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對於很多女性來說都並不陌生了。益母草具有活血、祛瘀、調經、消水的功效,對於一些女性月經病療效不錯。李時珍《本草綱目》認爲,“其功宜於婦人及明目益精,故有益母、益明之稱”。《神農本草經》也將其列爲上品,歷代本草均有收載。它的良好功效還得到了武則天的青睞。

武則天之所以能得到兩代皇帝的恩寵,並能在政治舞臺上叱吒風雲40餘年,除了她“富權略,善用人”之外,也與她天生麗質、善於美容有密切關係。武則天的美容祕方,被收入武則天時期編纂的《新修本草》,名爲“天后煉益母草澤面方”。

而唐代的《外臺祕要》將其題名爲“則天大聖皇后煉益母草留顏方”。其方爲五月五日採益母草全草,曬乾,搗碎爲末,用麪粉加水和成團,如雞蛋大,曬乾後又放入爐中燒煉,藥的下面先鋪一層炭,上邊還要再覆蓋一層炭,開始用猛火燒約一頓飯的時間,再改用文火煨養一晝夜。這時,益母草即變成白色,把藥取出使之涼透,倒入瓷鉢中研成極細的粉末,收貯瓶中,密封不使受潮,用的時候再拿出來。

製作這種藥丸非常講究,包括採藥的時間、藥材的品色、製藥過程中的火候等,只要有一個細節做不好,藥丸將變黑變黃,失去功效。

剛開始用這個藥洗面,會覺得手開始變得潤滑,臉上也有了光澤,以後逐漸會面生血色,臉色紅潤。據《新修本草》記載,此方功能在於“駐顏澤面,減少皺紋,長期揩洗,顏面如玉色”。

武則天由於長期使用這一美容祕方,所以到了中年時仍像青春少女一樣年輕、美麗,哪怕到了83歲高齡時,她仍然風韻猶存。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