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紫砂界唯顾景舟大师紫砂壶马首是瞻,顾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早年别称瘦萍、武陵逸人、壶叟,宜兴川埠上袁村人。

今年两则来自艺术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突发新闻让紫砂大师顾景舟重归国人视野。一是顾景舟1948年制作的石瓢壶在北京东正拍卖会以2450万元落槌,创下了顾氏单壶拍卖最高价;另一个则是被媒体人称为A股最奇葩的上市公司公告:“中超电缆”称,拟以1.04亿元收购28把顾景舟的紫砂壶。时隔仅六天,该公司在公开答疑时又称,这批壶的市值已升至2亿元。这个紫砂壶的收藏炒作套路不由让各界的吃瓜群众叹为观止!一把小小的紫砂壶养活了中国陶都宜兴,养活了从秦汉阳羡、战国荆溪到当代丁蜀的无数做壶艺人的梦想。但天价“顾景舟”的出现能否真正打开宜兴紫砂的价值天门,却是一个问号。紫砂壶及藏品鉴定送拍咨询小编贾先生一八八二四二七二四七二。顾景舟出生于紫砂世家,18岁随祖母邵氏制壶。20世纪30年代到上海仿制历代名作,临摹时大彬、陈鸣远、邵大亨之作。顾景舟做壶60余年,心摹手追明代、清代、民国诸名家,有过之而无不及,每器必精心构撰,出手皆成华章,形成了雄健而严谨、流畅而规矩、古朴而典雅、工精而秀丽的艺术风格,被誉为壶艺泰斗、一代宗师。他视紫砂为生命,承前启后,融古铸今,一改清初以来紫砂壶纤细繁琐、堆砌繁华之气,追求壶体线条的流畅舒展,权衡比例的协调秀美,注重造型的简朴大方,在20世纪40年代就有“寸壶竟有斗米贵”的声誉。在近千年的紫砂发展史上,他是一个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他开创了当代的文人茶器,创立了自己的紫砂理论,培育了一代紫砂中坚人才。他的制壶理念,影响着几代紫砂后人,成为不可颠覆的“顾派”,并给后人留下了一大批传世作品。

顾景舟大师的紫砂壶更是受到众藏家的争抢,顾景舟紫砂壶鉴别方法有哪些呢?除了专业的鉴定大师外,真正了解紫砂壶鉴定的人很少。小编在这分享下顾景舟紫砂壶的鉴定方法。

1、顾景舟紫砂壶鉴定首先要看造型。每个大师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顾景舟在每个不同的时期所制的壶造型都不尽相同只有了解顾景舟生平经历,清楚其发展过程才能真确辨认。

2、顾景舟紫砂壶鉴定要看胎质。不同时期的紫砂壶所使用的泥料有着不同的泥质,不同地方的紫砂泥料也不同,顾景舟制作的紫砂壶胎骨坚致,色泽温润,色泽温润,是上好的宜兴紫砂泥料。

3、紫砂壶鉴定要看制作工艺。顾景舟制作技艺高超,其壶均为手工制作,手工制作的紫砂壶具有生气,其灵动性是可与批量机械制造的紫砂壶有明显区别的。

4、通过落款对比能进行初步的鉴定,紫砂壶鉴定要看款识和铭刻。顾景舟1944年,始用印:瘦萍、老萍。1948年,始用印:荆南山樵、荆山壶隐。1955年,始用闲章:啜墨看茶。1984年,始用印:景舟七十后作,壶叟。20世纪90年代,刻了最后一方印章:生于乙卯。

业内人士指出:“紫砂七老艺人中,只有顾景舟和蒋蓉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其他 几位过世太早;其次,顾景舟的壶做得很细,存世量也比较少;第三,他的后人徒弟为了提高自己紫砂壶的价码,故意抬高他的课徒水平与名望。曾在紫砂厂的时 候,他的两个徒弟鲍志强和李昌鸿就是他的领导;第四,紫砂行业需要树立这样一个领军人物作为典型宣传扩散。”这也正是顾景舟紫砂壶可以一枝独秀并且成为紫砂界的标杆的重要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