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 | 全省大考,亳州緣何排名第一?

95分!近日,省水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佈“關於通報2018年水污染防治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的函”。2018年我市水污染防治目標任務完成情況位居全省第一。

成績的取得得益於我市一系列的水污染防治措施。

全面推行河長制、擴建污水處理廠、整治入河排污口、治理黑臭水體……近年來,我市深入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採取多項措施“喚回”碧水,全市水環境逐漸活起來、淨起來、美起來。

揭祕 | 全省大考,亳州緣何排名第一?

用制度守護 “生命之源”

水,是生命之源,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把“治水”鎖定爲工作重點,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碧水保衛戰”。

“治水”,我市嚴格執行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制度,建立健全了市委常委會直接領導、“10+1”工作組、市縣鄉村分級負責、領導幹部分工負責、各職能部門各負其責的領導體制,成立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現場檢查組、非現場檢查組、行政執法組、刑事執法組、執紀問責組、組織處理組、宣傳組、河長制組、土壤防治組、機動車污染防治組等10個工作組,合力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同時,組織民主黨派開展污染防治民主監督,對水污染防治工作經常“找茬”,助力問題整改落實。

“治水”,我市堅持“誰超標、誰賠付、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2018年底出臺了《亳州市地表水斷面生態補償暫行辦法》,在市域內渦河、茨淮新河和西淝河等3條重要河流、11個斷面建立了地表水斷面生態補償機制。目前,生態補償機制已正式實施,4月份生態補償考覈結果已公佈,共產生生態補償金360萬元。《辦法》實施以來,各縣區改善轄區水環境質量積極性不斷提高。

仲夏時節,每到傍晚,陵西湖便熱鬧起來。清澈的湖水中,50多個島嶼煥發着不同的神采,有野鴨在水裏暢遊,花草暗香襲人,長長的白色廊橋上,市民或散步或鍛鍊好不愜意……陵西湖,這個昔日因長年累月亂搭亂建、廢污排放、圍湖養殖而窒息的一片臭水溝,已被一派現代江南風光所取代。

揭祕 | 全省大考,亳州緣何排名第一?

陵西湖是我市河長制工作成效的一個典範。

實施河長制,促進河長治,河湖淨起來、美起來。我市制定了《亳州市河長制工作方案》,涉及全市1179條河湖,市級設立總河長,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全市共設立總河長146名,副總河長64名,分級分段河長2999名,湖長24名,初步建立了市、縣、鄉、村4級河長體系,做到一根指揮棒指揮河流管護的各方面和全過程,讓衆多河湖實現了華麗轉身。

讓生活污水“變身”碧波

嘩嘩譁……去年11月14日,隨着污水的不斷湧入,市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如期通水試運行。加上此前已通水運行的南部新區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和渦北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我市日污水處理能力已完全可以滿足市主城區污水處理需求,這對渦河、宋湯河水系綜合治理具有重要意義。

擴建污水處理廠,讓污水變成清水,是我市“喚回”碧水的有效舉措之一。

目前,全市已建成投運城市污水處理廠17座,實際處理能力爲每天48.2萬噸。已建成80座鄉鎮污水處理設施,鄉鎮污水日處理能力達11萬噸,在全省率先實現了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全覆蓋。

在此基礎上,2019年我市進一步“升級”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完善支管網,全面提升污水處理能力和水平,做到生活污水應收盡收。將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資金納入財政預算,保障運維經費,建立健全專業運行維護管理機制,確定專業人員,確保污水處理設施發揮實效。

日前,在亳州高新區亳城河東平交道口橋附近的入河排污口,涓涓清流奔騰入河,河水清可見底,許多小魚在水中游來游去,呈現出“魚翔淺底”喜人景象。

阻斷污染源,水才能長清。這兩年,我市加快推進市區17條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建成投用市西關排澇泵站等一批大小泵站,強力推進入河排污口整治,通過截污納管等措施讓污水進入污水處理廠,避免直排入河。

揭祕 | 全省大考,亳州緣何排名第一?

截至3月份,全市經全面實地摸排和無人機航拍監測,共排查入河排污口363個,逐個建立了整改清單,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治,並建立了入河排污口動態管理機制,不斷開展排污口暗訪排查,實行動態更新、動態排查,發現一個整改一個。

養殖糞污也是河流的主要污染源,我市鐵腕推進養殖場污染治理。目前,全市禁養區內308家養殖場已全部關閉或搬遷,截至2019年4月,我市共有2878家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基本建成了治污設施,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爲91%,處於全省前列。

讓“龍鬚溝”蝶變景觀河

“以前這個塘不能看、不能聞,裏面泥糊子、碎石子、漂浮物多得很,夏天特別臭。現在水也清了,環境也好了,天熱也沒有難聞氣味了。”說起家門口華佗塘的變化,蒙城縣小澗鎮小澗社區居民丁懷偉難掩心中喜悅。

揭祕 | 全省大考,亳州緣何排名第一?

黑臭水體嚴重影響羣衆生活,深受羣衆抱怨,我市大力推進黑臭水體治理。2015年底以來,對市中心城區建成區範圍宋湯河、鳳尾溝、龍鳳新河等12處黑臭水體,通過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等措施進行整治,截至目前10處黑臭水體已完成整治並經省級覈驗達到初見成效。未完工的柴家溝、飲馬坑2處黑臭水體整治工程處於掃尾階段,預計2019年底完成整治。三縣建成區24處黑臭水體已基本完成整治23處。

流水不腐,戶樞不蟗。近年來,我市全力推進水系治理工程建設,市區鐵道以西於2017年初實現“水活”目標,2018年底道東水系也初步實現了“水活”目標,目前市區主要水系全部被激活,有力地促進了水生態環境改善。

揭祕 | 全省大考,亳州緣何排名第一?

以聯防聯控實現雙贏

市域水環境得到了有效治理,上游來的客水污染該怎麼治?

爲應對上游客水對我市地表水環境的不利影響,我市全面落實水污染聯防聯控工作,與商丘、蚌埠、阜陽、永城、鄲城、鹿邑等周邊市(縣)簽署了聯防聯控協議,對渦河、茨淮新河、西淝河、小洪河、趙王河、包河、惠濟河等重點河流進行全方位聯防聯控,建立了長效機制,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組織學習交流、做好信息互通共享、進行聯合檢查監測等水污染聯防聯控工作。

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底以來,包河、惠濟河等上游來水水質較差,導致我市多條河流污染。

針對包河、惠濟河上游來水水質較差問題,市生態環境局向商丘市生態環境局、周口市生態環境局發函,要求對包河、惠濟河污染問題進行排查處理,並於2019年4月份與商丘市生態環境局展開聯合會商,要求加大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嚴防高濃度污水下泄。近期還將與淮南市對茨淮新河的水污染防治工作簽署聯防聯控合作協議。

對水環境違法“零容忍”

法律“尚方寶劍”亮起來,生態環境才能美起來!

我市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對環境違法行爲“零容忍”,組織開展了多次專項執法檢查,如亳城河沿岸、亳宋河上游和“五條河”沿岸污染源排查工作、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運行情況專項調研和宋湯河水污染問題執法檢查工作,通報問題並限期整改125個。

對於環境違法問題,我市堅持依法依規、嚴肅問責、頂格處理。1—6月份,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共實施行政處罰82件,罰款403.562萬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20.6%和9%。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共使用新環保法配套辦法等行政強制措施查辦案件50件,其中移送公安行政拘留6件,涉嫌污染環境犯罪移送1件,極大震懾了環境違法行爲,達到整治一處、震懾一片、教育一方的效果。

--End--

文:汝平 編輯:張珍

審校:明光 方璐 審覈:鄧傳功

揭祕 | 全省大考,亳州緣何排名第一?揭祕 | 全省大考,亳州緣何排名第一?

環保公益廣告

揭祕 | 全省大考,亳州緣何排名第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