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大觀帖》的一段“墨緣奇遇”國寶《大觀帖》的一段“墨緣奇遇”

宋拓本《大觀帖》

國寶《大觀帖》的一段“墨緣奇遇”

王拯題大觀帖詩

國寶《大觀帖》的一段“墨緣奇遇”

《大觀帖》十卷是北宋的官刻叢帖,徽宗大觀三年(1109)正月上石,因而稱爲《大觀帖》。刻成之後置於太清樓下,又稱《太清樓帖》。每卷末尾署“大觀三年正月一日(1109)奉聖旨摹勒上石”楷書款兩行,與卷首標題、卷中各書家名銜,皆蔡京一手所書。摹刻更比《閣帖》精細準確得多,筆畫沉着豐腴,縱橫都能體現用筆之妙,因而獲得極高的評價,認爲是宋代刻帖中的精品,甚至言之爲古代刻帖第一精品。宋人劉克莊說“《淳化》爲祖,《大觀》尤妙”,明人董其昌就有“金石之工,較《淳化閣帖》更勝”之語。拓本只用以賜給羣臣,外間流傳極少。《大觀帖》刻成不到二十年,即遭靖康之變。金人佔領開封,帖版失陷,南北互不往來。“紹興和議”(1141)簽訂後,南北方互置“榷場”(貨物南北過江的換貨納稅市場),開展邊境貿易。南宋士人對《大觀帖》渴求,商賈開始“潛拓”少量拓本在榷場上販賣。由此,南宋拓(金拓)者在此出貨,因而稱爲“榷場本”。由於《大觀帖》原石久已不存,元、明皆有重刻、翻刻。萬曆間陳懿卜的翻刻拓本多流傳於世。

國寶《大觀帖》的一段“墨緣奇遇”

現存的宋代原石拓本已不足全套,爲稀世之寶。故宮有明代王世貞(弇州山人)舊藏三卷,經華夏、董其昌、梁清標等人,至清代歸臨川李宗瀚,稱爲“臨川李氏本”。又有殘本三冊,原爲聊城楊協卿舊物。南京大學藏翁方綱舊藏第六卷殘本一冊。中國歷史博物館有固始張簡盦第七卷。其餘的第一、三、九卷現今則已片紙無存。

在清代流傳的舊拓本中,文學家王拯曾得到過南宋“榷場本”《大觀帖》的殘卷。存三卷,第八、第九兩卷有缺頁,第十卷全。他曾多次借來祁寯藻收藏的宋拓本,校對往復,後來又參與祁寯藻召集的三家藏本鑑賞會。諸本之中,祁寯藻藏本“紙墨精美,或疑是太清樓初拓賜諸臣本,非榷場本所及。”王拯的藏本與祁本同出一石,但“楮墨較爲粗率,然一見知宋拓,非復後時所有”。

國寶《大觀帖》的一段“墨緣奇遇”

故宮博物院藏《大觀帖》宋拓本是清代聊城海源閣楊協卿的舊藏,世稱“楊氏本”,現今收錄於《中國法帖全集》。裱本三巨冊,錦面鑲檀邊,有祁寯藻行書題簽。上鈐趙孟頫、鮮于樞、範大澈、沈鳳舉、楊協卿、吳乃琛等人的鑑藏印300餘方,崇恩、王拯、楊紹和、孫毓汶等人的題跋。卷首崇恩題:“宋拓太清樓帖殘本真跡,東郡暢氏家藏希世墨寶。”跋雲:“第二、四、六、八、十,計五卷、百四十七紙、五百三十六行,共裝三冊。生動腴潤,宛與手寫無異。”帖本白麻紙,剪方裝,濃墨擦拓,墨色烏黑,均勻潤澤,字口堅實厚重,筆畫鋒鎩畢現。

國寶《大觀帖》的一段“墨緣奇遇”

自從宋代以來,這件寶帖迭經名家鑑賞。同治二年(1863),又有一次名流聚賞的活動。收藏家楊協卿來京,攜家藏從東昌鄧氏所得的天一閣舊藏《大觀》殘帖五冊。王拯得見,置於案頭數日,發現自己的藏本與此帖可以互證。爲慎重起見,又請書法大師祁寯藻與楊協卿相約,四月二十八日“各攜藏本,走謁對觀”於寓居西華門外靜默寺祁寯藻寓所。這次鑑定,發現在翁方綱考證歷代十六家之後,“今於所考之外得三真本,一時對觀,洵爲墨緣奇遇”。王拯又應楊協卿之請爲跋,以紀一時興會。跋語署款:“時同治二年四月廿有八日甲辰馬平王拯定甫謹跋於京師宣武門外寓廬。”歸後,王拯題長詩題於自己的藏帖之後,有句:“廿年京宦百無有,攤書草市頻蒐羅。時耽古墨矜網獲,夢寐往往懷虞戈。”

同治四年(1865)六月,王拯告老還鄉,珍藏之物隨身而行,以作娛老之資。深秋至蘇州,經平望時乘船覆水。他在《抵杭州後復撿舟中所作》有注語說“行出太湖,至平望乃敗舟”。晚年王拯回憶說“乙丑吳江破舟,舟中物雖霑敗而未有所遺棄,獨此帖裝二冊,盛以檀匣。蒼黃之際不知何以失去”。一船行李偏偏只有寶帖遺失,難免直至晚年,他還一直念念不忘:“舟中物雖霑敗而未有所遺棄,獨此帖裝二冊,盛以檀匣。蒼黃之際不知何以失去。”又作五首絕句,相思此物,令人動情。詩題說“往年平望敗舟,所蓄《大觀殘帖》實棄於此,曝書之暇,檢點齋中舊物,不勝憶念”。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衆號消息:羣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