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私下,李忱也是一位友爱至孝的人。无意之中遇见宫人刺杀皇后,更是让李忱认识到皇家之危险。

要说唐朝皇帝最具传奇色彩的,当属唐宣宗李忱了。也许是因为母亲在宫中地位低下,使得他从小寡言少语。人们都觉得他不聪明,怀疑他的智商。无意之中遇见宫人刺杀皇后,更是让李忱认识到皇家之危险。一个不喜欢说话的人,想的往往也比较多。在唐朝后期当皇子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一个是因为皇位竞争激烈,二是宦官操纵皇位的继承。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李忱决定装傻。这是一门技术活,不仅要忍受全长安人的嘲笑。还要防备皇帝侄子的试探,但最终还是被侄子发现并派人刺杀。幸存之后,便流落天涯。

李忱是一位热爱读书的人,尤其是贞观政要,希冀能够再现先祖荣光。观看史书,学习前人治国理论。经常去民间走访,察百姓之疾苦,得天下之痹症。装傻三十多年,李忱并非是只是装傻。在外漂泊数年,更是尝到人生百态,可李忱并没有改变初衷。每日晨起之时,李忱便会望向西北。

公元846年,唐武宗李炎病重,宫里宦官便想立“傻子”为帝,以达到“下天子以令诸侯”的险恶用心。可是,才将李忱推上位,他们就傻眼了。眼前的器宇轩昂、镇定自若的人,哪里还有半分的痴愚,纷纷跪下,高呼“万岁”。

李忱不忘初心,一登基便烧起了几把火,废宦官,谪宰相,削藩镇,打击权贵,将破败的唐朝从风雨飘摇中重新扶了起来。史称“大中之治,人们将李忱称为”小太宗”。三十年的隐忍锻就了他坚忍不拔、严于律己的性格,并且将这种品质带到他的王朝中的每一个角落。

李忱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在位之时,常常谦虚的接受臣子们的谏言。炎炎夏日,李忱想去唐玄宗修建的华清宫避暑。臣子恐皇帝陷入享乐而荒废朝政,于是纷纷谏言,而李忱也接受臣子的劝谏放弃去华清宫。朝堂也因为李忱的一番整治,而成一派祥和之状。

在私下,李忱也是一位友爱至孝的人。不同于前人,他对兄弟非常的友爱。侍奉母亲,面面俱到。去自己父亲生前常去的地方,在回望先祖的一生时,总是不免感慨万千。对子女更是十分严格。长女下嫁,李忱要求自己女儿要像寻常百姓家一样敬爱夫家亲人。公元859年,生于大明宫的李忱,又于大明宫中去世,留下世人无限的赞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