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稿約980字 建議閱讀時間8分鐘

我們只是個軀殼-速讀《自私的基因》

一、死亡的原因

1:基因不斷複製自己並且代代相傳下去,如果有部份基因無法複製自己,這些不成功的基因會讓承載它的生命體(人)早死。

2:壽命越長的生命體基因就有越多的機會被複制和流傳下去,所以經過不斷的進化和累積生命體越活越久,最後多數的生命體都能夠在衰老後才用面對死亡。

3:某學術期刊有論文報道 :去除某些衰老細胞能夠減少疾病的發病率,這就是所謂的“愚弄”基因,讓基因認爲生命體還很年輕。

二、有性生殖的原因

1:有性生殖是基因在有意支配的結果,基因的特性是生命體爲了基因而存在,而非基因爲了生命體而存在。

2:有性生殖原因可能是:基因想要生命體與其它不同基因結合(交配),讓基因一直在變化中在進化中在演化中。保持基因的多樣性,在面對未知瘟疫或疾病的時候便總有一些基因能夠活下來。

3:這可能是近親生育容易使胎兒畸形的原因,因爲近親的基因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而基因更喜歡與不同的基因結合(交配)。

三、親情的產生

1:人總是更喜歡自己的近親,兩個生命體的基因越相似便越親,這可能是基因的相似性決定的。基因總是更傾向保護與自己更相似的基因,這可能與“人爲爲己,天誅地滅”的道理相同。當然也有財產或其它方面的原因,但本書不作人文類的考究。

2:哺乳動物會在幼兒學會覓食後斷奶,這是基因有意識的把母親的有限資源留給下一胎的子女。但在最後一胎,很多母親都把幼兒餵奶到6歲左右,這可能是因爲基因確定知道這是最後一胎,從而把全部的資源去餵養他。

四、違抗基因命令,賦予特性

1:生命體與機器的最大區別是生命體擁有自我意識,可以自我思考和做決定,而機器需要等待控制者下命令。

2:DNA通過控制蛋白質合成來發揮作用,就像是基因給自己製造了一臺超級計算機並編寫好了程序,而程序產生了質的變化從而擁有了“主觀意識”。

3:產生了意識就能夠從基因那裏解放出來,成爲有執行力的決策者。其實現代人經常違抗基因的命令譬如:基因希望我們與更多的異性交配或生育,但現實生活的情況使得人不得不違抗基因的命令。

說破一句

1:生命體擁有自我的意識可能也根本沒有超出基因控制的範疇,主觀意識和獨立思考包括違抗基因命令皆有可能是基因對生命體的有意設定。

2:譬如有痛覺,是基因爲了身體感知到了傷害,從而向大腦發出保護自己的過程。基因爲了活下去,它讓我們有意識、有慾望和在乎自己的感受,這真的是上帝的迷思了。

劉慈欣說:《自私的基因》最大的特點就是冷,比冷靜更冷的冷,不動聲色地揭示了生命的本質,儘管結論不一定正確,卻告訴了我們一種可能:生命和人生以及世界與文明的最終目的,可能是我們根本想不到的東西。

撰稿人:說破一句驚煞人

我們只是個軀殼-速讀《自私的基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