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日本海自噸位最大的“加賀”號直升機母艦,帶着“稻妻”號、“涼月”號兩艘驅逐艦組成的編隊,以“捍衛南海航行自由”的名義通過我國南海海域,我國海軍則派出2艘054A型護衛艦全程“圍觀”日本艦隊。然而,就在日本海自艦隊駛離南海第二天,日本媒體得意洋洋的宣稱日本海自的“黑潮”號潛艇祕密進入南海,並和“加賀”號編隊在南海進行祕密演習和訓練。

抵達越南金蘭灣的日本親潮級“黑潮”號潛艇

因爲中國方面沒有提早發聲,所以日本方面認爲中國海軍沒有發現偷偷潛入南海的“黑潮”號潛艇。而這是在和平時代,如果是戰時,一艘偷偷潛入南海的潛艇必然給我方海上航線造成巨大的威脅。那麼,中日潛艇相比,誰的性能更勝一籌呢?我們又是否發現了這艘潛艇呢?

由於中國和日本都裝備有常規潛艇和AIP潛艇,所以我們也分成兩個部分來比較,先比較非AIP的常規潛艇:中國非AIP常規潛艇主要有兩款:從俄羅斯進口的基洛級潛艇和自己研製的039G型潛艇(也就是網友們常說的“宋”級潛艇);日本則是“親潮”級潛艇,特別是本次“祕密”闖南海的,就是親潮級“黑潮”號潛艇。

宋級潛艇編隊出航

由於039G型、基洛級和親潮級潛艇都沒有裝備AIP系統,因此在水下航行時,要麼要使用通氣管,要麼使用蓄電池。在水面航行和通氣管航行下,039G型和基洛級都在7200-7500海里之間,親潮級沒有公佈過最大續航力,但是從本次黑潮號“潛入”南海來看,其續航能力自然也應該在7000海里以上。而水下航行狀態由於都使用蓄電池,所以三者都在400海里左右,可以說三者差異不大。

中國海軍的基洛級潛艇

在聲納火控系統方面,039G型裝備有H/SQG-04球型中頻主/被動聲吶,可以有效追蹤30公里內12個目標,並攻擊其中4個目標。該聲納系統可以同時完成搜索、測距和鎖定攻擊等任務設置,具備良好的通用性,同時039G型潛艇在舷側裝有LF低頻被動搜索聲吶基陣,可以在被動環境下有效監視周邊動靜。基洛級潛艇裝備有MGK-400EM/400V1主/被動聲納系統,該系統通過LAMA-EKM多功能指揮控制系統最多一次可追蹤10個目標,並攻擊其中2個,在系統容量上略小於039G型潛艇。

日本“親潮”級潛艇裝備日本衝電子公司(OkiElectric)開發的ZQQ-6整合聲吶系統,該系統相對於中國潛艇,有兩大優勢:第一,該系統整合有拖曳式聲納,中國的039G和基洛級潛艇都沒有裝備拖曳式聲納,因此對外感知能力略弱於親潮級潛艇。第二,ZQQ-6系統火控容量大,可以同時指揮6枚魚雷攻擊6個目標,多目標對抗能力明顯超過039G和基洛級。

從上往下:039G型、039B/C型、基洛級

但是這只是紙面數據,因爲三型潛艇的魚雷發射管都是6具,在實際作戰中,由於潛艇魚雷再裝填時間在10-30分鐘之間,所以任何潛艇都不可能一次性把魚雷打光(至少留2枚魚雷用於自衛,所以一次齊射最多4枚魚雷)。這樣日本潛艇同時攻擊6個目標的性能在實戰中施展不出來,相反中國039G型潛艇的盯12打4反而最符合實戰任務規劃。俄製基洛級潛艇則因爲電子技術落後,所以明顯比039G和親潮級差一個檔次。

039G型潛艇吊裝魚雷

由於這三種潛艇都是上個世紀80年代研製,並在90年代到21世紀初大規模量產,所以都有較多的實戰經驗。根據前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基庭對媒體承認,2006年時,中國海軍一艘039G型潛艇“伏擊”了通過沖繩附近的美國海軍的“小鷹”號航母。基庭介紹說,當時中國海軍的039G型潛艇在距離“小鷹”號僅10海里的海域突然上浮,美軍才意識到有一艘中國潛艇在航線附近“打埋伏”。

在2015年時,也曾經發生過039G型潛艇在南海黃巖島附近海域,以“一挑四”方式,對陣美國4艘伯克級驅逐艦組成的編隊,事後這艘039G型潛艇不但全身而退,還“綁”走了美軍伯克艦的半截拖曳聲納!而印度海軍裝備的基洛級潛艇則在“馬拉巴爾”演習中 “擊沉”了美軍洛杉磯級核潛艇;並且在印度自己舉行的海軍演習中,基洛級潛艇總是能夠搶先發現並攻擊209型潛艇(印度海軍同時裝備着這兩型潛艇)。由此可見,039G和基洛級潛艇在實際對抗中,確實性能不俗。而親潮級潛艇雖然紙面性能先進,但是卻沒有什麼特別出色的“戰績”,難免讓人對其實際性能有所懷疑。

在本次“黑潮”號闖南海的行動中,雖然中方並未首先發聲,但是派遣2艘054A型護衛艦“圍觀”日本艦隊本身就不尋常。按照正常的派遣來看,要麼派遣1艘軍艦(低強度跟蹤),要麼派3艘軍艦(一對一高強度跟蹤),而派遣兩艘軍艦,從常規程序上說不通。但是如果考慮到目前中國海軍主力的反潛直升機依然是輕型的直-9C,就真相大白了!因爲直-9C是輕型直升機,無法獨立完成反潛任務,必須兩架配合作戰,而054A機庫只能停放1架直升機。

所以派遣2艘054A就能解釋通了:兩艘054A正好攜帶2架直-9C直升機,換句話說,筆者認爲,我國海軍實際已經發現了水下潛伏的黑潮號潛艇。因爲非AIP型潛艇水下續航能力有限,必須經常上浮充電和換氣。我國派2艘054A型護衛艦監視日本艦隊,就是在監視日本水面艦隊動向的同時,2艘054A正好帶有2架直-9C型反潛直升機,可以配合執行反潛任務。

日媒拍攝到的2艘054A型護衛艦跟蹤加賀號直升機母艦

由此可見,在非AIP的常規潛艇方面,中國海軍的039G型潛艇、基洛級潛艇在實際對抗中表現頗佳,而日本親潮級潛艇則沒多少建樹。這多少說明了紙面性能並不能完全代表武器裝備的實戰性能,只有在大洋上實實在在的使用過,才能得出真實可靠的評價。

中國海軍039A型潛艇

AIP型常規潛艇目前中日兩國都同樣大規模裝備,中國的039A/B/C“元”級潛艇目前至少已經服役了15艘;日本的蒼龍級AIP型潛艇則服役9艘。可以說未來中日兩國都會使用AIP型潛艇替換目前的常規潛艇,進而實現整個常規潛艇部隊的AIP化。

造型奇特的日本蒼龍級潛艇

中國的039B/C元級潛艇在外型上明顯借鑑了俄羅斯基洛級潛艇的設計,但是融入了中國自身潛艇設計的思想,看起來很像是039和基洛級的混合體。039A型潛艇擁有類似基洛級的指揮塔和渾圓的艇體(039B/C則進一步改進,進行了填角處理),同時採用十字形尾舵替代了基洛級的T型尾舵。日本蒼龍級採用了帶帆罩的流線型艇體設計,同時採用了X型尾舵,舵機的效率要高於039B/C型潛艇。

蒼龍級的X型尾舵特寫

在AIP裝置方面,兩種潛艇都使用了“斯特林”發動機的配置,只不過中國還參考了法國“阿戈斯塔90B”型AIP潛艇的設計,因此在AIP裝置功率上要大於日本產品,同時性能更加優化,根據外媒報道,039B/C型潛艇可維持長達24天的潛航,而蒼龍級只能維持最長22天的潛航,性能上略遜於中國潛艇。兩型潛艇都配備有七葉大側斜螺旋槳和消音瓦,在靜音方面性能相差不大。

雖然無論是039B/C還是蒼龍級,都因爲服役時間不長,所以沒有什麼“露臉”的機會。從上一代潛艇的實際使用效果來看,筆者對039B/C報以更大的希望,因爲綜合使用來看,上一代039型潛艇實際表現優於日本親潮級,那麼延續下來,只要設計思路不出現偏差,039B/C型潛艇自然會優於蒼龍級潛艇。039B/C使用了國內最新的全套聲吶探測體系,喊艇艏主動聲吶、舷側陣聲吶、尾部拖曳聲吶等。這些年,我國在聲吶反面取得了迅猛的發展,即使是056輕型護衛艦上面,也裝備了世界一流水平的主/被動拖曳聲吶。039B/C上的只會更加強大。

同時,在武器配置上,中國的魚-6重型魚雷性能相當於美軍的MK-48mod5型,和日本的89式魚雷差不多,但是中國潛艇配備有魚-8反潛導彈,這是蒼龍級所不具備的。因此039B/C在遠程反潛方面要優於蒼龍級,畢竟多一種擊殺手段。同時中國的039B/C型潛艇還可以裝備鷹擊-18多用途潛射導彈,除了反艦打擊,還可以對地攻擊,有效射程在400公里以上,而且末端爲超音速飛行,大大優於日本潛艇的“捕鯨叉”潛射導彈。

中國CM-708UNA通用版潛射導彈容器

特別是,中國海軍還在東海、南海等廣大海區部署了大型水下聲納陣列,用於監聽過往不明潛艇。如果在東海、南海和中國海軍潛艇較量,日本無異於自尋死路,因爲在中國海軍的主場,我軍潛艇可以得到反潛飛機、水下聲納陣列等作戰系統的支持。毫不誇張的說,在中國近海,即使是核潛艇也難以戰勝有體系配合的中國海軍常規潛艇。即使是在大洋上,只要中國的水面艦隊能夠奪取制空權,中國常規潛艇依然可以保持對日本潛艇的體系優勢,並最終把這種體系優勢轉化爲戰術優勢。更重要的是,我國還有近10艘的攻擊型核潛艇,其在水下速度、機動性、火力等方面都不是常規潛艇可比的,而且也更容易裝備大功率的聲吶等探測系統。可以說,從2016年日本競標澳大利亞潛艇採購計劃失敗開始,其潛艇的風光日子,就已經不多了。

作者:利刃/龍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