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影局局長:保底、對賭等亂象影響電影產業發展

王曉暉 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2月27日,全國電影工作座談會在北京舉行,這是電影工作劃歸宣傳系統後的第一次電影工作座談會,來自全國各地的電影管理部門負責人、主要電影企業代表、行業協會代表和學者專家參等加了這次會議。

會議上,中宣部常務副部長、國家電影局局長王曉暉對2018年以來中國電影取得的成績進行了介紹,並指出了當前中國電影的問題和不足,對未來一段時間的電影工作進行了部署。他透露,行業正籌建全國電影界道德委員會,將對電影從業人員的道德規範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充分肯定2018年取得的成績的同時,王曉暉對中國電影當前的短板和與世界一流電影的差距進行了總結。首先創作質量與觀衆期待還有不小的差距,他提出,中國電影要努力爭取每年票房過億的影片超過100部,這100部應該都是好片子,應該都是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的作品,其中大多數應該是現實題材作品。

其次,行業治理和市場規範相對粗放,管理手段相對滯後。天價片酬、陰陽合同等問題暴露出影視產業發展中的深層問題。他指出,有的明星、演員名下有幾十家公司,部分影視公司玩資本、炒地皮、做概念,影響了電影創作,還影響到電影發展的其他環節,電影與股市、與金融產品掛鉤,出現了保底、對賭等亂象,長此以往,將嚴重影響電影產業的發展。

此外,他表示高素質人才仍然稀缺,優秀的領軍人物相對缺乏;中國電影的國際影響力亟待提升。2018年,美國電影在中國市場的票房大約28億美元,而中國電影在美國的票房僅有幾千萬美元,中國電影行業的發展與中國的國家地位還不相稱。

當前中國電影的資源集中度還不夠,2018年全國上映的400多部影片中,票房排名前十的影片總票房達到201.29億元,這意味着2.2%的影片貢獻了53.12%的票房,而票房在百萬元以下的影片多達300多部,很多影片根本沒有機會上映,這說明電影產能浪費很大。王曉暉認爲,發展影視基地要因地制宜,不要每個省都建基地,影視基地遍地開花也是浪費。

王曉暉提到,這些年有一些很有造詣的演員出了問題,他感到特別痛心,一些好的電影也因爲這些出了問題的演員導致無法上映,導致投資方血本無歸,希望公衆人士潔身自好。目前,行業正在籌建全國電影界道德委員會,將對電影從業人員的道德規範提出更高的要求。

監製:周南焱、童曙泉

編輯:袁雲兒、黃品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