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孫策爲孫權留下了一對黃金組合,周瑜與張昭。孫權從孫策手上接過江東,真的有那麼容易嗎。

帶你認識不一樣的三國

ID:shuosanguo

孫權從孫策手上接過江東,真的有那麼容易嗎?


東吳大帝孫權從孫策手上接過江東基業,真的有那麼容易嗎?

孫策平定吳地,卻在英年早逝。其弟孫權年僅十八繼位,似乎整個東吳並未像很多國家集團那樣分崩離析。那事實究竟如何呢?孫權的繼位真的是順風順水,平穩過渡嗎?恐怕是不可能的!只是我們所瞭解的三國中更傾向於蜀漢與曹魏,而對於孫吳的描寫並不詳盡,很多孫權早年之事都被忽略了。我們今天就是要來討論一下孫權接手東吳之時的實際狀況!

東吳大帝孫權從孫策手上接過江東基業,真的有那麼容易嗎?

△ 孫策留給孫權的遺產豐厚,問題也一堆

當孫策去世之時,孫家所掌控的地盤僅僅是會稽、吳郡、丹楊、豫章、廬陵五郡而已。嚴格的說,是號稱五郡,因爲有很多邊遠之地仍然未臣服。但對於孫權來說,來自集團內部的危脅相比外部環境更爲險惡。可以這麼說,孫權剛接手其兄的江山,其實是一個燙手的山芋。

東吳大帝孫權從孫策手上接過江東基業,真的有那麼容易嗎?

外周瑜

東吳大帝孫權從孫策手上接過江東基業,真的有那麼容易嗎?

內張昭


但孫策爲孫權留下了一對黃金組合,周瑜與張昭。在他們倆人的支持下,孫權開始了他執政過渡三部曲:

1,正名

2,平亂

3,打黃祖

東吳大帝孫權從孫策手上接過江東基業,真的有那麼容易嗎?

△ 正準備與袁紹決一雌雄的曹操樂得給孫權一個名份換取平穩的後方

孫權非常瞭解名份的重要性,在繼承兄位的第一時間就向遠在許都的漢獻帝上表。而此時作爲獻帝代言人的曹操正準備對袁作戰。對於孫權的主動示好也給予了善意的回應,承認了孫權繼承孫策官位的合法性。所謂名正言順,孫權的名很快就正了!

曹公表權爲討虜將軍,領會稽太守,屯吳,使丞之郡行文書事。
——《三國志 吳主傳》
東吳大帝孫權從孫策手上接過江東基業,真的有那麼容易嗎?

△ 孫權的內部除蟲運動開始了

接着就是要解決革命隊伍裏的臭蟲了。首當其衝的就是孫策任命的廬江太守李術。孫策死後,李術認爲十八歲的孫權不過乳臭未乾而已,公然收容很多叛離孫權之人。同時拒絕執行孫權下達的命令。

公然抗命。很明顯,李術已反!

此時孫權進軍皖城,其用的名號還非常另類:“爲嚴象復仇。”嚴象是誰?是曾經的揚州刺史,而他的死正是孫策指使李術所爲。不管怎麼樣,孫權舉起義旗,順利攻破李術所駐皖城,李術的頭被割下示衆。

策亡之後,術不肯事權,而多納其亡叛。權移書求索,術報曰:「有德見歸,無德見叛,不應復還。」權大怒,……是歲舉兵攻術於皖城。術閉門自守,求救於曹公。曹公不救。糧食乏盡,婦女或丸泥而吞之。遂屠其城,梟術首,徙其部曲三萬餘人。
——《三國志 吳主傳 引注 江表傳》
東吳大帝孫權從孫策手上接過江東基業,真的有那麼容易嗎?

△ 孫權對堂兄沒下殺手

除了李術之外,孫權的堂兄孫輔也成爲了叛亂的一份子。只可惜天下無不透風的牆,他暗通曹操之事很快就被孫權得知。很快,孫權盡殺孫輔近臣,將其幽禁至死。

遣使與曹公相聞,事覺,權幽系之。數歲卒。
——《三國志 吳書.宗室傳》

短短數年,孫權初露鋒芒,旗開得勝,一舉解決李術,孫輔等人,建立了威望,也穩定了東吳地區的士族官場。

東吳大帝孫權從孫策手上接過江東基業,真的有那麼容易嗎?

△ 打黃祖是孫家解決內部問題的最佳手段

正了名,平了亂,接着就是孫家例行的事宜:打黃祖!

自從孫堅被黃祖伏兵擊死之後,孫家就與黃祖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於是,孫策一不高興就打黃祖;孫家內部有什麼問題了就打黃祖……總之,打黃祖是孫家解決內部問題的一劑良藥。

孫權作爲接班人,自然也承接了這一優良傳統。於是我們看到在建安八年,十二年,十三年,孫權連年起兵西征江夏。終於擊破黃祖,以其頭祭亡父在天之靈。

八年,權西伐黃祖,破其舟軍,惟城未克,而山寇復動。還過豫章,使呂範平鄱陽,(會稽)程普討樂安。太史慈領海昏,韓當、周泰、呂蒙等爲劇縣令長。
十二年,西征黃祖。虜其人民而還。
十三年春,權復徵黃祖,祖先遣舟兵拒軍,都尉呂蒙破其前鋒。而淩統、董襲等盡銳攻之,遂屠其城。祖挺身亡走,騎士馮則追梟其首,虜其男女數萬口。
——《三國志 吳主傳》
東吳大帝孫權從孫策手上接過江東基業,真的有那麼容易嗎?

△ 孫權的第一個十年執政,其實並不容易

打完黃祖,孫權的首個執政十年也已近尾聲。此時的孫權早已不是那個不到二十的小兒了。坐擁江東近十年,整個君臣班子已漸趨穩定。而在此之後的關鍵詞就是曹操南征,赤壁之戰,這些大家都應該很清楚了,本文不做贅述。

所以說三國總結下來,創業難,守業更難,孫權能守下孫策創下的江東基業,其實並不容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