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豪格生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三月十三日子时,其父为清太宗文皇帝皇太极,其母为皇太极继妃乌拉纳喇氏。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其初封为贝勒。天聪六年(1632年〉六月,豪格晋封为和硕贝勒。崇德元年四月,因功豪格晋为和硕肃亲王。颐治三年,豪格被封靖远大将军。治五年(1648年)二月,豪格被革爵幽禁,后自杀而亡。豪格一生经历天命、天聪、崇德、阪治四个时期。天命时期的豪格还处在少年阶段。天命时期,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并立。各部间征战不断,女真社会处在分崩离析的状态之中,而明朝、蒙古、朝鲜这三方势力均对其虎视眈眈。为了改变这一状态,努尔哈赤对内开始统一女真各部,对外联姻科尔沁蒙古。女真势力逐渐崛起,进而改变了辽东地区的局势。

皇帝的后宫就是霸气,连妃子都要划分等级!

豪格是皇太极长子,其母为皇太极继妃乌拉纳喇氏。乌拉纳喇氏出身于海西女真四部之一的乌拉部,其父为博克锋贝勒,叔父为乌拉部首领布占泰。乌拉纳喇氏初为皇太极侧妃,后晋为继妃。天命时期,乌拉纳喇氏因恶于努尔哈赤被皇太极休弃。满清后宫子以母贵,豪格的出身对其成长、封爵、征战以及他与多尔衰的皇位争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皇帝的后宫就是霸气,连妃子都要划分等级!

豪格生母为皇太极继妃一一乌拉纳喇氏。对于其生母身份这一问题,学术界看法不一。学者苏亮在《浅析清初多尔褒铲除豪格集团的斗争》中表示“豪格是继妃乌拉纳喇氏所生虽是长子却不是摘子。”徐凯在《清初摄政、辅政体制与皇权政治》中认为“豪格之母继妃乌拉纳喇氏在后宫中身位不显。”

皇帝的后宫就是霸气,连妃子都要划分等级!

“豪格的母亲在后宫中地位低下 他自然被看作庶子”。徐、张二人通过乌拉纳喇氏与皇太极“五宫”对比,认为乌拉纳喇氏身位低于“五宫”。然二人忽略了乌拉纳喇氏在天命时期已经被休,天聪、崇德时期乌拉纳喇氏并不在皇太极后宫中,自然二者不具可比性。杜家骥先生对豪格生母身份持与苏、徐、张不同的观点。他认为豪格的生母乌喇纳喇氏乃为皇太极正萎,身份贵重。豪格的身份乃为摘出长子。

皇帝的后宫就是霸气,连妃子都要划分等级!

努尔哈赤的后妃可以分为四等,第一等为元妃佟佳氏、继妃富察褒代氏、大妃乌拉那拉氏:第二等为侧妃伊尔根觉罗氏、叶赫那拉氏;第三等为庶妃兆佳氏、钮枯禄氏、嘉穆湖觉罗氏、伊尔根氏:第四等为使婷西林觉罗氏与费扬果之母。不同于二、三、四等,第一等乃为努尔哈赤正室。

皇帝的后宫就是霸气,连妃子都要划分等级!

第一等后妃所出之子裆英、代善、莽古尔泰、德格类、阿济格、多尔衰、多锋、皇太极、豪格早期封为和硕贝勒,博穆博果尔则初封便是亲王爵,且这些人除博穆博果尔外都是一旗之主。而和硕贝勒在崇德之前大致等同于和硕亲王。博穆博果尔爵位在入关后所封,虽是亲王爵,也等同于天命时的贝勒。精英、代善、莽古尔泰、德格类、阿济格、多尔衰、多锋、皇太极、豪格几人中裙英、莽古尔泰、德格类三人因涉谋逆没有得封亲王外,其他诸人都获得亲王爵位。当中代善、多尔褒、多锋、豪格更是获封世袭罔替的王爵。第一等后妃所出之女皆获封固伦公主,莽古济虽未获封,但其一直所受之待遇与国伦公主相同。

皇帝的后宫就是霸气,连妃子都要划分等级!

第二等侧妃所出之子为阿巴泰、硕塞。阿巴泰为努尔哈赤之子,初封为台吉,生前最高爵位仅到多罗郡王,且非旗主,只能领旗下六牛录。阿巴泰相较于代善等人,不管是爵位还是权力都更低一等。硕塞是皇太极之子,其爵位是入关以后所封。相较于同为皇太极之子,且同在入关后得封的博穆博果尔而言,硕塞仅封为郡王,低于博穆博果尔的亲王爵。硕塞后虽获得世袭罔替的庄亲王爵位,但也因其非娟出而“不在宠贵之列”,规定其“位次、傣禄不得与大藩等”。硕塞的铁I帽子王爵获封也是因“铁111冒王必凑成八数,中间若太宗于承泽亲王,后改号庄王世袭者,功绩声望远在诸王之下。其必读一世袭罔替之数。”硕塞的世袭罔替王爵是低于代善等人的。第二等后妃所生格格均封为和硕公主。

皇帝的后宫就是霸气,连妃子都要划分等级!

第三等庶妃所出之子为阿拜、汤古岱、塔拜、巴布泰、巴布海、叶布舒、高寨。其封爵最高也仅仅是镇国将军,崇德元年更是明确规定“定数字受封制,皇子系庶妃所生者,封镇国将军”。庶出皇子得以进封为镇国将军还是在崇德元年以后,努尔哈赤时期仅仅只能作为备御。这一等的皇子获得的牛录更少,至多也不过个半牛录。这一等庶妃之女大多无封,即使有也是在入关后作为长辈被封于县君、乡君。这样低的封号使得《清史稿·公主传》的作者不禁感叹道“开国初,有皇女仅得县君、乡君者。”而入关前努尔哈赤第四女穆库什,皇太极第十四女得以封为和硕公主则是因为政治联姻需要,属于特例。

至于第四等侍姆所出努尔哈赤之子赖幕布与费扬果被排除在皇族之外。二人入关前甚至不被列入皇室家庭成员,不登录档册,也没有载入《玉牒》之中。费扬果生母更是连姓名也未留下。崇德三年(1638年),在皇家首次制定爱新觉罗家族人口登记中,在特别规定的本家族人口登记制度中,明确注明,即使是和硕亲王其“凡正式纳入另室之妾所生子,则计人。抱养他姓之子或未纳入另室之女奴所生之子,不得计入。

皇帝的后宫就是霸气,连妃子都要划分等级!

若将女奴所生子女及抱养异姓子女,严称亲生子女,则治重罪。”一直到顺治十八年(1661年),才允许“宗室未居另室妾姆所出之子,亦7日载入宗室册籍。”皇太极之子韬塞因崇德元年(1636年〉的规定才能获封镇国将军。费扬果与韬塞生母身份太低,以至于无任何名号。皇太极第十二女也是这一等侍姆所出页治时才得以封乡君。生母亦无名号。这一等的子女等级、待遇是最低的。

本文由雨中的婉仪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