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台湾台视出品的金庸武侠剧《倚天屠龙记》播出,虽然这是一部很久以前的剧了,但是我想说的是,我居然还清楚的记得剧中全部歌曲的歌词。

其实这部《倚天屠龙记》能成为经典,很大程度上依赖了剧中几首主题曲的传唱,《随遇而安》、《刀剑如梦》、《爱江山更爱美人》、《你给我一片天》、《俩俩相忘》,可谓是曲曲经典,由此可见原创音乐在影视剧中的重要性。成龙大哥也是在这部剧里唱出了他演唱生涯中最温柔的歌《你给我一片天》。

走在你的面前

回头看你低垂的脸

笑意淡淡倦倦

惊觉有种女人的怨

想起很久没有告诉你

对你牵挂的心从未改变

外面世界若使我疲倦

总是最想飞奔到你的身边

。。。。。。

这首歌是厉曼婷作的词,以前我并没有特别关注过这位女词者,李宗盛大哥写女人姿态入木三分,也不过到如此。女人能把女人写到这种地步,实在难得。因为很奇怪的,文学史上也是这样,最经典的女性形象,基本全部是由男人塑造,《红楼梦》和《聊斋》,唐诗中那些男人替女子写的哀怨婉约的宫词和闺怨诗,多的数不过来,都是男人为女人发声。当然,也许立刻有反驳声说: 以前的女性不能接受教育。确实如此,但这些男性终归有本事塑造出了这些永恒的女性形象,这可不是个简单的活。而似乎到今日,女性作家频出的时代,也未见到有更为超越的形象出现,唯一的例外是张爱玲吧。谈男女情感的文字那么多,《你给我一片天》这首歌,就这么寥寥几行,一个女子的美,柔弱还有坚定,全在其中。最好的文字是无修饰的白描,然而,不是高手不能表达。

真是为难,现在想起这部剧,满满都是这些无法忘记的歌(我下载了这部倚天剧并一直保留着,完全是因为剧中五首经典歌曲和经典配乐)。其实该剧的演员演技和剧情改编,未必达到一流武侠剧的水准。仔细回想下,马景涛的“咆哮”版张无忌,令其他版本难以望其项背,叶童的赵敏也丝毫不美(据说导演原本是预定袁洁莹饰演赵敏,袁洁莹不愿演,所以让出演殷素素的叶童接着演了赵敏),而赵敏是很美的,是灿若玫瑰的;有张敏在前,黎姿在后,叶童除了博个特色,毫无竞争力。而且,她和马景涛一样,有台湾演员演台剧时习惯的撕心裂肺,看起来很抓狂。

陈孝萱版小昭

曾经感慨陈孝萱也有过那么纯情的时候,是啊,这个后来和吴宗宪扯出绯闻,还有其它我不知道的八卦,从未跻身一线女星的美貌姑娘,她的小昭也是最令人怜爱的。那首片尾曲《俩俩相忘》,唱出来既有淡然大气,也有令人心碎神伤的凄然,原来世间一切,到头来输赢又何妨,谁不是把悲喜在尝。厉曼婷的词,竟不输黄霑。

一直觉得,这部剧最大的贡献就是周海媚的周芷若和孙兴的杨逍。在武侠世界里,以正剧人物形象出现而结尾又令人感慨万千的,恐怕只有这位叫做芷若的姑娘了。而令人胆颤的是,这位曾经人人喜爱的周姑娘,前后数次伤害张无忌,根源恰在于她看起来的懂事乖巧。我是该说这位女孩子的心思难测,还是该说金庸塑造人物的时候在反思这种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喜欢张无忌的另外三位姑娘——小昭、蛛儿、赵敏,要么心思深沉,要么任性妄为,要么古灵精怪,然而,恰是她们三个,在关键的时候,都曾力救张无忌于生死关头——一般的男人一生中能遇到一个肯为自己豁命的女孩子已属不易,当然,女人也一样。张无忌一下遇到三个,真是让人羡慕。

倚天的故事,除了江湖和武侠,除了反元的大历史背景,就是一条四女同爱一男的情感线索在其中,这是一条很重的线索,甚至盖过了反元的背景。很感兴趣的是,鉴于张无忌是个如此接近现实生活中人物的角色,我突然很好奇想知道,现在的男孩子,在四个女孩中会选择谁?也许很多人会选择小昭吧。小昭这个角色,某种程度上,有韦爵爷家双儿的气质,娇小,柔顺,忠诚。她尽管一直瞒着自己的身份,但却对张无忌一片真心,从没有半点背离。何况,她还有临事不惧的魄力,简直是完美。

然而我自己最记忆深刻的并非片中的情感纠葛,而是那关于反元景象的描述,记得书中有这么一段:次日清晨,诸路人众纷纷向张无忌告别。众人虽均是意气慷慨的豪杰,但想到此后血战四野,不知谁存谁亡,大事纵成,今日蝴蝶谷大会中的群豪只怕活不到一半。是时蝴蝶谷前圣火高烧,也不知是谁忽然朗声唱了起来:“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各人一个个的齐声而唱,相和之声越来越响:“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唯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无人,忧患实多!怜我无人,忧患实多!” 那“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的歌声,飘扬在蝴蝶谷中,群豪白衣如雪,一个个走到张无忌面前,躬身行礼,昂首而出,再不回顾。张无忌想起如许大好男儿,此后一二十年之中,行将鲜血洒遍中原大地,忍不住热泪盈眶。

每每看到这一段,感动莫名。历史是血染成的,原本如此,若是明教教众当年真的反抗过元朝统治,只怕也没几个留下命来。就算在倚天中,真的历史上存在过的,也还是那几个史书中原本有的人物,但是,小说家笔法,为我们渲染了当时的情景,如在眼前。

而面对此情此景,片中那首“爱江山更爱美人”似乎就应该改名。在少林寺选武林盟主的时候——武林盟主实在是武侠小说里最恐怖的一个称谓,殷梨亭和宋青书对战,想到已有身孕的妻子杨不悔,原本想和张无忌、杨逍托付几句,但转念一想”我死之后,不悔和孩儿自会有人照料,何必婆婆妈妈求人。”这样子看,虽然并无谋取私利之心,但取舍之间,总还是家国大义重要。当时情境,虽是无奈如此,但我想,事情真的临头,武当派和明教这些人,也绝没有谁会为私情退缩。唯一让人恨其不争的,就是我们这位张教主,次次着周芷若的道儿。赵敏奇怪他如何领导明教群雄,真不是小看了他。或许,爱江山更爱美人,根本就只是唱给张无忌一人。

从“天涯思君不可忘”到“不识张郎是张郎”,整部倚天起于郭襄对杨过的情意,止于殷离对想像中少年张无忌的爱念。人物形象和情感如此落于实处的倚天,却隐含着这般飘渺和浪漫的爱,作者的患得患失,怕是也在其中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