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

關於中秋的冷知識

你都知道嗎?

首先,你知道嗎?中秋節是受保護的~

中秋節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受保護的!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與春節、端午、清明並稱爲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直至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爲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則始於宋朝。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秋節有多少個暱稱?至少10個。

中秋節的命名來源於中國的農曆,農曆中一年分爲四季,每季又分爲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

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爲它的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爲“八月節”“八月半”;又因圓月是“女主角”,所以又叫做“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團圓節”等等。

中秋的起源之謎——和考試有關!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是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 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八月十五作爲親人團聚的日子。

中秋節成爲一年之中的重大節日,又與科舉考試有着極其微妙的關係。三年一次的秋闈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裏舉行,人們便將應試高中者,譽爲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進行隆重慶賀,成爲全社會人民的重要風俗,經朝歷代,盛行不衰。

傳說,月餅是楊貴妃命名滴~

史料記載,月餅的鼻祖可以追溯到漢代。當時,海淘鼻祖張騫出使西域,從國外帶回來芝麻(當時叫“胡麻”)。當地人用胡桃仁做餡,做出一種圓形餅,就叫胡餅。

實際上,唐代就出現了月餅,宋時已有荷葉、金花、芙蓉等品種。詩人蘇東坡曾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讚譽月餅。傳說某年中秋夜,唐玄宗和楊貴妃開啓了高調的秀恩愛模式——

從此,胡餅就改叫月餅了。到了明代,月餅才成爲中秋的必備食物。《西湖遊覽志餘》記載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意”。

月餅要按人切塊 每人一份

按照傳統習俗,喫月餅時,要將象徵圓月的月餅按人切塊,每人一份。

沒有回家來的親人,家長要把屬於他的那一份月餅認真保管起來,待他們回來時品嚐,纔算圓滿。

兔兒爺原本不是玩具

兔兒爺最早原本是人民祭月的對象,由泥製成,外形如人端坐一般。兔兒爺講究的是“年年請,年年送”。送兔兒爺就是要在中秋前,把去年請來的兔兒爺摔掉,寓意着去年兔兒爺把家裏的災病全部帶走了,然後再去請今年新的兔兒爺。

而從清代開始,它逐漸變成兒童的中秋節玩具。在民間藝人手裏,兔兒爺有了兔首人身,手持玉杵的形象。甚至還有一種肘關節和下頷能動的兔兒爺,俗稱“叭噠嘴”,十分討人喜歡。

純正的五仁月餅其實是越嚼越香

月餅界曾經掀起過一場大戰——“五仁月餅是否應該滾出月餅界?”支持者稱,五仁月餅裏夾紅綠絲、肥油渣、冰糖粒,感覺像黑暗料理。

不過,您很可能是沒喫到正宗的好餡料。國家質檢總局與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佈的GB/T19855-2015《月餅》標準明確,使用核桃仁、杏仁、橄欖仁、瓜子仁、芝麻仁等5種主要原料加工成餡的月餅纔可稱爲“五仁月餅”。

正宗的五仁月餅,裏面除了核桃仁、杏仁等,還有肉鬆和雲腿,香而不膩。

所以,純正的五仁月餅其實是越嚼越香的。

喫月餅配熱不配冷

月餅富含脂肪,喫時不宜配冷飲,否則會引起腹瀉。最好泡一杯熱茶邊喫邊飲,一則可以止渴。二則可去除口中異味,又能助消化。不過,哪怕是健康人,喫月餅一天也不要超過一個,更不能空腹時食用,否則腸胃會因糖分、脂肪過分集中,大量分泌胃酸,從而誘發胃腸不適。

喫個月餅=喝三勺油?沒那麼嚇人

每到中秋,總有一篇《喫一個月餅=喝三勺油》的文章在朋友圈裏刷屏,50克蛋黃月餅含量14克,按一勺油5克計算,這意味着喫一個月餅,等於喝掉三勺油。

浙江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系副教授朱加進說,我國居民營養膳食指南建議,每個成年人油攝入量爲1公斤體重對應1克油,其中,食用油爲25-30克,其他爲食物中的含油量。以60公斤重的人爲例,每天推薦的油攝入量爲60克,50克蛋黃月餅含量14克,等於喫了一天23%的油,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嚇人。

世界最大百合月餅有900斤!

你喫過最大的月餅有多大呢?2014年9月8日,直徑2.123米、厚13.3釐米、總重量約900斤,選用優質蓮子打底、蘭州特產百合約700斤爲餡料、輔以160斤麪粉、經過20名月餅製作大師精心加工而成的巨型月餅亮相甘肅蘭州,經世界紀錄認證官現場認證,該月餅爲世界最大的百合月餅。

大家離遠點,喫這個恐怕得用“洪荒之力”了!

中秋有地方竟然要“剝鬼皮”

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剝芋頭食之,謂之剝鬼皮”。 這個來歷要追溯到元代。傳說元兵攻進潮州城之後,百姓受盡欺凌,在八月十五那天,家家戶戶拜月娘的供桌上都有蒸熟的芋頭。芋頭取“芋”字與潮州話的“胡”字諧音,至今廣東人剝芋皮時仍稱爲“剝鬼皮”。 所以,中秋食芋頭,則寓意辟邪消災,並有表示不信邪之意。

中秋節放假是現代人才享受的?

早在唐代,朝廷就規定,中秋放假三天。南宋時,中秋有一天假。而在元明清三朝,包括中秋在內的大部分傳統節假日都被取消。

到了現代,我國是從2008年起把中秋定爲法定節假日。中秋假期實際上只有一天,但一般會通過調借雙休形成小長假,以方便你我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買完就剁手的血拼。當然還有大睡三天的享受……

這個假期你過得怎麼樣?

文/新華網河北頻道、科技日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