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農業部辦公廳發佈《全國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一定區域化防控方案(徵求意見稿)》《全國非洲豬瘟防控工作方案(2019年)》(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本週,我們談論此次分區防控方案的影響,我們認爲:

1、此次分區防控方案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產銷區價格差,但區域的價格差異仍將存在。雖然整體上看各個區域的自給率都比較高,但不同地區仍舊會出現不平衡的狀況,由於各個地區自給率仍有所不同,區域的價格差異仍將存在,對未來公司影響中,產能分佈區域將在未來一定時間內成爲影響公司利潤的核心因素之一。

2、大區防控最終目標是保障生豬及產品的穩定供應,未來整體養殖將進行重新佈局。基於此將統一調整優化生豬相關產業佈局,統一協調生豬及其產品調運,推進動物疾病防控。在整個生豬產業重新佈局,保障生豬及產品穩定供應中,上市公司具有資金優勢和土地優勢來佔領先機。並且文件中提出即鼓勵資源約束區恢復一定高效環保型產能、鼓勵南方和大中城市周邊建設高水平高質量養殖企業、鼓勵集團養殖企業佈局全產業鏈;加強生豬生產監測預警和信息服務、加強屠宰產能佈局調整。

3、未來北部地區產需逆轉將極爲明顯,價格有望更加超預期上漲。此次文件所採用的爲2017年統計局統計的生豬出欄數據。我們根據草根調研後的產能去化後的出欄數據對生豬出欄數據進行調整後發現,如果大區防控措施未來嚴格執行,各個大區的產需缺口將有所放大,而從此次產能調整幅度上來看,未來北部地區產需逆轉將極爲明顯,價格有望更加超預期上漲。

非洲豬瘟分區防控

農業部根據地理相鄰、集中連片,聯防聯控、降低風險,產銷互補、供需平衡,依法科學、動態調整,這四大原則將國內生豬防控分爲了5大區域:北部區[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東部區域(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峯市、錫林郭勒盟)、遼寧、吉林、黑龍江],西北區[內蒙古西部區城、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東部區[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河南、湖北],中南區[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海南],西南區[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

非洲豬瘟下的養豬業區域化防控後,2019“金豬”年哪裏最缺豬?

2019年豬週期反轉爲大概率事件。春節後,國內大部分地區豬價出現回暖,這與正常年份的季節性豬價下滑出現背離,從我們調研回訪來看,春節後豬價好轉原因爲:1)屠宰環節看好2019年豬價,春節期間趁機補充庫存,造成階段性需求回暖;2)春節前因爲疫情干擾,國內出現生豬集中被動出欄,節後正常供給收到影響;3)養殖羣體對後市較爲樂觀,出現養殖戶惜售的局面。

從我們調研數據來看,元宵過後豬價有可能再次下探,但是深度虧損的概率不大,屆時行業進入最後一波虧損期,強化週期反轉。

北部區自給率有大幅低於預期的可能非洲豬瘟下的養豬業區域化防控後,2019“金豬”年哪裏最缺豬?

從文件中的附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在5個大區中,北部區包含了東北和河北兩大主要調出區域,自給率也遠超其他區域。

但對比文件中的數據與統計局公佈的各省年出來了數據,文件中數據使用的是2017年生豬出欄數據。而我們知道2018年上半年非洲豬瘟爆發前全國產能有所擴張,但在非洲豬瘟爆發後,各主產區的產能急劇變動,因此我們認爲有必要將此表格進行調整來看觀察19年各個大區的自給率情況。從下表中可以看出,由於北方產區去產能的影響,原本北部的調出大省在去產能的影響下,從全國最高的自給率下滑至全國最低的自給率,變動比例將從最高的109.9%大幅下滑至86.94%,反而公認的銷區的自給率維持相對穩定。自給率最高的省份從北部變爲了中南和東部。而隨着未來去產能的繼續加速,預計北部地區的自給率將進一步下滑。

非洲豬瘟下的養豬業區域化防控後,2019“金豬”年哪裏最缺豬?

北部區豬價有望超預期上漲

從上表可知,未來大多數省份供應出現短缺,隨着時間的推移,生豬供應缺口也將逐步放大。如果大區防控措施未來嚴格執行,各個大區的產需缺口將有所放大,而從此次產能調整幅度上來看,未來北部地區產需逆轉將極爲明顯,自給率將從最高的109.9%大幅下滑至86.94%,在大區防控措施嚴格執行的情況下,價格有望更加超預期上漲。

目前週期反轉邏輯不斷強化,而隨着大區防控的施行,未來從彈性的角度上來看,北方地區的豬價反轉將更爲強烈。隨着產能淘汰,未來必然迎來生豬市場供過於求格局的逆轉,2019年豬週期反轉可能性將進一步加強,堅定佈局2019金豬大年。

文章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