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實上,劉備登基之初,蜀漢朝堂也顯得格外平靜,直到數月之後劉備才準備御駕東征,據《三國志》記載:初,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秋七月,遂帥諸軍伐吳。事實上,就連三分虛七分實的《三國演義》都說劉備伐吳並非只爲關羽:先主曰:“孫權害了朕弟。

建安二十五年一代梟雄曹操逝世,曹丕接過曹魏的權柄,並在同一年完成了曹操一生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篡漢自立!曹丕這個魏王只當了一年不到,就晉升成帝王。北邊的曹丕心急火燎地稱帝,西南一隅的劉備也不遑多讓,曹丕稱帝四個月不到,劉備就在成都稱帝了。不過劉備稱帝和曹丕稱帝的原因卻有所不同,曹丕是因爲野心的膨脹,而劉備稱帝更多是出於政治上的考量,畢竟人心思漢,漢獻帝倒了,漢昭烈皇帝也是大漢的一面旗幟。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曹丕登基魏國朝堂相對平靜,而劉備登基,在蜀漢朝堂燒的這把火不可謂不旺,要知道劉備初登大寶的第一道詔令就是興兵伐吳!《三國演義》有云:先主降詔曰:“朕自桃園與關、張結義,誓同生死。不幸二弟雲長,被東吳孫權所害;若不報仇,是負盟也。朕欲起傾國之兵,剪伐東吳,生擒逆賊,以雪此恨!”

《三國演義》中,劉備是個義薄雲天的大英雄,劉關張桃園結義被傳位佳話,三兄弟共患難同生死不知感動了多少華夏兒女,由此看劉備興兵伐吳替好兄弟關羽報仇倒也在情理之中。然而前文說的只是演義的內容,歷史上的劉備並不是羅貫中筆下的江湖兒女,真實的劉備的確講義氣,但他更講政治,跟關羽張飛這樣的江湖好漢相比,劉備更像一個徹頭徹尾的政客。政客可以把忠義掛在嘴邊,但心裏想的卻是利益。所以在小編看來,劉備興兵伐吳,只是打着替關羽報仇的幌子,或者說替關羽報仇只是原因之一,卻不是劉備內心深處的考量。事實上,劉備登基之初,蜀漢朝堂也顯得格外平靜,直到數月之後劉備才準備御駕東征,據《三國志》記載:初,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秋七月,遂帥諸軍伐吳。孫權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吳將陸議、李異、劉阿等屯巫、秭歸。

結合《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出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其對外聲稱的口號都是替關羽報仇!戰爭乃國之重器,古代出徵都講究個出師有名,而劉備東征的口號明顯站不住腳,關羽,劉備私家兄弟也!蜀軍乃蜀漢之重器也,劉備禦駕東征,豈非是公器私用,蜀軍將士難免心生不忿之情。《三國志趙雲別傳》中記載:孫權襲荊州,先主大怒,欲討權。雲諫曰:“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連趙雲都分得清誰是敵人誰是朋友,老謀深算的劉備難道連這筆政治賬都算不清?這顯然不合常理。事實上,就連三分虛七分實的《三國演義》都說劉備伐吳並非只爲關羽:先主曰:“孫權害了朕弟;又兼傅士仁、糜芳、潘璋、馬忠皆有切齒之仇:啖其肉而滅其族,方雪朕恨!卿何阻耶?”看吧,劉備對潘璋、馬忠、糜芳皆有切齒之恨,他們可都是東吳陣營的人。顯然,劉備伐吳是夾雜着很多私恨的,並非只爲哥們義氣。

然而把劉備看做一個單純的江湖漢子又太低估了他,劉備畢竟是三分天下的梟雄,夷陵之戰也並非沒有政治上的考量,替關羽報仇或許是原因之一,但跟政治上的原因相比,關羽的死顯然分量不夠!小編認爲劉備發動夷陵之戰,除了關羽之死,還有三大原因。其一便是荊州不能丟!或許劉備在心裏有一個不可跟外人道的信念:關羽可以死,荊州不能丟!荊州對劉備太重要了,隆中對時諸葛亮就說過: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衆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諸葛亮和劉備的既定策略就是佔領益州和荊州,隆中對後劉備也是諸葛亮策略的堅定執行者,劉備對此深信不疑。

然而劉備佔了益州卻丟了荊州,這無疑將劉備鎖死在巴蜀之地,原本劉備可以從秦川和荊州兩路出兵直取中原,現如今只剩秦川一條道,而此道運輸補給困難,根本沒法長線作戰,諸葛亮六出祁山不都是因爲糧草問題鎩羽而歸的嘛,由此可見荊州這條線比秦川更爲重要。劉備並非鼠目寸光之輩,想必他也看到了荊州的重要性,所以即便冒着破壞孫劉聯盟的風險,他還是要奪回荊州。當然奪荊州可以徐圖之,並不是一定要採取戰爭這種激進的手段,可惜對於劉備來說,他等不了!要知道劉備稱帝時已經61歲了,時年曹丕不過34歲,孫權才39歲。劉備半生戎馬,他深知歲月不饒人,老天給不了他太多時間,他若不在有生之年爲蜀漢搏出一個有利的局勢,難道還能指望孱弱的劉禪復興漢室嗎?以劉阿斗之才,自保尚且不足,更別說奪荊州了。

而且到劉備東征之時,劉巴、法正、龐統這些深得他信任的謀士一個個先走一步,劉備正面臨後繼無人的局面,至於諸葛亮,他在劉備心中的分量恐怕還不如李嚴,劉備託孤孔明爲主李嚴爲副,皆因孔明乃荊州集團的肱股之臣,屬於自己人。所以蜀漢後繼無人,而劉備也等不起,故而不得不發動夷陵之戰。最後還有一個原因,蜀漢政權的穩定必須依仗對外戰爭。劉備對於益州,其實是外來勢力,益州本地勢力並沒有真心擁戴他們,劉備立國靠的是軍事鎮壓。這樣的政權是不穩固的,而維穩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對外戰爭,將整個國家的注意力轉移到戰爭上面,這樣國人便無暇顛覆蜀漢政權。劉備大概早已察覺到危機,所以發動了夷陵之戰,而諸葛亮同樣嗅到了危險,所以他才頻繁北伐。劉備東征,除了以上三大政治因素之外,還有一些時機上的考量,曹丕登基,曹魏必然不敢大動干戈,此時伐吳曹魏必然畏首畏尾,不敢對蜀漢用兵。

再者劉備借關羽之死將蜀軍將士的情緒調到了最高點,蜀軍個個同仇敵愾、奮勇殺敵,這一點從夷陵之戰初期蜀軍摧城拔寨的氣勢上便可見一斑。據《資治通鑑》記載:(蜀)軍於夷道亭。吳將皆欲迎擊之。陸遜曰:“備舉軍東下,銳氣始盛;且乘高守險,難可卒攻。攻之縱下,猶難盡克,若有不利,損我大勢,非小故也。今但且獎厲將士,廣施方略,以觀其變。陸遜說蜀軍兵鋒正盛,不可與之正面交鋒,吳軍務必靜觀其變,待蜀軍盛氣銳減方可迎敵,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正是避開了蜀軍的鋒芒,才迎來了最後的勝利。所以劉備發動夷陵之戰,不僅有他不得不打的理由,也有利於蜀軍的天時,既然必須要打,又有天時相助,那還等什麼,只可惜關二爺之死,不過是劉備東征的藉口罷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