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字方針”成爲資本市場建設根本遵循

中國證券報

□本報評論員  

春江潮湧。資本市場正在迎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建設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這十二個字,既是資本市場頂層設計的高度濃縮,也是資本市場美好前景的絢麗底色,將成爲未來一段時間我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根本遵循。

資本市場的戰略定位進一步提升,頂層設計更加恢弘,結構更加堅固,內容更加豐富,指向更加明確。“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是一個有機整體,各部分相輔相成,協調統一。規範、透明、開放,對應的是資本市場的法治化、市場化、國際化願景;有活力、有韌性,則是高水平高效率資本市場的內在屬性。對標國際成熟資本市場,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完善的法制體系、公開透明的市場化運作與國際化的資源配置。這樣的市場,不僅具有較強的風險防範能力,更重要的是,當風險爆發時,具有很強的風險化解和自我調節能力,從而是一個“有韌性”的市場。

可以預期,圍繞這個根本遵循,未來我國資本市場一系列改革發展重大措施將密集落地。

基礎性制度改革“蹄疾步穩”。近年來,圍繞“形成融資功能完備、基礎制度紮實、市場監管有效、投資者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這一目標,監管層多策並舉,從規範再融資、遏制“任性減持”,到督促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從IPO常態化到穩步推進股票發行、退市制度改革;從強化中介機構恪盡職守到吸引境內外長線資金入市……資本市場的基礎性制度建設取得長足進展。但同時各類制度短板猶存。其中,資本市場違法違規成本過低,法治的震懾作用和剛性約束亟待加強。因此需要加快推動證券法、公司法以及刑法等法律修訂,嚴懲財務造假、“包裝”上市、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爲。同時,建設支持投資者訴訟、索賠、維權的法律環境。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把好市場入口和市場出口兩道關,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市場纔是生機勃勃、充滿活力、有韌性的市場。這需要“加減結合”,協調推進上市和退市制度改革。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正是資本市場基礎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將從根本上改變長期以來的政府信用背書邏輯,重塑發行上市規則,讓市場信用去把好“入口關”。與此同時,“出口關”也將更趨完善。2018年A股市場共有8家公司退市,退市力度迅速提升,得到市場各方充分肯定。可以預見,退市制度改革必將繼續深化。可以肯定的是,未來幾年,資本市場將充分利用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的重大契機,統籌推進發行、上市、信披、交易、退市、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等基礎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進一步提升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能力。

加強對交易的全程監管,是成熟市場的慣例,也將是未來我國資本市場監管的一大亮點。隨着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資本市場違法犯罪手法不斷翻新,隱蔽性、複雜性、傳染性明顯上升。同時,擴大資本市場雙向開放,金融監管能力也將跟上國際化的步伐。這就要求結合我國資本市場實際,學習和借鑑國際上成熟的金融監管做法,補齊制度短板,完善資本監管、行爲監管、功能監管方式,提升科技監管能力,推進中央監管信息平臺和中央監控系統建設,實現對股市、債市、期市等交易的實時監測、全程監管。

機者如神,難遇易失。當前正處於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動能轉換的關鍵期,與經濟共生共榮的資本市場尤需“添油加力”。頂層設計已然清晰,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步伐必將更加堅定。讓我們攜手朝着“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目標砥礪前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