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漢朝的第一功臣,一般人下意識就會想到張良、韓信、蕭何。但那時論功行賞是有指標的,比如你打下了多少城池,殺了幾個將領,抓了多少俘虜...等等。要是按這個算,“漢初三傑”都比不上另一個人,他就是後來接替蕭何做相國、被封爲平陽侯的曹參。

劉邦屢次辱罵第一忠臣爲狗,400年後,忠臣後代憤然篡奪漢朝江山

曹參不但是漢朝開國忠臣,還是功勞勝過韓信的名將。他和蕭何一樣,都是劉漢高祖劉邦的老鄉,出生於沛縣。那時候,劉邦只是一個小小的亭長,曹參是劉邦的領導,蕭何是曹參的領導。不過這三人一直交往深厚,屬於朋友關係。

自打劉邦在沛縣起事,曹參就一直跟在他身邊,大大小小的仗不知道打了多少,每次都是把敵軍打得慘敗。李由,秦朝丞相李斯的長子,是被他斬殺的;龍且,項羽手下的一位名將,還是被他殺掉的。

劉邦屢次辱罵第一忠臣爲狗,400年後,忠臣後代憤然篡奪漢朝江山

劉邦建立漢朝之後,要給功臣們排名次。衆人算了一下曹參的功績:打下了兩個諸侯國,一百二十二個縣;俘獲諸侯王二人,諸侯國丞相三人,將軍六人,郡守、司馬、軍候、御史各一人。所以,當時幾乎所有臣子都贊成將曹參列爲第一功臣。

他們說:“平陽侯曹參身被七十創,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但是,劉邦卻不聽。爲什麼呢?俗話說,“飛鳥盡,良弓藏”,統治者在天下平定之後,往往就會開始忌憚武將了。劉邦也是一樣,他想重文臣,以此來壓制武將們的風頭。

劉邦屢次辱罵第一忠臣爲狗,400年後,忠臣後代憤然篡奪漢朝江山

這時,有一個大臣揣摩到了劉邦的心思,就進言說:“他們說的都不對,當年陛下和項羽對峙,苦戰多年,要不是蕭何坐鎮關中,替陛下守護後方,又調派兵馬和糧食奔赴前線,咱們哪能打敗項羽呢?蕭何才應該是第一功臣。”

劉邦一聽,對對對,就應該這樣!於是,本來功勞最大的曹參就被排到了第二位。衆多戰將對此感到不滿,紛紛提出反對,誰知劉邦卻罵道:“打天下就像打獵,有獵人,也有獵狗,獵狗立了功,也蓋不過獵人的功勞去,蕭何就是立功的獵人,你們還反對什麼?”

劉邦屢次辱罵第一忠臣爲狗,400年後,忠臣後代憤然篡奪漢朝江山

這話幾乎可以說是直接侮辱人了,暗指曹參功勞再大,也只是一條“有功之狗”。史書記載:“始參微時,與蕭何善,及爲宰相,有隙。”就是說,蕭何與曹參寒微時關係很好,到後來漢朝建立,蕭何爲相,曹參爲將,因爲定功臣名次這件事兒,兩人生了嫌隙。

不過,兩人還是維持着相知的關係。後來蕭何在丞相的位子上病逝了,臨死之前,向漢惠帝劉盈推薦曹參接替自己。於是劉盈就任命曹參做了漢朝的第二任相國,曹參上任後,處理所有事情,都照搬蕭何制定的規章,因此還在歷史上留了個“蕭規曹隨”的美談。

劉邦屢次辱罵第一忠臣爲狗,400年後,忠臣後代憤然篡奪漢朝江山

漢朝的江山維繫了400多年。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參的後代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佔據了北方的大部分領土,漢天子在他手中成了徹底的傀儡。後來,曹操的兒子曹丕篡奪了漢朝江山,漢朝徹底滅亡了。劉邦當初辱罵曹參爲狗時,一定沒有料到之後的結局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