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隊司令狀告李雲龍搶俘虜,粟裕回答:八十萬敵人等着你去喫

李雲龍帶的部隊一般情況下是比較擅長打主攻的,所以一直都習慣了自己喫肉,把湯留給別人喝就可以了。但到了淮海戰役的時候,李雲龍被分配到趙莊去打阻擊,爲其它部隊殲滅敵人爭取時間。阻擊戰的消耗當然非常大,因爲一般都是以少數兵力佔領陣地,依託陣地阻止敵人援軍前進,包括武器、彈藥和兵源基本上都是純消耗,需要到戰後才能補充,而且還需要整訓一段時間,才能再次投入戰鬥。

比如豫東戰役的時候,中野十一縱本來是被粟裕留下來充當預備隊的,但是後來戰場形勢有變化,山東兵團沒能拖住黃百韜,讓黃百韜從山東戰場迅速脫離出來,轉移到了豫東戰場,粟裕不得已,只能把僅有的預備隊使用上去,來阻擊黃百韜。中野十一縱打得很艱苦,但在敵人優勢兵力和火力之下,防線最終還是被突破了,黃百韜的陣地和被包圍的區壽年兵團接上了,形勢一下變了。

粟裕臨機應變,決定調整部署,在兵力已經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大膽從本來在西邊阻擊邱清泉兵團的阻擊部隊抽調了一部分來繼續圍殲區壽年兵團殘部,而原本正在圍殲區壽年兵團的主力部隊則轉移陣地,用於圍殲黃百韜兵團,中野十一縱則被臨時調往總部附近進行休整,又成了預備隊。但中野十一縱補充整訓尚未完成,邱清泉兵團接到統帥部嚴令,加強進攻,來救援黃百韜兵團,粟裕只好又把中野十一縱投入進去,參加對邱清泉兵團的阻擊,爲圍殲黃百韜兵團爭取時間。

縱隊司令狀告李雲龍搶俘虜,粟裕回答:八十萬敵人等着你去喫

在這個過程中,負責打阻擊的三縱、八縱和中野十一縱傷亡慘重,而負責打主攻圍殲區壽年兵團和黃百韜兵團的一縱、四縱、六縱和特縱則因爲是在圍殲敵人,所以從戰場上繳獲了大量武器彈藥,也抓了很多俘虜。這樣,在戰後部隊整訓的時候,當然不能誰繳獲的就歸誰,如果是這樣,那以後就沒人願意打阻擊了,仗就沒法打了。所以,一般到戰後整補的時候,包括繳獲的武器彈藥和裝備、抓到的俘虜,都是需要由總部統一重新分配的。

這也就是爲什麼在濟南戰役的時候,許世友要求改變原來的部署,要讓九縱所在的一面爲主攻,而另一邊則改爲助攻。因爲助攻的任務是堵住敵人,實際上就是阻擊,防止敵人突圍逃走,另一邊的任務則是突破敵人防線,不斷殲滅敵人有生力量。因爲九縱隊是許世友一手帶起來的部隊,而他作爲主官,當然不想九縱去打阻擊,造成太大的消耗和傷亡,而希望能讓九縱去喫肉,原本擔任主攻的十縱則改成去喝湯。

李雲龍在打平安縣城的時候,他擅自率部圍攻縣城,是在打主攻,卻調動了周圍的丁偉、孔捷的部隊,乃至晉綏軍358團,都來打阻擊,其中一些縣大隊、區小隊傷亡慘重,乃至被打光,而李雲龍則在其它友鄰部隊的協助下,打下了平安縣城,那麼平安縣城裏面繳獲的物資和武器彈藥的分配就成了問題,這也是戰後丁偉和孔捷理直氣壯的跟李雲龍要工錢的原因,因爲他們確實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才讓李雲龍喫上了平安縣城這塊肥肉,他們要求喝點湯也在情理之中。

縱隊司令狀告李雲龍搶俘虜,粟裕回答:八十萬敵人等着你去喫

到了趙莊之戰,李雲龍被臨時拉上去打阻擊,協助其它部隊圍殲黃百韜兵團。而當時負責阻擊的是宋時輪指揮的華野三個縱隊,也就是三縱、八縱和十縱,三個縱隊當時兵力約計十萬人左右,要阻擊邱清泉和李彌兩個兵團二十多萬人的部隊,當然是非常喫力的,這還是邱清泉在優勢兵力下一開始並沒有採取稍微有點冒險的從潘塘鎮阻擊部隊側翼迂迴攻擊的情況下,所以阻擊部隊傷亡非常大,這是正常的。後來爲了減輕阻擊部隊的壓力,華野蘇北兵團企圖從潘塘鎮迂迴攻擊徐州飛機場,迫使敵人分兵回援徐州,結果在潘塘鎮和國軍74軍打了一場遭遇戰,各自退回。

但在圍殲黃百韜兵團的過程中,有個部隊算是佔了便宜,喫了大肥肉的,這就是華野一縱。黃百韜兵團剛開喫向運河以西撤退的時候,擔任掩護的六十三軍行動遲緩,被華野追擊部隊的先頭部隊追上了,很快就開始包圍殲滅。但打了一半,六十三軍已經被打殘了的時候,華野一縱隊才趕上來,於是粟裕命令其他部隊繼續渡過運河追擊包圍和殲滅黃百韜兵團,六十三軍殘部則交給剛趕到的一縱隊繼續殲滅。這樣,已經快要失去戰鬥力的六十三軍殘部就成了一縱隊的肥肉,而之前奮力追擊和圍殲的部隊則算是有點喫虧。

打完黃百韜兵團之後,華野又分兵一部分轉向圍殲已經被中野包圍的黃維兵團,那麼當時離黃維兵團最近的就是之前打阻擊的三縱和八縱,在陳士榘和唐亮的率領下趕去增援中野,圍殲黃維兵團。李雲龍借俘虜也是這個目的,因爲他的任務從打阻擊變成了去堵敵人的退路,根本沒有時間整補,只能自己想辦法補充。因爲這是一個連續的過程,所以三縱和八縱從阻擊馬上轉移戰場,來不及整補,只能大量補充在之前作戰中抓到的俘虜。與此同時,華野其他部隊在判明徐州杜聿明集團的三個兵團已經決心放棄徐州南下的時候,也馬上開始追擊,要趕到杜聿明集團的前面去堵住敵人的去路。

縱隊司令狀告李雲龍搶俘虜,粟裕回答:八十萬敵人等着你去喫

這時候,淮海戰役的規模已經遠遠超過了之前中央和粟裕的計劃範圍,所以原計劃投入的兵力雖然都已經投入進去了,但是仍然兵力十分緊張。當時華野除了原有的四十五萬人,以及中野的十多萬人,而且把當時豫皖蘇、冀魯豫以及山東的大量地方部隊都已經動員調集過來了,總數約計40萬人,其中比如渤海縱隊、魯中南縱隊、豫皖蘇獨立旅、冀魯豫獨立一旅和二旅等部隊,可以說是把當時中原戰場能動員的部隊都用上了,兵源幾乎接近極限。爲了補充前線兵力,不僅把大量機關和後勤人員也充實到前線,華野總部警衛團也用上去了,仍然是捉襟見肘。

爲了應付病源不足的危機,粟裕也是到處蒐羅。首先是把兩個多月前剛在濟南戰役中起義的吳化文的三十五軍調過來,投入戰鬥,這還不夠,粟裕又電報中央,想把剛在淮海戰役第一階段起義的張克俠、何基灃的部隊也調上來,準備投入進去。因爲這些起義部隊當時的使用是不能由粟裕直接決定的,必須要經過中央同意,粟裕這麼做等於也在向中央借俘虜。也就是說,這時候不僅是李雲龍在厚着臉皮跟趙剛借俘虜,粟裕其實也在這麼幹。所以別人告狀告到粟裕那裏,粟裕就說,眼光要放長遠一點,整個戰場上八十萬敵人,還不夠你喫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