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VC來說,前沿科技領域的投資是方向,也是“雷區”:一方面很難All in,對創業項目的技術先進性與產品商用性很難在早期做出太絕對的判斷,另一方面,新技術的投資泡沫隱退,資本寒冬來臨,大家對所有項目都開始謹慎。

剛成立三年的哈工創投卻在機器人、航天等領域多次出手。它成立於2015年12月,是哈工大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HRG”)下屬子公司,專注於機器人及高端製造、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領域的創業投資及服務。過去三年,哈工創投投資了13家公司,其中包括國內第一家拿到商業火箭牌照的“零壹空間”。2016年哈工創投領投了零壹空間A輪融資,如今零壹空間累計融資額已超8億元,與哈工創投投的另一家液體火箭發動機公司“宇航推進”兩家的估值均翻了超過10倍。

哈工大本身處在“國防七子”朋友圈,在1987年設立了我國第一個航天學院,這讓哈工創投的投資觀念有點“偏執”。

“非技術不投,模式看不懂”

在前不久哈工創投的三週年典禮上,哈工創投總裁都丹表示,投資原則方面,哈工創投要求被投項目必須擁有1年以上的技術領先期。

身處“國防七子”校友創業圈,專投機器人、航天,這家VC太偏執

“我們擅長的就是技術,我們會看人工智能以及別的硬科技領域,至於其他商業模式,我們不會看,因爲也看不懂”,都丹告訴創業邦。

過去三年,哈工創投審覈了870個項目,其中562個項目關於機器人與高端製造,83個項目關於商業航天。已投的13個項目中,除了前不久投的一家,其餘12個都完成了下一輪融資。

哈工創投之所以執着於技術方向投資,取決於兩個因素。

一是依託於哈工大體系的專家顧問團隊。作爲創立過中國高校第一個航天學院的重點大學,哈工大發射過中國第一顆由高校牽頭自主研製的小衛星,在中國首次實現了“星地激光鏈路通信”,它目前的院士數量有38人,在國內大學排名前10,長江學者65人,教授數百人。這些人幾乎覆蓋了所有的現有主流新工業、新技術領域。

身處“國防七子”校友創業圈,專投機器人、航天,這家VC太偏執

都丹告訴創業邦,和其他VC裏面“掛名”的專家顧問團隊不同,哈工創投的專業技術人員在投資體系參與程度很高,很多專家學者和HRG、哈工創投存在交叉任職的關係,且哈工創投、HRG很多成員是原本就是哈工大畢業、或者哈工大出身的學者,甚至某些院士的學生。

二是基於HRG產業鏈的技術驗證。HRG四年期間孵化了近百家機器人、AI公司,已經建立了國內較爲成熟的產業生態圈,旗下公司的觸角也幾乎覆蓋到了機器人可能應用的絕大多數領域。

“很多創業者眼裏的一個新的產品或需求,其實我們知道有一些是已經被驗證過的僞需求,如果產品做出來,只有兩種情況,一是沒人買單,二是研發需求超綱”,都丹告訴創業邦。

最近剛興起的商業航天是哈工創投重倉的領域,都丹認爲,商業航空的產業鏈條長,盈利週期也很長,但中國的移動互聯網速度發展快,所以基於地理空間衛星服務的需求量較大,隨着5G和低空小衛星的組網的普及,在衛星的數據服務以及遙感在專業行業應用領域有較大增長空間。

身處“國防七子”校友創業圈,專投機器人、航天,這家VC太偏執

“國防七子”朋友圈

哈工創投身處在“國防七子”的校友創業圈,這讓它更容易發掘和辨識到更好的技術創業者。

國防七子,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的七所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

都丹告訴創業邦,同作爲國內工科的頂級院校,國防七子院校的聯繫很密切,大家的研發領域,校友的創業領域也很相似。哈工創投對七子院校的校友項目會積極佈局。

零壹空間就是一個典型的由北航校友創業、HRG孵化、哈工創投投資的一個項目。2015年零壹空間創始人舒暢還只有一個創業想法的時候,找到了HRG,雙方接觸後,HRG的特種機器人事業部組建專家團隊進行項目審覈並通過後,給了零壹空間第一筆啓動資金,並幫助零壹空間完成了初期的團隊組建、供應鏈資源對接等工作。2016年,哈工創投領投零壹空間A輪融資。

哈工創投的很大一部分投資,是基於HRG產業鏈的戰略投資。HRG孵化的項目已經形成了智慧工廠,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文娛機器人、商業航天等幾個重點產業羣。每個產業羣都匯聚了該領域上中下游的公司,它們之間存在合作關係或者客戶關係,對人才、市場、供應鏈等資源開放共享,每一家公司在產業羣上都有合適自己的位置。

哈工創投投資的另一家公司“宇航推進”,特長是做“液體火箭發動機”,這家公司在商業航天領域就處在上游,專注於爲商業火箭等航天設備提供動力解決方案,未來和零壹空間就是合作關係。

投資決策中,專家的介入是這樣的:對於HRG孵化以外的公司投資,哈工創投內部分爲項目審閱、審覈、訪談、立項、盡調、決策幾個流程,從項目訪談環節開始,行業專家團隊即進入到輔助決策角色;盡調環節,除了對同業、產業鏈上進行調研外,HRG相關事業部的專家團隊會進行市場性論證,這部分專家有別於學術派,隸屬於HRG的諮詢部門或是技術支持部門,對應用性技術的判斷更有經驗。

身處“國防七子”校友創業圈,專投機器人、航天,這家VC太偏執

幫技術創業者補短板

對於技術創新類的投資是否賺錢這件事兒,都丹給出的回答是,要給新技術耐心。

都丹認爲技術領域的創業公司分兩種,一種是基於比較成熟的技術進行創業,另一種則是沒有過先例的首創性技術,或者稱爲非標型技術。非標型技術的投資風險是巨大的,但投資成功的回報也是巨大的。哈工創投追求的是非標型技術投資。

都丹告訴創業邦,在他看來,不論是哈工大、HRG、還是哈工創投,彙集的大部分都是工科生,在他們認知裏,商業的本質只有一個,就是創造價值。這種技術思維貫穿在哈工創投的投資理念中,或許旁人很難理解。“什麼叫創造價值?實實在在把一個東西做出來,實現功能,解決問題,這才叫創造”。

新技術領域,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學院派正在成爲創業者,但這類創業者大多執着於技術,他們不懂市場,不喜歡宣傳,和VC之間也很難溝通。但是都丹認爲工科出身的哈工創投更擅長和他們溝通。“能和他們同頻共振”。

哈工創投希望建立一個完整的服務體系,解決科研類創業者的共性需求。科學家創業會面臨經營上的短板,哈工創投會幫助這些企業去做市場化、品牌化,引入管理類人才,提高企業的綜合能力。

文:阿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