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韓國與沙特簽署了價值35億美元的“天弓”-2防空導彈系統軍售合同。2022年8月,波蘭已與韓國簽訂了高達140億美元的軍火大單。近年來,韓國武器出口到澳大利亞、菲律賓、挪威、越南、阿聯酋等國,尤其今年,幾乎有“爆發”之勢,其在國際軍火市場所佔比例也越來越高。

    出口對象

    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統計,在全球武器供應國中,美國無可爭議地一直居於榜首。近年來,韓國正在異軍突起。2000年,韓國的年度武器出口額還排在全球第31位。2021年,韓國武器出口達到創紀錄的70億美元,年度武器出口額首次超過進口額。2022年,韓國武器出口額飆升到170億美元,一舉躍居全球第九大武器出口國。由於一年來軍售訂單持續增加,國際上普遍認爲,目前韓國在世界武器出口排行榜上已位居第八位。

    韓國武器出口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訂單主要包括以下項目。一是韓國向菲律賓的武器出口。韓國與菲律賓都是美國在西太平洋重要的軍事盟國,兩國的軍備購銷已持續多年。冷戰期間,韓國即向菲律賓移交了兩艘老舊的驅逐艦,至20世紀90年代,韓國向菲律賓移交了兩個型號共20艘巡邏艇。

    從2019年開始,韓國對菲律賓的軍售進入新的高潮。迄今,菲律賓從韓國購得兩艘“何塞·黎剎”級護衛艦,韓國海軍還將一艘退役的“浦項”級輕型護衛艦移交菲方。這3艘軍艦均是菲律賓的現役主力艦艇。預計到2028年,韓國還將向菲律賓提供8-9艘主力艦艇。

    二是韓國向澳大利亞出口武器。在所謂“印太戰略”中,韓、澳都是美國的核心盟友。2021年9月,美、英、澳組成“奧庫斯”聯盟向澳大利亞提供核動力潛艇,但要到2036年澳大利亞才擁有製造核動力潛艇的能力,最快要到2040年才能擁有此類潛艇。爲此,韓國表示可向澳大利亞提供排水量3700噸、具有較好艇上環境的KSS-Ⅲ型常規動力潛艇,只需7年左右,至2030年即可交付。

    今年8月,澳大利亞國防部宣佈,韓國韓華公司的AS21“紅背蜘蛛”步兵戰車擊敗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的KF41“猞猁”步兵戰車,贏得澳軍“陸地400”項目的競標。澳大利亞國防部與韓國韓華公司簽訂129輛該型戰車採購合同,首車將於2027年交付,項目金額達數十億美元。

    三是韓國向沙特的武器出口。今年3月,沙特國防部長訪問韓國,與韓國防部長就雙邊軍事合作舉行會談。10月,韓國總統尹錫悅訪問沙特,主要事項就是敲定雙邊武器合同。11月19日,兩國簽署沙特向韓國購買“天弓”-2防空系統的合同。沙特的武器裝備主要來自進口,其中,78%購自美國。韓國武器能夠擠進沙特的軍購清單,證明韓國的武器出口在量增的同時質量也在不斷提升。

    四是韓國向波蘭出口武器。俄烏衝突發生後,波蘭幾乎傾其所有向烏克蘭提供庫存甚至現役的武器裝備,這使得波蘭自身的武器裝備出現短缺,急需補充。

    2022年8月以來,波蘭向韓國採購的武器主要包括:980輛K2主戰坦克、48架FA-50輕型戰機、648門K9自行榴彈炮和288門K239多管火箭炮,總價約150億美元。

    迄今爲止,韓國的武器出口對象包括亞洲、大洋洲、歐洲的10多個國家,除以上4國外,還有挪威、馬來西亞、越南、阿聯酋等國。其中,阿聯酋是韓國武器在中東的最大買家。從2017年起,阿聯酋購買韓國“玄武”導彈、“天弓-2”防空系統等武器裝備,總金額已達61億美元。

    什麼原因

    韓國和墨西哥、印度尼西亞、土耳其、澳大利亞等是“中等強國合作體”成員國,也是亞洲除日本、新加坡、以色列之外的第四個發達國家,其武器出口額不斷攀升,有多種原因。

    首先,韓國工業和經濟的發展是重要基礎。《朝鮮停戰協定》簽訂後,李承晚政府與美國簽訂《韓美共同防禦條約》,韓國安全主要由駐韓美軍保障。此時,韓國經濟民生凋敝,工業基礎薄弱,缺乏國防工業基礎。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韓國雖然自用坦克、裝甲車基本實現國產,但自行火炮、戰鬥機、直升機、潛艇等高技術武器裝備都依賴外購或外來技術支持。

    冷戰結束尤其是經濟和工業發展實現所謂“漢江奇蹟”之際,2006年韓國國內生產總值突破萬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3萬美元,三星、現代、LG、SK、大宇造船等大型綜合企業集團的成功,爲韓國軍事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勁助力。依託國內大企業集團,韓國國防工業不僅完成了K1戰車、K55自行火炮、4500噸級驅逐艦的量產,而且開始新一代戰車、火炮、艦船的自主研發,爲韓國武器走向國際市場奠定了基礎。

    在商業公司佔領國際經貿市場的同時,用武器裝備佔領國際軍火市場是一個自然延伸,韓國曆屆政府都高度重視國防工業的發展和武器裝備的出口。尹錫悅政府自2022年5月上任以來,即把發展軍火工業、推動武器出口作爲重要任務。當前,作爲全球第八大武器出口國,韓國軍備佔國際軍火市場的2.8%。尹錫悅爲韓國定下的目標是,在2027年成爲僅次於美國、俄羅斯和法國的世界第四大武器出口國,佔有國際軍火市場5%的份額。

    其次,美國的政策扶持和技術支持是支撐力量。朝鮮戰爭後,韓國缺乏足夠的自保能力,依託《韓美共同防禦條約》形成的美韓關係中,美國給韓國提供安全保障的條件是,韓國向美國讓渡部分國家主權,允許美國在韓國駐軍、建立軍事基地並部署各類武器等。迄今,美國在韓國建立有陸、海、空三軍基地羣,而且韓國軍隊的戰時指揮權也由美軍掌握。

    作爲韓美共同防禦體系的一部分,美國對韓國的武器發展也限制很多。例如,韓美1979年簽訂了《韓美導彈指南》,意即韓國的導彈發展受到美國的控制。隨着形勢的發展,經韓美雙方商議,曾4次修改這個規定的內容,但規定一直有效。2017年11月,美國宣佈取消對韓國導彈彈頭重量的限制,但射程不能超過800公里。2020年7月,美國決定解除對韓國運載火箭固體燃料的使用限制。這對韓國發展高端導彈及防空系統,以及推動導彈和防空系統的出口都至關重要。

    與此同時,在韓國發展國防工業及武器出口的過程中,來自美國的技術支持和許可必不可少。很多韓國武器系統的核心技術、部件來自美國,或是美韓聯合研製。今年11月21日,韓國國防採辦項目管理局宣佈,將與美國波音公司聯合研發高升限、長航時大型無人機,以提升韓國對戰略型無人機的研發能力,波音公司將在體系設計和技術研發方面提供幫助。

    最後,武器性價比高是獨特優勢。由於美國提供了大量成熟技術,使得韓國的武器裝備研製大大降低了研發成本,性價比高就成爲韓國出口武器裝備的獨特優勢。例如,一枚美國產“海馬斯”導彈15萬美元,而韓版只需4萬美元。韓國K9自行火炮的作戰效能和德國的PZH2000自行火炮基本相當,但價格僅有PZH2000自行火炮的一半。

    可能影響

    軍售和軍購從來就不是簡單的生意。韓國的武器出口固然有其技術、工業發展的原因,但它能夠在國際軍火市場上“開疆拓土”,與地緣政治形勢的發展、地區局勢的變化,以及韓國政府的政策走向,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從韓國武器出口的國家來看,主要包括歐洲北約國家,如波蘭、挪威、土耳其等,以及澳大利亞、沙特、阿聯酋等美國的傳統盟國。由此可見,韓國武器出口的對象有比較鮮明的意識形態和地緣政治陣營色彩。

    美國一直把軍售當作一張重要的牌來打,用是否軍售來區分盟友之間的關係親疏。同時,美國軍售有明確的規則,那就是確保美軍裝備領先核心盟友5-10年,領先一般盟友(如北約盟國)10-15年。一些核心裝備即使向盟友出售,也要進行簡化和技術降級。美國交付給韓國的技術,本來已經進行了甄選和控制,那麼,韓國武器的出口,就不再有美國自研自造裝備的技術敏感性,這實際上使得韓國武器出口成爲美國軍售的一種降級版替代。

    “降級對待”造成的一個直接問題是,韓國對自己生產的武器沒有知識產權和技術自主權。韓國軍售必須符合美國的技術控制要求。2015年,韓國向烏茲別克斯坦出售12架T-50金鷹教練機的計劃被美國叫停。原因是該教練機搭載了美國的噴氣發動機和電子設備,可能造成美國核心軍工技術的外泄。事實上,韓國軍售的幾乎所有訂單都面臨此類監控。

    當前世界局勢亂象叢生。尤其是2022年以來,俄烏衝突未了,巴以衝突又起。兩場衝突的疊加,不僅嚴重衝擊現有國際秩序,而且使得美西方的武器庫存捉襟見肘,這是韓國武器出口得以“爆發”的重要背景。

    在此背景下,今年7月,美國一家以國防部爲背景的智庫發佈了一份題爲《重振民主兵工廠》的報告,稱美國需要重振國防工業,建立大型軍火庫,以保障美國自身安全並有效支持盟友。

    建設“民主兵工廠”是二戰初期美國政府爲了進行政治動員、鼓舞民心士氣提出的口號,旨在聚集武器資源,打敗戰爭對手。10月21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發表全國電視講話時,引用了二戰時期的這個說法,稱美國需要也正在構建“民主兵工廠”。從廣義上說,韓國作爲地處東亞的美國盟友,其軍事工業可以說是美國“民主兵工廠”的一部分。

    事實上,韓國自身所在朝鮮半島的形勢不容樂觀。近年來,美國戰略核潛艇、戰略轟炸機進入韓國等情況,都是朝鮮半島並不太平的重要指徵。11月22日,朝方宣稱成功發射一顆偵察衛星。對此,韓國總統尹錫悅表示:“這意味着朝鮮的洲際彈道導彈能力已提升到一個更高水平,我們必須拿出更強有力的對策。”其間,美韓兩國擴大定期軍事演習規模,包括動用遠程轟炸機、核潛艇和航空母艦等美國戰略資產。

    一個基本常識是,任何時候、任何國家、任何地區不會因爲擁有更多的軍備而變得更加和平與安全。韓國對外軍售的大幅增長,只會增加地區和全球的不穩定、不安全,這當然也包括韓國自身。

    (作者單位:國防科技大學信息通信學院)

吳敏文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3年12月14日 08 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