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雖然古代的科學技術沒有現代發達,但是從傅粉到描眉再到塗胭脂貼花鈿已經發展出了一套完整的流程。到了大約南北朝時期,人們在這種紅色顏料中又加入了牛髓、豬胰等物,使其成爲一種稠密潤滑的脂膏,由此,燕支被寫成“胭脂”,“脂”有了真正的意義。

今日凌晨,迪士尼真人電影版《花木蘭》首支預告發布,這部電影改編自《木蘭辭》,由劉亦菲、李連杰、甄子丹等人主演,講述了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併成長爲女英雄的故事。

預告片發佈後,劉亦菲的妝容也引來了大家的熱烈討論。


《花木蘭》預告片中,劉亦菲的妝容真的是魏晉妝容嗎?


《花木蘭》預告片中,劉亦菲的妝容真的是魏晉妝容嗎?


有人說是還原了動畫中被逼相親,特意畫的妝容:


《花木蘭》預告片中,劉亦菲的妝容真的是魏晉妝容嗎?


也有人說,此妝容很好地還原了《木蘭辭》中“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一句,且與南北朝時期妝容相似:

《花木蘭》預告片中,劉亦菲的妝容真的是魏晉妝容嗎?


具體如何也只有等電影開播才知道了,但不管怎麼說,這個妝容與某些古裝劇中的現代妝容相比,絕對真實多了!

古代的妝容到底是什麼樣子,所用材料又是如何製作出來的,你且往下看~

《花木蘭》預告片中,劉亦菲的妝容真的是魏晉妝容嗎?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衆號:知中(ID:ZHICHINA2017)


《花木蘭》預告片中,劉亦菲的妝容真的是魏晉妝容嗎?


中國古代一直是農耕爲主,長年的勞作使得皮膚黝黑。

爲了顯示自己十指不沾陽春水,脫離了辛苦的勞動生活,妝粉出現了。


《花木蘭》預告片中,劉亦菲的妝容真的是魏晉妝容嗎?


最早的妝粉原料是米粉,初期是液體,漢代以後變成了易於塗抹的固體粉末狀。

除了米粉之外,還有所謂“胡粉”,成分是鹼式碳酸鉛,“洗盡鉛華”就是此意。

鉛粉雖然容易上色顯白,而且對治療暗瘡、粉刺等有一定輔助療效,但長期使用,可能引發鉛中毒。

明清時期還出現了珍珠粉和玉簪粉。 

珍珠粉不是電視劇中演繹的用珍珠磨粉,而是在普通妝粉中加入了紫茉莉的種子粉末。紫茉莉原產於南美,明清時期傳入中國,種子呈白色,味道很香,有點像珍珠,所以稱珍珠粉。

《紅樓夢》中便有關於玉簪粉的做法記載,是將妝粉填入玉簪花苞中儲存一段時間,再蒸製成粉。


《花木蘭》預告片中,劉亦菲的妝容真的是魏晉妝容嗎?


屈原在《楚辭·大招》中記:“粉白黛黑,施芳澤只。”“黛黑”指的就是用黑色畫眉

漢代流行遠山眉。司馬相如的妻子卓文君,眉毛長長彎彎青青的,像遠山一樣秀麗,當時的女子多效仿她畫遠山眉。

到了盛唐時期,流行把眉毛畫得闊而短,形如桂葉或蛾翅。

還有一種是把眉毛畫得很細,稱爲“細眉”,故白居易形容道:“芙蓉如面柳如眉”。


《花木蘭》預告片中,劉亦菲的妝容真的是魏晉妝容嗎?


在還沒有特定的畫眉材料之前,婦女用柳枝燒焦後塗在眉毛上。

後來出現了一種黑色礦物,稱“石黛”。 描畫前必須先將石黛放在石硯上磨碾,使之成爲粉末,然後加水調和。

除了石黛,最出名的是螺子黛。


《花木蘭》預告片中,劉亦菲的妝容真的是魏晉妝容嗎?


螺子黛原產于波斯,是一種形似陀螺的黛塊,使用時只用蘸水即可,無需研磨。

口脂在衆多古代的化妝品中地位珍貴。口脂化妝的方式很多,中國習慣以嘴小爲美,即“櫻桃小口一點點”,如唐朝詩人岑參在《醉戲竇美人詩》中所說:“朱脣一點桃花殷。”


《花木蘭》預告片中,劉亦菲的妝容真的是魏晉妝容嗎?

胭脂是古代婦女常用的化妝品,歷代典籍中有關胭脂的寫法有很多,如“焉支”“燕支”“燕脂”“閼氏”等等。

據說胭脂傳入中原和張騫出使西域有關。所謂“胭脂”實際上是一種名叫“紅藍”的花朵,花開之後被整朵摘下,然後放在石鉢中反覆杵槌,淘去黃汁後即成鮮豔的紅色顏料。


《花木蘭》預告片中,劉亦菲的妝容真的是魏晉妝容嗎?


到了大約南北朝時期,人們在這種紅色顏料中又加入了牛髓、豬胰等物,使其成爲一種稠密潤滑的脂膏,由此,燕支被寫成“胭脂”,“脂”有了真正的意義。

《紅樓夢》四十四回中有一段關於胭脂的描寫,說得非常形象。這種胭脂“也不是一張,卻是一個小小的白玉盒子,裏面盛着一盒,如玫瑰膏子一樣。寶玉笑道:‘鋪子裏賣的不乾淨,顏色也薄,這是上好的胭脂擰出汁子來,淘澄淨了,配了花露蒸成的,只要細簪子上挑上一點兒,抹在脣上,足夠了;用一點水化開,抹在手心裏,就足夠拍臉的了。’平兒依言妝飾,果然鮮豔異常,且又甜香滿頰。”


《花木蘭》預告片中,劉亦菲的妝容真的是魏晉妝容嗎?


額黃,又叫鴉黃。南北朝時佛教盛行,一些婦女從塗金的佛像上受到啓發,將額頭塗成黃色,漸成風習。

還有一種裝飾方式是貼在眉間和臉上的,又稱花子、面花、貼花。


《花木蘭》預告片中,劉亦菲的妝容真的是魏晉妝容嗎?


關於花鈿的起源,據宋高承《事物紀厚》引《雜五行書》說,南朝宋武帝的女兒壽陽公主又一次站在含章殿屋檐下,正好有一瓣梅花落在了她的額頭上,擦拭不下去,三天之後才洗掉,於是宮女們紛紛模仿,稱爲“梅花妝”。

貼花鈿成風也是在唐朝。古時候做花鈿的材料十分豐富,有用金箔剪裁成的,還有用紙、魚鱗、茶油花餅做成的,甚至蜻蜓翅膀也能用來做花鈿。


《花木蘭》預告片中,劉亦菲的妝容真的是魏晉妝容嗎?


雖然古代的科學技術沒有現代發達,但是從傅粉到描眉再到塗胭脂貼花鈿已經發展出了一套完整的流程。感興趣的話不妨一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