尊貴的人家,對名字就越重視,而在中國封建社會,尊貴莫過帝王家,皇帝的名字那是最講究的。首先得符合五行八卦,比如說本朝屬火,那麼這朝皇帝的名字就得帶火。明太祖朱元璋在五行方面更加講究,他規定後世子孫的名字必須帶五行之一,朱家子孫要把五行的運數給佔盡了。當然風水八卦外,名字的寓意也是要極好的,比如說唐太宗李世民,寓意濟世安民,難怪李世民會成爲千古一點,名字取得好啊。

帝王名字在字數方面也有講究,明朝皇帝除了成祖朱棣,其餘的都是三個字。而與之相反的是漢朝皇帝,東西兩漢總共34位帝王,除了孝昭皇帝劉弗陵,其餘33位無一例外是單子名,可着說漢朝皇帝的名字是所有王朝皇帝中最短的。此處肯定有人提漢宣帝劉病已,漢宣帝流落民間時的確叫劉病已,可是人家當皇帝后不久就把名字改成劉詢了,還是兩個字。而且後世多數史書都稱漢宣帝爲劉詢,看來劉家子孫對單名情有獨鍾啊。

說情有獨鍾是跟大夥開個小玩笑,其實並不是如此。秦漢以前,古人取名以單字爲尊,一字名是高貴身份的象徵,而漢朝承襲了這一傳統,民間百姓大多也是取單字名,作爲皇室貴族自然也不能免俗。而且這一傳統還被王莽寫進了國家典章裏頭,王莽篡漢自立建立新朝,新朝新氣象,王莽新政裏頭有去二字名這一條。王莽的新政雖然短暫,其生前發佈的許多新政都被推翻了,包括去二字名這一條,但人們似乎已經習慣取單字名,再加上先秦的傳統,所以整個東漢也以單字名爲尊。

不過,單字名爲尊這一傳統,在漢武帝劉徹面前就顯得不管用了,當然也不能說不管用,只是漢武帝太聰明,他機巧地利用了這一傳統,從而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漢武帝晚期,太子劉據被廢、衛皇后自殺以後,劉徹又寵幸上了鉤弋夫人,劉徹就打算立鉤弋夫人的兒子爲太子,可能是爲了顯示鉤弋夫人之子的與衆不同,劉徹特地給她兒子取二字名,劉弗陵。不過據部分史料記載,劉弗陵登基之後也改成了一字名,劉弗。可能是劉弗陵主政時間太短,後世史書還是稱他劉弗陵。一字名雖好,但隨着人口的逐漸增多,單名的重名率越來越高,人們也就摒棄了這一傳統,大概從西晉開始,二字名就越來越普及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