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对联的故事

穷秀才巧改对联

从前有一个地主十分贪婪残暴,常常盘剥百姓、鱼肉乡民,穷人们一个个对他恨得咬牙切齿。一天,他儿子和他一样通过金钱买到一个进士,他非常高兴,于是为了炫耀门第,就在大门上贴了一联: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皆夫人

人们看了之后,都觉得可恨,可是谁也不敢出声。有个穷秀才看了之后,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打算要整老地主一顿。于是,晚上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悄悄地来到地主家门口,将那副对联加了几笔。

第二天大清早,老地主开门一看那副对联,气得当场昏死过去,人们拍手称快,原来那副对联已改为: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皆失夫

多音妙联千古传

对联,俗称对子,是我国古人的雅好。山海关孟姜女庙联就是非常有趣而万人称颂的绝对子。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上联连用了七个“朝”,下联连用了七个“长”。乍一看,这联怎么读呀?简直摸不着头脑。其实,这里的“朝”有时读作zhāo,早晨;有时读作cháo,同“潮”。“长”有时读作cháng,同“常”;有时读作zhǎng,同“涨”。这对联的基本意思是:海水早上来潮,早潮是要回落的;浮云向长处生长,不断向长处生长,浮云是要消失的。这副对联利用多音字巧妙地构成一副谜一样的联语。此联通常有几种读法:第一种,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浮云涨,常常涨,常涨常消。第二种,海水潮,朝朝潮,朝朝潮落;浮云涨,常常涨,常常涨消。第三种,海水朝朝潮,朝潮朝朝落;浮云常常涨,常涨常常消。第四种,海水朝潮,朝朝潮,朝朝落;浮云常涨,常常涨,常常消。

纪氏妙联千古传

自古以来,对联是古代文人墨客展现智慧的绝妙形式,在近代,民间流传最广的要数清朝纪晓岚的对联佳话了。纪晓岚以文采和编纂四库全书闻名后世, 著有阅微草堂笔记24卷。他文思敏捷, 是个对句奇才, 天地万物, 古今诗赋无不可入对者, 信手拈来, 出口成趣, 浑若天成。 其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夫让人叹为观止, 关于纪晓岚对联的故事, 笔记, 野史中多有记载, 在民间广为流传。今选摘部分妙联,供朋友们品读。

乾隆二十五年, 乾隆五十寿辰, 文武百官纷纷撰联赋诗, 而纪晓岚所写之联别出心裁:

上联:四万里皇图, 伊古以来, 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

下联:五十年圣寿, 自前兹往, 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上联指清朝统一全国后, 西起葱岭, 东濒大海, 北至外兴安岭, 南至南海, 纵横均为四万里, 版图之大, 为历史上所未有, 下联指五十圣寿再加九千九百五十岁, 正好合为万岁, 敬祝乾隆万寿无疆。见到此联后, 乾隆大喜, 当即传旨, 将纪晓岚擢为京察一等, 以道府记名。

乾隆八十大寿时正好登基满五十五年, 纪晓岚作对:

上联: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方向化八风和,庆圣寿,八旬逢八月;

下联: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世同登五福备,正昌期,五十有五年。

这是一副对中对, 暗含: 春秋和寿月, 天地备期年

清代北京有个叫天然居的酒楼, 一次乾隆路过这家酒楼, 称赞楼名的高雅, 遂以楼名为题作对联,

上联是: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但苦思不得下联, 此时纪晓岚已经对出了

下联:僧游云隐寺, 寺隐云游僧。

有一次纪晓岚入值南书房, 有位老太监久闻纪晓岚大名, 特地前来一睹风采, 只见他身穿皮袍, 按当时文人的习惯, 手持折扇。这位太监便出题:

小翰林, 穿冬衣, 持夏扇, 一部春秋曾读否?

此联巧妙地将春夏秋冬四季相嵌, 且暗含对纪晓岚打扮的讥讽, 非常不易回对。不料纪晓岚轻松应对:

老总管, 生南方, 来北地, 那个东西还在么?

给弘一法师的戏谑对联:

上联:日落香残 ,扫去凡心一点;

下联:炉寒火尽 , 须把意马牢拴。

给理发店的对联:

上联:虽然毫发技艺;

下联:却是顶上功夫。

袁枚到纪晓岚故乡,临走时留下一上联:双塔隐隐,七级四面八角。

后纪晓岚回故乡对出下联: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两短。

与吴文魁对的联:

上联:山竹无心,空生几对枝节;

下联:河藕有眼,不沾半点污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