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影响教师积极性的因素有很多,工资低和工资较大差距,都是其中的一部分。

关于工资低的问题,国家其实正在解决。

从2018年1月开始,国家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再次提出了落实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要求。2018年7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再次提出各地要抓紧时间落实,国务院将定期开展督查。公务员的工资收入水平在全国各地都不属于低的,所以随着国家要求的落实,工资低的问题肯定能够解决。

影响教师积极性的不是工资低而是较大的工资差距,你赞同吗?

关于工资差距较大的问题,实际上主要还是教师的职称制度产生的一点副作用。

职称制度作为国家考核评定人才的一种职业发展方式,留给老师一种职业发展通道。可是由于这种发展通道有名额限制,有资历要求,导致很多年轻优秀教师无法通过努力实现职称的快速晋升,工资收入会比老教师低很多。其实大家也明白,没有名额限制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

而且职称制度也对艰苦偏远地区的教师构成了一定的瓶颈障碍,由于艰苦偏远地区教师出成绩难,各种论文发表也有困难,而且教育信息化现代化也跟不上,所以他们也有意见。

对此国家也在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一方面会加大教师的高级职称数量比例,另一方面也会对艰苦边远地区教师实施特别照顾,云南省是10万元的奖励;黑龙江省市专设基层教师高级职称。

影响教师积极性的不是工资低而是较大的工资差距,你赞同吗?

其实,职称制度不可能让所有人在退休的时候都挂上高级职称的。过去,我们的退休工资直接跟退休时的职称、职务等挂钩,导致很多人对职称特别看重。但是未来不会了,因为我们的退休待遇实施养老保险改革后,我们贯彻的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如果足够优秀,就能够更早的评上高级职称,这样我们的退休待遇才会高。如果不够优秀,最后一年提上高级职称,也不会影响多少退休金待遇。

所以,最基本的关键还是职称评定体系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不能走后门,就评上高级职称了。

其实,影响教师积极性的,还有社会对教师的偏见。很多人认为教师一年有三个月的假期,正常发工资非常舒服。殊不知教师开学式每天都要起早贪黑,天天批改作业,没有工作时间限制。综合工作时间一点也不少,而且还没有带薪年休假。

很多家长把教师当成保姆,什么责任都往教师身上推。孩子之间打闹受伤都要班主任出来协调处理,这种事情遇到过很多次。而且有的家长一旦不如意,就到处投诉,搞得老师无法静下心来教学。国家应该明确出台教师的职责和义务,具体一点,明确一些。让大家知道教师是干什么的,不是圣人,只是工作。

影响教师积极性的不是工资低而是较大的工资差距,你赞同吗?

所以说,问题还是非常复杂的。国家也认识到了有关问题的存在,将会逐步加强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希望未来我们的教育事业会越来越好,让我们的孩子都能受到更好的教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