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战败国 待遇两重天:德国险变农业国 获得美援比日本还少3成

二战后德国、日本为何能用短短20年左右时间,就从战争废墟中再次跻身发达国家行列呢?我们又从中能汲取到哪些历史经验呢?本文试作一浅显解读。

同为战败国 待遇两重天:德国险变农业国 获得美援比日本还少3成

按照西方和苏联设想,原本是不存在什么“德国战后重建”一说的。相反,当时盟军考虑最多的是如何进一步惩罚、削弱和肢解德国,使之没有能力再成为新的世界大战策源地。

二战期间,德国在给其他国家和民族造成巨大生命、财产损失的同时,自己也遭受重创——690万至750万德国人丧生,主要城市因连续不断的空袭而变成一片瓦砾,农业产量降至战前的35%。

同为战败国 待遇两重天:德国险变农业国 获得美援比日本还少3成

尽管如此,盟军起初也没打算轻饶德国。根据波茨坦会议商定的惩罚条款,25%的德国领土(包括西里西亚的重工业中心和欧洲最富饶的煤田)被割让给波兰、苏联,大批居住于此以及分布在苏台德和其他东欧地区的德国人被“驱逐出境”。

西方盟国甚至打算将德国变成一个只允许发展少量轻工业、以农牧业为主的国家,为此还于1946年初制定出计划,准备摧毁/拆走1500家德国制造业企业,将其钢材年产量限制在580万吨以下(相当于战前的25%),汽车产量降至战前的10%,居民生活降低到1932年大萧条时期的水平。

同为战败国 待遇两重天:德国险变农业国 获得美援比日本还少3成

为破坏德国战争潜力,美英在占领区内大面积砍伐森林,导致大片德国森林资源短时间内耗尽,要恢复“起码需要1个世纪”。美英法3国还对外廉价“抛售”德国煤炭,仅这一项就获利约2亿美元(相当于后来的20多亿美元)。

同为战败国 待遇两重天:德国险变农业国 获得美援比日本还少3成

截至1947年2月底,仍有超过100万德军战俘在法国、英国、比利时和北欧充当苦力,尤其被迫从事危险性很大、伤亡率极高的排雷工作。同年,法国还策划吞并德国鲁尔工业区。而驻德美军从欧战结束直到1947年7月,都在执行“对德国经济复兴不采取任何措施”的参谋长联席会议1067号命令(JCS1067)。

同为战败国 待遇两重天:德国险变农业国 获得美援比日本还少3成

至于对德国技术(包括大量专利发明及图纸设备)、科学家的抢夺(包括绑架德国商人迫使其交出商业机密),盟军更是“当仁不让”,仅德国化工业巨头法本的保密专利就给美国同行带来至少10年的领先优势。按照时任美国经济司司长德雷珀准将的说法,未来德国的主要出口商品应该是啤酒、葡萄酒、玩具、乐器、纺织品(含服装)、皮革制品、煤炭和焦炭。

同为战败国 待遇两重天:德国险变农业国 获得美援比日本还少3成

在美英法的联手摧残下,3国占领区“Trizone”(西德前身)经济形势持续恶化。当时的西德,超过500万套房屋毁于战火,战后又有多达1200万东部难民涌入,而且“屋漏偏逢连夜雨”地赶上1946至1948年干旱、严冬等自然灾害频发,粮食产量锐减至战前水平的三分之二。由于食物短缺,数百万人德国人饿肚子,居民日均热量(1080千卡)摄入不到正常值的一半,还不及当时其他欧洲国家(1500千卡)。

同为战败国 待遇两重天:德国险变农业国 获得美援比日本还少3成

正当西德挣扎在崩溃边缘之际,美国为稳定西方阵营而实施的“马歇尔计划”来了。不过,盟军并未马上停止对德“抽血”(没错就是“抽血”)——拆除西德工厂的行动一直持续到1951年,共计有706家制造业企业(比原来计划的1500家明显缩水)的机器设备被运走,西德钢铁产能减少了670万吨。

实际上,有外国学者就认为盟军的所作所为,让包括西德在内的西欧经济重建推迟了好几年,美国后来推出“马歇尔计划”纯属亡羊补牢。但事后补救,总归好过见死不救。1948至1951年,美国通过该计划,以技术和经济援助方式向百废待兴的16个欧洲国家提供了约170亿美元(相当于2018年的近2000亿美元)资金。

同为战败国 待遇两重天:德国险变农业国 获得美援比日本还少3成

需要说明的是,从二战结束到“马歇尔计划”开始实施前,美国已经向欧洲提供了价值170亿美元的援助,包括让西欧挺过1946年严冬的上千万吨小麦,这轮美援还帮助英国、法国、荷兰在1947年底率先将工农业生产恢复至战前水平,分得一杯羹的意大利和比利时也快速复苏。

但是,西德的工业潜能让美国意识到,如果不加快前者重建,欧洲经济复兴速度和进程都会因此大大延迟,而当时在法国和意大利,强大且受苏联影响的左派力量让整个西方都感到恐惧。为尽快稳定西方基本盘,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向西德提供了约14.5亿(相当于后来的超过150亿美元)来促进后者经济复苏。

同为战败国 待遇两重天:德国险变农业国 获得美援比日本还少3成

虽然按照西德体量,本该分到更多重建资金,但就是这笔钱对于重新启动该国“经济引擎”也发挥了关键作用。当然,光有外资注入,自己不努力也不行——英国就是个反面典型,战争期间和战后得到近百亿美援,经济却在1957年欧洲共同市场成立时陷入困境。

1948年,西德货币改革成功遏制了猖獗的通货膨胀。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西德经济重建步入快车道。1949年,西德税收改革大幅又降低了个人所得税率(有利于增强民众消费能力、刺激市场)。1950至1953年半岛战争期间,全球市场物资短缺,质量上乘的西德工业品一下子成了畅销货。

同为战败国 待遇两重天:德国险变农业国 获得美援比日本还少3成

就这样,靠着美援、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素质熟练劳动力大军、极高的投资率以及政策红利(包括“战争景气”)推动,西德工业从1950年开始再次腾飞——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到1960年,西德工业产值已增至10年前的2.5倍,吸纳就业人口近2000万,国内失业率仅为1.2%,职工薪资和购买力也在这10年增加1倍以上。

在这一过程中,西德逐渐形成一套富有自身特色、既保守又充满活力的经济体制——社会市场经济。在这一体系下,参与市场自由竞争的企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与此同时,政府也要担负起反垄断、缩小贫富差距、建立高福利社会的任务。换言之,这是一个试图将市场经济与社会福利制度的优点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同为战败国 待遇两重天:德国险变农业国 获得美援比日本还少3成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同一时期助力西德经济复兴、腾飞的还有来自南欧、北非、中东的大批劳动者。根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德与意大利、西班牙、希腊、土耳其、摩洛哥、葡萄牙、突尼斯等国签署的双边招工协议,数以百万计的外籍工人赴德谋生,从事采煤、简单加工等“苦脏累险”的低收入工作。也正因为如此,目前德国有土耳其血统者已超过400万人。

至于日本,虽然战争损失也不小(40%的工厂和基础设施损毁),但战后处境可比西德强多了——其不仅被基本免除高昂的战争赔偿(相比之下西德光是赔付以色列就给了上百亿美元),还在1945至1952年获得大笔美援(约19亿美元,占该国进口总额的15%),并因“近水楼台先得月”而享受到了半岛“战争景气”带来的巨大红利。

同为战败国 待遇两重天:德国险变农业国 获得美援比日本还少3成

1946年,日本工业生产触底,降至战前水平的27.6%。但由于原本在西方工业国中就属于“底子比较薄弱”的,随着大笔美援注入(比当时西德从“马歇尔计划”中所获美援金额还多31%),日本经济迅速被激活。

同为战败国 待遇两重天:德国险变农业国 获得美援比日本还少3成

由于经济改革取得成功,日本通过重点支持钢铁、煤炭、电力、化工、纺织等原材料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倾斜生产模式”,并推行加快机器设备更新换代、让数百万受过教育的退伍军人参与重建、开发女性劳动力等措施,主要工业品产量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就恢复到战前水平。

同为战败国 待遇两重天:德国险变农业国 获得美援比日本还少3成

这期间,日本还赶上了半岛战争所带来的美军巨大物资和运输需求,美国军事采购额在1953年竟然占到日本GDP的7%,虽然之后这一比例逐年递减,但整个50年代都保持在1%以上。日本发达的教育体系(成人识字率全球最高)、强调纪律与服从的文化和民间高储蓄率(这个算是东方特色),也都为其现代化进程做出巨大贡献。

同为战败国 待遇两重天:德国险变农业国 获得美援比日本还少3成

1953至1965年,日本GDP年均增长超过9%,制造业和采矿业年均增长13%,建筑业年均增长11%,基础设施年均增长12%。到1965年,前述3个经济部门已经吸纳了日本41%的劳动力,农业人口则降至26%。

同为战败国 待遇两重天:德国险变农业国 获得美援比日本还少3成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工业投资占GDP总值的比例就没有低于过20%,在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后期甚至超过30%。通过大量引进西方最新技术、快速更迭机器设备和夯实工业基础,日本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敏锐转向汽车、电子产品、船舶、精密机床等战后新兴产业,最终实现了国民经济“质的飞跃”。

同为战败国 待遇两重天:德国险变农业国 获得美援比日本还少3成

而如果要总结德国、日本战后重建成功经验的话,大致可梳理出下面5点:第1点是大笔外资(外援)的及时流入。第2点是拥有一支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大军。第3点是推进经济改革,形成“体制优势”。第4点是碰上并能抓住“新兴产业风口”,善于利用战略机遇期。最后一点则至关重要——那就是必须完成本土工业化和及时转型升级,否则经济就会变成“建在沙滩上的城堡”,基础不牢、故步自封,暂时的辉煌也会难以持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