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句话几乎所有人耳熟能详,毕竟在影视剧中,在宣读圣旨的时候,第一句就是这个,那么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呢?所谓的“承运”,到底是承谁的运呢?关于这件事还涉及到了诸子百家时期的一个学派,虽然他们没有像儒家思想一样成为文化的主流,但是却被帝王们深信不疑,这就是阴阳家。而历代皇帝都相信的就是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的“五德始终说”。

“奉天承运”承的是什么运?这个学派虽不是主流,帝王却深信不疑

邹衍认为,王朝的交替是有规律的,也就是遵循着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原则,在三皇五帝时期,朝代的更替是根据德行禅让,于是遵循着五行相生的原则,在炎黄时期,炎帝属火德,黄帝则是土德,蚩尤为水德,火生土,而土克水,所以炎黄战胜蚩尤统治中华大地,传到尧舜禹三代,都是禅让制,依次是金、水、木,到了夏禹这一代成为了家天下,夏启为禹的儿子,所以符合木生火的原则。

“奉天承运”承的是什么运?这个学派虽不是主流,帝王却深信不疑

之后的朝代,开始用战争来决定王权的归属,所遵循的便是五行相克的原则,夏被商灭,属水,后来商被周灭,属土。战国时期,秦国从诸国而生则是土生金,秦朝则是金德,这样的道理在现代人看来属于封建迷信,但是古代的君王对此确是深信不疑的,所以君王们都会遵照自己王朝的属性来进行建筑的修建和祭祀礼仪的实行。

“奉天承运”承的是什么运?这个学派虽不是主流,帝王却深信不疑

至今流传下来的思想流派中,道家和儒家思想成为了主流,几乎在先秦之后,其他的诸子百家或者灭亡,或者没落,阴阳家也并没有在历史中有什么出彩的行为,可是他们的学术思想却影响了所有朝代,几乎每代帝王都在受到这种思想的左右,例如在宫殿的建筑上,对于木料的选择就需要符合朝代的属性,因为在阴阳家这一学派的思想中,世间的所有事物都有自己的五行属性,如果违背了这些都会受到严重的刑罚。

“奉天承运”承的是什么运?这个学派虽不是主流,帝王却深信不疑

五德始终说除了对建筑格局有影响,对于天子日常的行为也需要时时注意,例如:秦朝的灭亡在阴阳家看来,是因为秦朝人没有遵循自己的德行,秦朝属金的,但是秦王室却非常的崇尚水德,原因是在大禹时期,秦人的先祖曾经和大禹一起治水,并且立下了卓著的功勋,大禹赏赐给秦人的先祖黑色丝带,而秦文公外出游猎据说捕获了黑龙,这些都是水德的象征,所以秦人强行更改为水德,金生水,水泄了金的德行,所以秦朝才会二世而亡。

“奉天承运”承的是什么运?这个学派虽不是主流,帝王却深信不疑

既然历朝历代的君王都非常笃信阴阳家们的五德始终说,为何最后不见阴阳家的身影呢?他们后来去哪里呢?其实想想就知道了,他们被儒家思想兼容并蓄,历朝历代掌管礼仪的礼部除了儒家推崇的周礼,阴阳家的五德始终说也在其中,这就是为什么宣读圣旨的时候都会说,奉天承运了,奉的是民心天命,承的正是属于自己王朝的五行德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