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宁

演奏家真的一代不如一代吗?



“一代不如一代。”九斤老太说。

乐迷们点头。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些乐迷摇着头,咪着眼,听着沙沙作响、爆着炒豆声的LP,说道,“你听这里弹得……现在的年轻人,根本没有这种想象力。”

好像有点道理。纵然我对演奏家没有执念,也不是历史录音粉,在无视科尔托错音的同时,也被他的舒曼《蝴蝶》的开头惊艳过,更别提初听富特文格勒和门格尔贝格那截然相反的“贝九”结尾时被震得一脸懵【哔——】。

也不只是乐迷有这样的感想。我记得毒舌乐评人David Hurwitz在几年前说过,现在的年轻人一出唱片就要挑战经典协奏曲,但一个个都演得差不多,有什么意思啊……

但你要是见过演奏家私下是怎么玩音乐的,就会发现,这真是冤呐!是谁把他们逼得在台上就成熟稳健平和中正不近人情,在唱片里更变本加厉的呢?

仰望星空,我只能说,200年的历史重负,不是谁都背得动的。

直到莫扎特那会儿,音乐还没有什么经久不衰的经典,绝大部分是快消品,今天写了明天用,观众图个乐子,作曲家(兼演奏家)赚几个小钱,就写下一首。

然后贝多芬说:“不行,要严肃!”于是就把音乐艺术拔到了新的高度,从此有了经典。经典的创作和确认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贝多芬一个人造成的。他只是写了最早被确认为经典的作品而已。19世纪上半叶,音乐会中新作的比例还有80%,慢慢地,几十年后,就只剩20%了。

视频作品:贝多芬 D大调钢琴三重奏 作品70/1 "鬼魂" (1808)

视频演奏团体:2014年上海音乐学院室内乐艺术周邀请专家:格里格钢琴三重奏(挪威)

曲目新旧程度的变化只是表象。更大的变化是,严肃音乐家和学者们站在历史之巅,将过往的一切尽收眼底,看出一条“经典演变之路”,整理出一套“什么是经典”的 评价体系。于是作曲家压力就很大了:不走经典路线吧,总觉得低人一等;走经典路线又费事——你看,1824年的贝多芬第九之后,整整52年没出过一部能与 之比肩的交响曲,直到勃拉姆斯费了21年、在1876年拿出第一交响曲。就这样还被人附会为“贝多芬第十”,你说气不气人。

作曲如此,演奏只能跟着走。但观众又要听新鲜的,那只有靠演奏家了。19 世纪直到20世纪初培养的演奏家,个性普遍很强,看谱子不爽自己改一改也是家常便饭。另一方面,市场对快消品的需求依然存在,有一批走不了经典路线的作曲 家专事快消品创作,于是就诞生了英国的light music和美国的pops。实际上,若有机会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音乐会曲目单,就会看到一大堆当时很流行、现在没听说过的作品。

被David Hurwitz吐槽的这种讲究准确、“科学”、“正确”的演奏成为主流,其实是二战之后的事情了。一方面,欧洲传统文化幻灭,“快消品”全部阵亡,便只剩 “经典”了。另一方面,学者通过分析,得出“这曲子就应该这样”的结论,影响到评论家和观众,演奏家“动手不动口”,没处说理去。再者,越来越媲美“真 声”的唱片把原本转瞬即逝的音乐保存下来,演奏者要是不力求中正、完美,一点点瑕疵和偏颇都会被后世评头论足。这当然不是什么好事。说到底,唱片和现场是两种不同的东西。与此同时,逐渐体系化的比赛选拔机制,因为比赛本身的性质而抬高了技术门槛,加剧了“标准化”。比如,肖邦大赛第一轮就要求练习曲,而肖邦基本上所有其他作品技术都比练习曲简单,你能说练习曲弹错音的人就弹不好他别的曲目吗?

但是!

演出市场仍然是需要新鲜感的,而“经典”作品地位无法撼动的话,新鲜感仍然只能来自演奏者。现在到了怎样的境地呢?一边,观众越来越像饱食之士,名家名团名版如数家珍,另一边,对曲目的探索也日趋完整,那还有哪能挤出新鲜感呢?

于是,现在又到了演奏家发挥个性和创造力的时代了。君不见,除了各种靓照之外,演奏家正越来越多地参与唱片和音乐会主题策划,就作品论作品的时代结束了:

演奏家真的一代不如一代吗?


左上:钢琴家格里莫的主题专辑《水》

右上:美少女Alice和电音古典两栖酷男

Francesco Tristano的主题专辑《丑闻》

左下:小提琴家Daniel Hope的主题专辑Spheres

右下:小提琴家巴蒂娅什维莉的专辑《时间的回声》

而就算不搞策划,只演作品,大胆的演绎也是越来越多了,Isabella Faust的巴赫和Patricia Kopatchinskaja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就是最好的例子。

那这一轮(正在开始的)演奏家个性爆发和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的有什么不同呢?现在的人技术好啊!而且对音乐的了解也更全面,思考也更深入,又有什么理由认为一代不如一代呢?音乐毕竟不是文物,而是即时的创造,过去的时代可以借鉴,但不会回来。

所以我们要支持年轻人。就我个人而言,有些作品,真正开始有所感悟,恰是因为听了朋友的演奏,而他们甚至未必是专业选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