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一:網絡匿名不安全

網絡上都是匿名的,我根本不知道把錢借給誰了。其實每個網絡ID背後都是活生生的人,要想通過網絡平臺借款,必須前期經過很嚴格的身份認證過程,包括身份證實名認證(通過國政通身份證戶籍數據庫查詢)、央行信用報告認證、手機等等,網絡平臺一般還需要實地考察借款者的資質,所以,想匿名通過網絡平臺借到錢,是不可能的。

誤區二:網絡借貸都是窮人

在網絡上借錢的都是窮人,而窮人是不講信用的。很簡單,一個人可能會爲還不起幾千萬、幾億的貸款而”跑路”,但一個人只爲了幾萬元、幾十萬元就背井離鄉、拋家舍業”跑路”的動力就大大降低了。另外,在網絡上借錢的並不一定是個人,準確的講,現有銀行體系下沒有很好被覆蓋到的,沒有辦法被服務好的小微企業主、小微經營者,往往他們的生意有着良好的毛利率,完全可以消化掉年化20%左右的資金利息,由於借款金額少銀行不願意服務,也沒有能力提供服務(因爲銀行的服務成本很高、效率很低)的”小微客戶”。

誤區三:網貸屬於“高利貸”

在網絡上放貸,屬於”高利貸”,不受法律保護。國家法律是允許和保護民間借貸的,對於利率在國家規定的貸款利率的四倍以下的利息,也是承認和保護的,而現有網絡平臺上的利率水平,如京儲街、宜信等均是在四倍安全線的下方。

誤區四:網絡貸款風險高

這個擔憂不能算錯,世界上沒有100%無風險的事情,網絡貸款的風險,遠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大。首先是各個網貸平臺,經過充分競爭,現在已經形成本金墊付機制;而且,投資者本身也可以利用互聯網的便利性,很容易的採取”分散投資”的策略,比如總共投資10萬元,可以分散投資到10個平臺,網絡平臺的便利性很容易實現”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裏”,如果沒有互聯網這個工具,這種模式的成本是不可想象,也無法實現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