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業內幕網站9月22日刊登記者哈里森·雅各布斯題爲《我在中國逗留6周,有5件事中國絕對比美國好》的文章,內容摘編如下:

在去中國之前,我不確定我的期望是什麼。每當我與之前去過這個國家的人交談時,他們的主要反應都是帶着嘆息聲和一種“你還沒有看到任何東西”的表情。

在中國逗留了6周之後,我想我瞭解了很多他們想要傳達的信息。儘管存在一些困難,但在我看來很明顯這個國家在某些方面比美國做得更好。以下是5個方面。

高鐵和公共交通

去中國旅遊常常會讓人感覺像是去未來訪問。這些城市似乎永遠在延伸,而新的摩天大樓、橋樑和地標每年都會出現。

▲資料圖片:8月3日內蒙古首條高鐵開通運營,乘務組人員在烏蘭察布站與動車組合影。 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當你遇到中國高鐵網時,這種感覺最明顯。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鐵網。你幾乎可以通過乘坐高鐵到中國的任何地方去旅行。它的速度通常與空中旅行相當,而且便捷得多。

也許最令人喫驚的是,整個高鐵系統是在過去10年間建成的。

食品

中餐被認爲是世界上最複雜多樣的菜餚之一。美國人以及西方其他國家的人往往認爲中國是一個鐵板一塊的地方,但中國人口超過13億,有56個民族。關於中國食物的書籍可以說已經汗牛充棟了。

每當我跟國內的朋友談起這麼長時間的中國之行,他們的第一個問題往往是:“你難道沒有厭倦一直喫中餐嗎?”朋友,如果你瞭解中國菜的多樣性,你就會知道這是一個愚蠢的問題。

移動支付

用手機支付如今在中國已經不是新鮮事——用現金支付纔是。

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的移動支付總額達到9萬億美元,而美國爲1120億美元。

▲資料圖片:一名支付寶員工在購物機前演示手機支付流程。

從高檔餐館和高端品牌專賣店到街頭小販、出租車司機,幾乎每個中國人都在使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你所需要的只是一個可以用手機掃描的二維碼來付錢或收錢。

按需服務

過去幾年中國技術和初創企業中一個熱門概念是按需服務。在中國生活的人可以通過不同的應用程序來僱用攝影師、私人廚師和駕駛教練。他們只需輕點幾下就可以讓別人來幫他們洗車或洗衣,租用自行車或摩托車。

雖然美國也有許多這樣的服務,但在中國,它們往往更便宜、更快捷。

電子商務和物流

在中國,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和京東都爲自己能以更快的速度提供快遞服務而自豪。據報道,京東90%的交付是在下單後的24小時內完成的,57%的交付是在下單後的12小時內完成的。

▲資料圖片:快遞員在北京市內送貨。(法新社)

讓我們這樣說:如果你在午餐時意識到自己忘了帶牙刷,那麼牙刷可以在你上牀睡覺之前送到酒店。快遞服務只會變得更快、更有效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