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入秋,瓜果豐收。隨着物流的迅猛發展,南北方飲食差異受地域限制越來越小。南方的橙子,橘子,柚子,西北的哈密瓜,葡萄,在北方小城都能買到。但喫過再多的外地水果,我最愛喫的依然是我的家鄉特產,沾化冬棗,一口咬下去,口感脆爽甘甜,果肉細膩,白喫不厭。

我的家鄉山東沾化,位於魯西北地區,屬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2度,四季分明,溫差大。

           

氣候的特殊性,加上冬棗晚熟的特性,使得冬棗的生長期比其他棗子多兩個月左右,因此糖分累計更足。因其成熟季在晚秋,完全紅透在立冬時節,所以叫做冬棗。

正宗的沾化冬棗果實周正,狀如小蘋果,果面光亮,果子多半紅或者赭紅。咬一口,脆,甜,且果核小,果肉無渣。營養角度來說,沾化冬棗富含人體所需的19種氨基酸和A、B、C、P等多種維生素,與其它果品相比,是蘋果的70倍,梨的140倍,堪稱 “百果王

我父母種植了三十畝棗園,棗園分爲大棚和露天兩種。大棚裏春季氣溫高些,棗樹發芽較早,所以九月上中旬就可以成熟採摘。露天的棗園,則一般在十月份開始採摘。

沾化縣瀕臨渤海灣,屬於黃河沖積平原,土壤偏鹼性。爲了管控冬棗的品質,結合土壤,水質,本地政府推廣了一系列物理滅蟲技術。秋季淨樹後,樹幹綁草滅殺越冬害蟲,發芽前刮除樹幹的翹裂皮、老皮,清除枯枝落葉。生長季人工除草,施有機肥。採用黑光燈捕殺棗粘蟲等成蟲。並人工飼養釋放瓢蟲、草蛉、赤眼蜂等捕食性天敵。

我家種植冬棗已經有二十餘年,我的父親是當地有名的種植能手。他經常參加政府組織的冬棗種植培訓班,加上自身經驗,逐步摸索出了成熟的種植技術。可以說,父親侍弄果樹像侍弄孩子一樣精心。

春天修剪樹枝,給棗樹開枷口,夏天爲防風綁樹枝,一遍遍除草,施肥,澆水,秋天成熟採摘。冬天清除枯枝敗葉,技術驅蟲,整修大棚,這便是棗農的四季。

網絡上化學藥水泡棗的視頻廣爲流傳,作爲一個棗農的後代,我感到十分的痛心。本地政府多次宣導保護自己的品牌,保護沾化冬棗的品質,不要摘青棗賣。但總有鼠目寸光,急功近利的村民賣青棗,不良商販爲謀暴利喪盡天良。

作爲一個普通人,我無力改變當前食品不安全的大環境。但作爲一個棗農的後代,我能保證,我家賣掉的每一顆棗子,皆是自然成熟,樹上新鮮採摘。力求讓每一個喫過我家冬棗的客戶,都由衷的感嘆一句,原來這纔是沾化冬棗!

冬棗皮薄肉脆,採摘時要逐個手摘。過程中要十分小心,不慎掉到地上棗就會粉身碎骨。訂購冬棗均採用泡沫箱加紙箱包裝。每份皆爲5斤裝,不可少裝,留有空隙會使冬棗在運輸過程中相互碰撞,使表皮破裂。物流均爲當地冬棗快遞生鮮專用通道,以最快的速度送達親們的手中。

沾化冬棗大棚款下單即可安排採摘,發貨。露天冬棗大約929左右可摘,爲保證品質,需要視天氣和冬棗成熟程度而定,可提前下單,坐等國慶節收貨。

奉上微店二維碼和店主本人的二維碼名片,正宗沾化冬棗,舌尖上的誘惑,等你來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