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山竹”过后,滨江街多处遭受水浸,有大量垃圾待清理,其中南华东路和小港路尤为严重。最近几日,滨江街各科室、居委、社工机构通力合作,一直在加班加点进行清理工作,力求赶在中秋佳节前让家园恢复整洁。

台风过后,遭遇水浸的小港路堆满了灾后垃圾。图/行行

多部门联合做好灾后重建

小e从滨江街道了解到,台风“山竹”过后,滨江辖内共有倒树65棵、倾斜大树26棵、电线杆倒塌3处、被砸车辆5辆,9个地下车库水浸,转移受灾群众1200多人。街道10个社区因江水倒灌导致不同程度水浸,共有2536户房屋、657间商铺被淹。滨江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灾后复产工作,迅速组织全街力量,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投入灾后重建工作,确保居民群众干净整洁平安祥和过节。

滨江街工作人员清理垃圾。

滨江街全力以赴清理灾后环境,组织人员连续通宵奋战,对受灾严重的南华东路、小港路片区及周边内街巷灾后垃圾杂物进行集中大规模清理。截至昨天,已出动力量1500人次,运输车辆816车次,已清理各类垃圾800多吨。目前南华东路已基本恢复通行,小港路预计最快今日可恢复通车。

铲车在小港路作业。图/行行

出动多辆车辆清运垃圾。

此外,还由民政线口牵头,会同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等多个部门成立灾后安抚工作小组,迅速组织人员对受灾户进行上门慰问并派发节日慰问品,做细做好群众心理情绪疏导工作。截止目前,共出动人员500多人次,慰问群众2600多户,获得了居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附近居民自发给清理环境的街道工作人员送来糖水等清凉饮品。

海珠区相关领导慰问环卫工人。

灾后复建,他们在行动

滨江街道民政科相关负责人冯妍亲历着山竹到来前后的一切。她告诉小e,台风前后,滨江街出现了太多令她感动的人和事。

永远不会忘记转眼间珠江水如万马奔腾奔向大元帅府广场,永远不会忘记漆黑的雨夜同事们顶着强风艰难地逆行在风雨中救援,永远不会忘记小小的身板爆发巨大力量托举起老人和孩子上冲锋艇的身影,永远不会忘记帮助群众转移而来不及转移自己家人和车辆的同事们,永远不会忘记在危树危房中穿梭逐家逐户通知转移的呼喊,永远不会忘记庇护场所里疲惫忙碌的工作人员脸上亲切的笑容。

冯妍说,虽然现在江水退去,家园被淹没乃至摧毁,但是他们仍然夜以继日地坚持在一线,拖运倒塌危树的树枝、清扫堆积如山的垃圾、探访帮助灾民重建家园,他们是可爱、可敬的一群人。

滨江街在进行灾后复建工作。

江湾社区就在滨江边上,“山竹”带来的水浸、倒树、居民被困……江湾社区居委会主任吴展逢都遇上了,她和同僚日以继夜地想尽一切办法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当时,吴展逢曾经长达12小时泡在水里,奔波在社区里转移居民、一次又一次排查安全隐患。“大家的腿脚都不同程度有刮伤,但当时顾不上这么多了。”

吴展逢告诉记者,社区和辖内小区的物业在台风期间有很好的互动,物业会及时上传受灾、救灾情况,在救灾中更是表现出良好的自救能力。

我经常和同事、物业说,社区要尽力把问题解决在发生前,多为居民着想”,因此物业在灾后均自费聘请抽水车,而不是被动等待救援,争取快速解决车库水浸问题。

工作人员通宵进行灾后重建。

在这次强台风过后,小港路、南华东路上的临街商铺、住宅出现大面积水浸,加上停电,许多居民只能把家中的浸坏的家具、坏掉的食物等丢到街上,导致这两条道路上垃圾成堆。海运社区居委会主任廖伟超告诉记者,从17日开始,几十辆环卫车一起作业,还请来了搬家公司一同清理,只希望环境能够尽快恢复正常,让居民可以好好过中秋节。为此,他从17日早上8点开始参与清理工作,到18号早上10点多才真的抗不住要休息。稍微缓过来一点,廖伟超又再次投入到清理垃圾的工作中。

截至昨日,小港路头尾两段已基本清理完毕。图/行行

“山竹”肆虐过后的滨江,不少街巷受灾严重。为了让居民过上一个喜乐圆满的中秋,滨江街5名社区服刑人员走上街头,为居民清理垃圾。

区街志愿人员参与灾后重建。

“台风无情,人间有爱。”这是五名服刑人员一致的想法,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居民感受到大家对他们的关爱。昨天,滨江司法所组织他们参与到“海珠区灾后应急志愿服务行动”中,让他们成为志愿者,为滨江辖内受灾居民社区复建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社区服刑人员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积极踊跃协助、配合环卫工人清理辖区水浸过后产生的大量垃圾,获得居民们的交口称赞。

台风无情,滨江有爱!

街坊们,让我们齐心协力,

使我们的家园

恢复昔日的美丽!

【记者 谭啟菊 朱颖璇】

【编辑 邓菲菲】

通讯员 滨江街党政办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特别注明除外)

来源:微社区e家通e滨江(微信号:xxsbejtebj )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