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泰安2月26日訊新泰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 堅持修山、整地、擴溼、治污並重,建設以柴汶河生態保護修復爲主線,以水環境治理和土地綜合整治、工礦廢棄地復墾爲重點,以多元化融資、社會化治理爲手段,以系統性修復爲路徑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系統。

從惡劣環境到最美風景 新泰山水林田湖修復出實招

初春時節,新泰市宮裏鎮岳家莊村的蔬菜大棚裏,西紅柿苗正茁壯成長,隨着潺潺清水流入土地,村支書周波彷彿卸下了一個包袱,輕鬆暢快。新泰市宮裏鎮岳家莊村黨支部書記嶽仁華告訴記者,原先村裏種的500多畝大棚,因爲水源很缺乏,大棚發展欠佳,隨着項目建成之後,現在他們村地下水位已經上漲了三、四米,現在這一季的菜已經受益了。

周波所說的的項目,就是新泰市正在實施的柴汶河流域人工溼地工程。守着長長的柴汶河,卻難得一泓清水入農田,是村民們一直以來的心病。而隨着柴汶河流域人工溼地工程主體完工,村民們種地有了保障。柴汶河上的清清碧波,涵養着一方土地,更滋潤了百姓的心田。今年工程全部完工後,這裏將是一片美麗的溼地景觀。新泰市宮裏鎮副鎮長周波說:“今年我們還有部分尾工還沒完工,主要是對兩岸漿砌石進行護坡同時呢,在天氣轉暖之後對潛流溼地水草進行種植,做好進一步的綠化,起到水質提升的作用。”

從惡劣環境到最美風景 新泰山水林田湖修復出實招

柴汶河是大汶河的最大支流,在新泰市境內全長93.94公里,流域面積1582平方公里,主流流經新泰市11個鄉鎮辦事處。爲了塑造河暢、水清、岸綠生態美景,2017年以來,新泰市緊緊抓住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機遇,把柴汶河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作爲全流域的系統治理工程,計劃總投資3.99億元,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河道清淤75公里,建設人工溼地3000畝,實施堤防道路工程和邁萊河水質淨化工程。新泰市河道管理保護中心主任王懷起說:“一個是通過河道治理,清淤疏浚,達到行洪安全,第二個是通過我們建全域的走廊溼地和結點的表流溼地,達到水質淨化的目的,第三個通過土地整理,兩岸的200米範圍之內達到我們的環境治理,最後綜合這三個方面的內容,基礎性的建設,我們做好一二三產融合,用產業結構調整方式來發展兩岸的生態產業,從而達到長效管護河道的目的。”

在柴汶河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緊鑼密鼓施工的同時,龍廷鎮崇本莊村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及破損山體治理項目已經完成一期平面工程。平整的梯田成爲這個山溝裏最美的風景,而在此之前,卻是另一番景象。新泰市龍廷鎮武裝部長劉偉告訴記者,原來這裏是一個露天採礦形成的一個97畝的工礦廢棄地,由於長期的雨水沖刷滑坡等自然災害,對周邊的自然環境財產安全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從惡劣的環境到最美風景,蘊含着新泰市在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中的創新。崇本莊村位於山嶺地帶,耕地是這個村最稀缺的資源,爲了實現修山、治污、增綠與整地的和諧統一,新泰市首次採用“工礦廢棄地復墾+破損山體治理”的方式,對這個項目整體進行綜合立項,實行一體化設計、立體化治理、系統化修復的模式。項目實施後不僅改善了生態環境,通過土地流轉,每年增加集體收入27萬元。

據瞭解,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在新泰市共部署了3大類7項工程61個子項目,計劃總投資12.9911億元,分三年完成。目前,已開工56個子項目,開工率達到91.80%;已完成並驗收27個項目;已投入資金81804.16萬元,完成工程總計劃的64.3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