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材取消全文注音,孩子該怎樣預習和應對?聽聽老師怎麼說

(資料圖片)

□長江信息報記者 黃誠成

“兒子這學期的語文書沒有全文注音了,我每天晚上都得給他補語文、教他認字,要不然第二天上課就會跟不上老師節奏了。”近日,市民李女士告訴記者,孩子開學發了新書,二年級下冊語文取消全文注音,家長羣紛紛議論:取消注音,語文更難學了。究竟是不是這樣呢?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變化>>>

取消全文注音

改成單字注音

“女兒識字量很小,取消了全文注音後,女兒每天晚上寫作業都得查字典、標拼音、再閱讀,感覺語文比以前更難學。”市民李女士說,開學才10來天,最近幾天晚上孩子經常說語文書上的字不會讀。不少家長表示,以前文中有全文注音,孩子會拼會讀,現在沒有拼音不會讀了,孩子就問家長,家長們紛紛擔心孩子的語文會學不好。

記者採訪得知,今年二年級語文下冊分爲課文、識字、口語交際、語文園地、快樂讀書吧幾個部分。岳陽樓區東方紅小學的湯黎老師告訴記者,本冊書採用單字注音的方式,所注的音爲該字在字典中的單字讀音。另外,語文課本更富有童趣,口語交際性文章增加,更貼近生活。其次,課文內容更加豐富,既有弘揚愛國主義、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課文,也有表現兒童的思想感情、充滿童心趣的課文,還有一些蘊含深刻道理的寓言,讓孩子從這些小故事中明白大道理,對孩子做人有幫助,更讓孩子們好接受。另外,除了課文閱讀上還有一個變化就是課文內容變長,內涵變深,課文字體變小了。

“對於這些變化,在一些平時閱讀能力比較好的孩子身上還是比較適應的,個別閱讀能力差的孩子還是有點難度,學習上會更費勁。”湯黎老師告訴記者,自從孩子們把新學期的課本拿到手裏,她就要求孩子們先看目錄,除了取消全文注音外,書本中新添口語交際也會讓個別學生有點難度。

“課堂上,我會把課文先讀一遍,更注重孩子們從傾聽、表達、交流來學習內容。大部分的孩子還是接受的,比如課本中有一篇《太空生活趣事多》,這篇文章就跟科技有聯繫,我感覺很多孩子很有興趣,孩子們也很容易接受,學得也很快,並沒有那麼難。”湯黎說,二年級語文下冊書在激發學生書面表達的興趣的同時可以培養學生初步寫話的能力,對於以後作文的寫作也打好了一定的基礎,這些變化是爲了促使學生學好語文。

“這對堅持閱讀的孩子是沒有影響的,反而取消全文注音更有助於提高他們的認字能力,‘後進生’在閱讀上會有影響,但影響並不大。”岳陽樓區嶽城小學葛欣老師說。

應對>>>

提前做好文章預習

需大量識字

針對這些課文內容的變化,湯黎老師告訴記者,有部分孩子適應不了,所以在課堂中認真聽講是關鍵。

據介紹,在課堂上,湯黎老師會留大部分的時間給孩子自主閱讀,並在朗讀上給予孩子時間,提倡閱讀好的孩子帶着閱讀能力稍差的孩子一起閱讀,學好文字發音。

另外,新學期開始後孩子們一定要養成預習的習慣,一定要多讀課文、多嘗試着先去了解課文內容的意思。這樣他們在課堂聽講的時候纔會更好的掌握課文內容。

其次,課文采用的是“多認少寫”的原則,利於孩子大量識字。而且本冊內容當中專門開設了一個識字單元。因此,建議孩子在平時的閱讀中,把拼音的“柺棍”給拋掉,家長們在給孩子買課外書籍的時候一定不要再買帶拼音的書籍了,要讓孩子大量的識字,藉助字的結構來猜字。

“我認爲平時孩子要提高識字量和閱讀量,要掌握學習的方法,把課文標註拼音後多讀幾遍,然後擦掉拼音也能讀出來,識字量提高了閱讀水平也會隨之提高。”岳陽樓區嶽城小學教師葛欣和東方紅小學教師湯黎也強調,想要擴大孩子的識字量,不一定非要讓孩子端坐在一旁,家長一本正經的手把手教學。這種過於嚴肅的教學方式,容易讓孩子產生疲憊和厭倦。

“切記有些家長不要拿孩子的識字量進行攀比,有的孩子本身閱讀能力差一點,家長只要每天看到孩子在進步就行,不需要拿着別的孩子比較。”湯黎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