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历史最大造假案,揭秘康得新119亿造假

作者:初善君

来源:雪球

多事的一周,新城老板的事还没过去,康得新的一纸悄咪咪的公告使得初善君周五晚上都没睡好。

7月5日晚间,康得新发布公告称,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康得新通过虚构销售业务方式虚增营业收入,并通过虚构采购、生产、研发费用、产品运输费用方式虚增营业成本、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通过上述方式,康得新2015年至2018年分别虚增利润总额23.81亿元、30.89亿元、39.74亿元和24.77亿元,四年累计虚增利润总额119.21亿元。


A股历史最大造假案,揭秘康得新119亿造假


要知道康得新四年累计利润总额才72.03亿元,扣除虚增利润,康得新四年是连续亏损的,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虽然初善君2018年10月29日就发表过《扫雷7:康得新,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这仅仅是开始!》,2019年1月24日发过《复盘康得新,300亿买的教训》,认为康得新存在利润造假的嫌疑,但是根本想象不到造假规模达到了119.21亿,这完全超出了初善君的认知:震惊、彷徨、语无伦次、甚至还有点不信,不知道为什么会金额如此巨大


A股历史最大造假案,揭秘康得新119亿造假


证监会认定的事实就是事实。今天来和大家一起聊聊康得新的造假手法,事后来看,初善君的10月那篇文章的怀疑,参考意义依然极大。

1、存货是突破口

公告称,康得新通过虚构销售业务方式虚增营业收入,并通过虚构采购、生产、研发费用、产品运输费用方式虚增营业成本、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所以康得新的手法很简单,就是大家常说的的虚增收入罢了。

But,重点来了,康得新并没有虚减成本,而是对应虚增成本,这样子的话,公司的毛利率就是稳定的,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同时同步虚增研发费用、销售费用,保证利润率也维持正常。


A股历史最大造假案,揭秘康得新119亿造假


这就是康得新造假的高明之处,从财务分析的角度,毛利率、费用率、利润率均正常波动,很难让人怀疑他。

但是并非没有留下任何马脚。在《扫雷7:康得新,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这仅仅是开始!》初善君就提出了一个疑问,即公司的存货占比太低了,现在再看谜题就迎刃而解了:公司虚增收入和成本时,为防止事务所通过盘点发现,没有虚增太多的存货,所以导致存货的规模没有随着收入规模一起增长,不符合商业逻辑。

因为过于经典,所以全文引用如下,一字未改,各位再看看,是不是未仆先知:

“作为制造业企业,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企业一般情况下会有1月到3个月左右的备货,防止各种突发事件。同时,公司规模的不断增长,存货应该同比例甚至增长的更快,这也是很多企业现金流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

康得新存货数据显示,存货余额一直稳定增长,虽然2013年至2017年几乎没怎么增长,截止2018年Q3,公司存货8.51亿元。但是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越来越低,2011年和2013年存货占比高达10%以上,近六年占比逐年下滑,2017年和2018年只有2.3%,一点都不像一家制造业公司。


A股历史最大造假案,揭秘康得新119亿造假


数据来源:wind

对比来看,南洋科技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一直维持在5%左右,而激智科技由于规模较小,波动较大,最低也有8%以上,即使是康得新一直对标、市值1000亿美元以上的3M公司,其存货占比多年维持在10%和12%之间。而康得新的存货占比只有2.32%,确实让人费解。


A股历史最大造假案,揭秘康得新119亿造假


数据来源:wind(注意,从2015年造假开始,存货比例明显大幅降低

最后,我们看存货周转天数,2017年和2018年分别只有30天和29天,也就意味着存货一个月周转一次。而对比公司则明显在三个月左右,而且存货周转天数越来越多,这也是企业发展的正常现象,即使是3M公司,其存货周转率约为90天左右。


A股历史最大造假案,揭秘康得新119亿造假


数据来源:wind

看康得新2018年半年报存货明细,库存商品仅仅只有3.51亿元,占存货的比例50%左右。如果周转天数是30天的话,也就意味着一个月时间可以卖出去7亿产品,其中一半还未来得及生产。


A股历史最大造假案,揭秘康得新119亿造假


数据来源:康得新公告

存货余额占比和存货周转率跟行业可比公司差异大,非常奇怪,不清楚是否存在特别的原因或者特别的缘分?

看到这里,初善君都自己佩服自己,但是也没想到会有这种造假手法,要知道识别虚增营业收入造假几乎是每个事务所人的必备技能,这种造假太LOW以至于初善君不相信。这也告诉我们,造假一定要造全套,即使是全套,也逃不出我们会计老司机的眼睛。

2、122亿货币资金消失之谜

在之前的无数文章中,初善君说过,财务造假的目的一般是虚增利润,那么净利润必然转入所有者权益的未分配利润科目,与此对应资产负债表的科目必须也要有造假的科目。所有者权益的未分配利润虚增的话,对应的要么是虚减负债,要么是虚增资产,由于调减负债比较困难,因此虚增资产是财务造假最常见的手段。

初善君之前也说过,一般情况下虚增应收账款最容易,但是最低级,一个函证基本就露馅了。虚增存货也比较容易,尤其是容易盘点的存货,一个盘点就装不下去了。虚增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比较难以核查,因为没人知道你的房子到底值多少钱?

那么康得新虚增了什么资产?初善君整理了康得新简易的资产构成后发现,只有货币资金才能隐藏这119亿利润总额,89亿的净利润啊。当然,预付账款、应收账款、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都有可能是虚增的,但是最主要就是这100多亿的货币资金啊,难怪大股东占用资金高达122亿。


A股历史最大造假案,揭秘康得新119亿造假


所以事情就很清楚了,根本不能算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122亿资金,而是大股东把钱通过净利润的方式虚增进来,之后才拿回去,大股东才是为了上市公司好...初善君编不下去了,你们编吧。

那么现在整个逻辑链条就很清晰了,康得新通过虚构销售业务方式虚增营业收入,并通过虚构采购、生产、研发费用、产品运输费用方式虚增营业成本、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与此同时,虚构收入和采购的对手方应该都是大股东的关联方,他们通过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方式把钱回到上市公司体系,一边占用,一边回款,一边流向国外,所以现金流量表看起来虽然有波动,但是整体是正常的。

一切都是那么perfect。

接下来的疑点就是如果虚构收入、成本,公司的大部分客户是假的,大部分采购对象也是假的,大部分出口业务估计也是假的,这一切都是假的,那么作为客户和采购对象的关联方是谁?为什么事务所和证券公司都没发现?这么“简单”的造假为什么可以瞒过这么多专业人士的眼睛?这些钱以采购的名义流向了国外,是不是流向了钟玉待在国外的子女那里?


A股历史最大造假案,揭秘康得新119亿造假


3、如此造假谁担责

造假实锤之后,如今的康得新股东高达15.55万,接下来又是无数的跌停等待他们,虽然他们大多都是大股东占用资金实锤之后进去的,有点活该,但是去年底的11万股东呢?谁来为他们说话?

如此大的造假事先为什么没有被发现,作为最大的事务所之一,连续服务康得新达6年之久的瑞华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毫无疑问,这是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悲哀,也是国资会计师事务所的悲哀?作为证券服务商的恒泰长财证券在定向增发募集94亿资金的时候又起了什么作用?


A股历史最大造假案,揭秘康得新119亿造假


退一万步说,康得新每年2亿平方米的光学膜,足够世界上所有电视机的贴膜了,手机根本用不了2亿平方米,这种简单的逻辑业内人士肯定知道。但是2018年以来,依然有中信建投、国盛证券、财通证券、方正证券等多家证券公司多为券商分析师为康得新站台,这些人是不是欠康得新11万股东一个道歉?


A股历史最大造假案,揭秘康得新119亿造假


这些中间商的处理证监会还没有给答案,但是我们希望证监会能狠狠的处罚,杀一儆百,不能光收钱不承担责任不是?

对于康得新和钟玉,证监会表示“康得新所涉及的信息披露违法行为持续时间长、涉案金额巨大、手段极其恶劣、违法情节特别严重。”然后就是先罚60万,还不够119亿造假的一根毛:对康得新复合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对钟玉给予警告,并处以90万元罚款,其中作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罚款30万元,作为实际控制人罚款60万元。

现在证券法对造假的容忍度太高了,这是超过“安然”级别的造假,这是中国成立证券市场以来最大金额的造假,这是侮辱全国1.5亿股民智商的造假,这也是对所有金融专业人士的侮辱。追缴所得、牢底坐穿是起步,怎么处罚都不过分,不然一个康得新倒下了,可能会有更多的康得新站出来。

最后至于能不能抄底,初善君十分不建议,从康得新11块跌停打开开始,就一直不建议大家抄底,飞蛾扑火,终会被火所伤。

初善君希望这两年的所作所为能给资本市场的玩家带来一丝警惕,造假必灭忙,初善君和千千万万个投资者的眼睛盯着你哩。

接下来,就看119亿的造假案能不能被康美药业刷新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