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三大奇书之一”,“后金庸时代武侠圣经”,这是对《诛仙》小说的评价。

《诛仙》小说诞生于2003-2007年,曾收获一大批痴迷书粉,整部小说构思巧妙,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鲜明,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正魔大战,开启了一个独具魅力的东方仙侠传奇架空世界。

作为中国网络文学知名经典IP之一的《诛仙》,对于众多的痴迷书粉来说,既希望能被改编成影视剧作,在荧屏上再现诛仙这个魅力世界,却又害怕被改编的面目全非,令人失望。

今年中秋佳节,根据《诛仙》小说改编的电影《诛仙1》正式上映,短短两天,票房便突破了2亿,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然而,随着电影票房的不断增长,与之俱来的却是口碑的不断下滑,豆瓣评分也从上映第一天上午的6.8降到6.2再降到5.7,看这趋势还会继续下降,直奔《青云志》而去。

小编也是一个《诛仙》粉,原著小说看了不下数遍,从高中时期第一次无意中邂逅《诛仙》,到现在已十多年,曾经无数次梦想着能改编成影视剧,如今,终于有导演实现了我这个愿望——2016年剧版《青云志》上映,2019年影版《诛仙》上映。

不过,有一句话叫,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诛仙》电影上映的第一天小编有事未能第一眼看到,直到昨天才进了影院观看,看过之后,我有两点感受:一是《诛仙》真的不适合改编成电影,二是中国仙侠剧的出路在哪里?

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我对电影《诛仙》的感受。服饰造型

首先是视觉最为直观的服饰化妆方面。

看到《诛仙》里面众人的服装造型设计,让我想到的是张氏金庸武侠剧里的丐帮人物造型,仙侠世界里面的剑客侠客们虽说不是什么富家子弟,但也至于是乞丐啊。

张小凡出场时的造型我还能接受,田灵儿则是一身粉红服饰,琥珀朱绫围绕其身,只是头上两个“冲天鬏”是要让我联想哪吒吗??

原著中的碧瑶是【一身水绿衣裳,细眉秀目,玉一般的肌肤欺霜胜雪】。虽然孟美岐饰演的碧瑶也是一身绿衫,却配了个“满头鬏”,据制片方表示这是为了展现碧瑶俏丽灵动的性格,发型上也流露出少女的古灵精怪。你信吗?反正我是信你个鬼,就算造型勉强接受,请问跟碧瑶片刻不离身的法宝“伤心花”“合欢铃”哪去了??

《诛仙》第一美女陆雪琪在这部电影中也不幸沦为了路人甲,不仅戏份少的可怜,其造型也是忍不住让人吐槽,原著中的陆雪琪是【一身白衣如雪,相貌极美,背后背着一把长剑】,李沁的雪琪白衣服饰看着还有点感觉,不知导演是不是觉得只一身白衣太少了,非得加上一身暗紫红服饰。在我印象中,陆雪琪应该和小龙女是相似的一类人,那种美貌,那种气质,无需过多服饰来衬托,一身白衣足以。

四位主演的造型设计已然如此,配角们更是一个比一个不堪。青云门七脉首座简直就是丐帮的七大长老,道玄哪有一点修真巨擘千年大派掌门人的模样和气质,手里还被安排了一把蒲扇,时不时摇一摇。

原著中描写苏茹【三十多岁,风姿绰约,一袭淡绿衣裙,头上玉镂花,金钗头,眉若远山含黛,肤似凝脂白玉,凤目如水,红唇带笑,当真是倾倒众生】,而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位似乎饱经沧桑的农家妇女,田不易也成功减肥从【身材矮胖】变成了瘦高的油腻大叔。更让我差点惊掉下巴的是林惊羽的出场,这是东瀛武士?哦,不止林惊羽,还有齐昊,整个龙首峰弟子都是一身东瀛武士造型。还有曾书书的造型更是让人忍俊不禁,头戴一顶毡帽,双手互插袖筒取暖,人家曾书书虽然幽默风趣,但也是【五官清秀的一位公子】,却被你们搞成了这个样子。

从影片整体人物的服饰造型看,制片方并没有多少资金投入,过往的大IP流量电影,好歹还要投入相当资金,在服化道具方面打造得外表光鲜,不论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还是金光灿灿的《封神传奇》。

唯独这部《诛仙》,直接将一个“青云门”这么一个仙侠门派拍摄得犹如人间丐帮,全员乞丐装,甚至这方面的投入,还远不如同IP电视剧的《青云志》。剧情改编

关于本片的剧情改编,很多人认为基本还是遵循原著的,我想请问那些认为遵循原著的人,你们看过原著吗?这部电影明显是头重脚轻,最后草草结尾。

本片一开头就直接给张小凡来了一个美妙的爱情幻想,幻想着和师姐田灵儿逍遥自在,相亲相爱,然后采用倒叙回忆方式将草庙村惨案一笔带过,接着用了不少篇幅讲述张小凡在大竹峰的成长生活。

最让我感到遗憾的就是七脉会武,原著中的七脉会武是青云门一甲子一次的盛会,而本片中的七脉会武真是简略至极。原著中为了此次会武,按照八卦方位搭建了八座擂台,场面甚是壮观,尤其是陆雪琪和田灵儿、张小凡和陆雪琪的两场比试,备受瞩目。再看看我们的《诛仙》电影里都是什么桥段,小凡和风回峰弟子比试的第一场,场下只有曾书书一人观战,并为小凡加油,可以看出导演如此安排纯粹是为了增加笑料,取悦观众。而陆雪琪和张小凡的比试更是毫无看点,连个擂台都没有,陆雪琪艰难施展“神剑御雷真诀”,张小凡施展摄魂棒时的复杂心理,都没能一一展现。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原著中本是张小凡抽到了一号签,直接轮空晋级,而本片却改成了陆雪琪把一号签让给了小凡,还说什么“轮空晋级是我的耻辱”,看似增加了笑料,其实是画蛇添足。萧大大之所以让小凡抽到一号签,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小凡的运气成分,另一方面是为了让青云门师长和弟子们注意到小凡这个孩子。所以我认为这个桥段编剧改编的并不高明。

碧瑶的出场和想方设法接近张小凡,被改编成了从始至终都是夺取嗜血珠摄魂棒,在他们相处的这一过程中更多的是笑料百出(说到搞笑担当还是小灰和大黄这一猴一狗,其演技简直秒杀一众演员),碧瑶一出场就和小凡睡到了一起,还有幸亲了小凡的脚丫子。此外,碧瑶还奉献了全影片唯一的一场吻戏,但拜托你们吻也要吻的好看点嘛。

最后鬼王现身,展开正魔大战,鬼王的形象与我心目中那个雄才大略,志在一统魔教的枭雄简直大相径庭,虽然这是仙侠世界,但魔教鬼王宗也都是人啊,可不是什么鬼啊怪啊,鬼王手下有四大圣使,你们搞出来的那四个妖魔鬼怪是什么意思?而四大圣使之一的朱雀幽姬,本应是【一身黑衣,面蒙轻纱,容貌绝色,道行高深】,导演你却给我展示了一个白骨精+山村老尸形象。

最后的仓促结局,让我们没有看到奉若神明的“诛仙剑阵”,而前期出场的镇山灵兽“水麒麟”也不见了,碧瑶还未来得及施展“痴情咒”就莫名其妙的死了,小凡施展太极玄清道+天音功法击退了鬼王,当看到“神剑御雷真诀”之后竟然认为草庙村惨案的凶手是青云门,于是和青云七脉首座大战一场,令人可笑的是七脉首座竟然都不堪一击!这样弱化七脉首座好吗?难道就是为了突出小凡入魔后的功法强大?

最后,小凡抱着碧瑶的尸体远去,而此时的我却一点感觉不到小凡和碧瑶的感情,也感觉不到原著中小凡为普智保守多年秘密最后被欺骗的愤怒,以及对碧瑶为其之死的愧疚和悔恨。

因此,无论是大竹峰测试功力、小竹峰偷窥、碧瑶偷烧火棍、碧瑶献初吻、张小凡直接敌视整个青云门等等,都有着故意搞笑、强行推动剧情的槽点。

无论是之前的《青云志》,还是当下热映的《诛仙》,其剧情改编都是把碧瑶之死当做第一阶段,之前的《青云志》更是硬生生把篇幅拖到五十多集才让碧瑶挡诛仙剑,剧情可谓是一路水到底。《诛仙》电影也不例外,也是把碧瑶之死当做第一阶段来拍摄。但原著中这第一阶段的剧情脉络可以概括为:草庙村惨案—拜师青云—暗恋师姐—噬血摄魂—七脉会武—空桑山万蝠古窟—死灵渊—滴血洞—小池镇—东海流波山—雨夜罚跪—三派会审—首次正魔大战—碧瑶挡剑。

这版《诛仙》电影的剧情前面一个多小时讲了草庙村惨案到七脉会武,然后就直接跳到了正魔大战!!而最精彩的剧情从万蝠古窟到三派会审直接给省略了!!这也是为什么让观众看着感觉张小凡和碧瑶、陆雪琪的感情戏是如此的薄弱,万蝙古窟和死灵渊是张小凡勇救陆雪琪,为以后陆雪琪对张小凡的感情奠定了基础,而滴血洞中小凡和碧瑶的深度相处也是碧瑶对小凡感情的开始,直到小凡因暗恋师姐再度吃醋误打大师兄被田不易雨夜罚跪,这一幕可以说是碧瑶和雪琪对小凡感情的小高潮,后面才有了三派会审陆雪琪为小凡舍命相保,碧瑶为小凡舍命挡剑,这样剧情才是顺理成章的。

当然,有网友认为这是电影,肯定不能把所有剧情压缩到短短一个半小时的电影里,所以我才会在文章开头说《诛仙》不适合改编成电影,因为它的剧情太宏大了,改编成电视剧尚且要把剧情安排合理,改编电影一旦有所取舍,剧情前后连贯不畅,很容易让观众不明就里,丈二和尚摸不着脑。如果要把《诛仙》这个大IP改编成系列电影,按内容篇幅,我认为至少要拍成四五部电影,因为一两部电影是无法将《诛仙》的宏大内容详细表达出来的。人物表演

此次电影版《诛仙1》由肖战、李沁、孟美岐、唐艺昕等领衔主演,因为导演是香港著名导演程小东,所以一众配角如姜大卫、徐少强、叶童、梁家仁、邱心志等不少都是香港老戏骨。

电影上映后有不少影评人认为这部《诛仙》是一部流量之作,因为肖战、孟美岐等都是流量小鲜肉,注定了这部电影成为一部流量粉丝电影。但我认为想比流量而言,这版《诛仙》之所以有如此高票房的开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众多书粉迷对其抱着很强烈的期待,即使不看好也忍不住要去观赏一下,但很遗憾,又一次被影片出卖了。

对于肖战饰演的张小凡,我认为还是可以接受的。说他出演《诛仙》就是流量这一点我不是很赞同,因为肖战是在前不久的《陈情令》里刚刚火的,而在开拍《诛仙》之前,肖战并不为人所熟知,而程小东导演之所以找他出演张小凡这一重要角色,是因为程导第一眼见到肖战时就眼前一亮,觉得他很适合这个角色,并表示肖战身上单纯未经雕琢的气质与原著张小凡平凡善良的设定相得益彰。

然而,有的人却偏激的认为之前由鹿晗关闭了的流量明星的大门,又被肖战打开了,这多少有点以偏概全了。肖战饰演张小凡还是付出了一定的努力的,尤其是最后小凡魔化后的演技,让观众们多少有点惊艳的感觉。但是毕竟年少经验浅,对于张小凡这一复杂人物的心理把握和诠释,对于肖战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除了肖战,李沁、孟美岐、唐艺昕等女主的表演,也不是很在线,孟美岐作为火箭少女101出道,本来就没有一点表演经验,加上配音不理想,完全没有表现出碧瑶可爱灵动的活泼气质。人人都说李沁很美,出演陆雪琪很合适,但小编怎么看以李沁的美貌还不足以适合陆雪琪这种角色,在我的心目中,如陆雪琪这般人物,只有像饰演小龙女时期的刘亦菲这样的气质美人才能配的起。

唐艺昕之前出演过电视剧《青云志》里的田灵儿,所以此次再次出演田灵儿,理应驾轻就熟,表演起来更加得心应手才是,但不知是配音还是造型还是其他问题,总感觉影版田灵儿还不如她在电视剧里田灵儿的表现。

而其他一众老戏骨,感觉更像各种路人,连基本的台词都没有多少,这也限制了他们演技的发挥。特效制作

作为仙侠电影,特效场面肯定是一大看点。

程小东以气势磅礴的动作设计,震撼的视觉效果著称,是香港电影黄金时代动作导演的一面旗帜,其执导的《倩女幽魂》、《笑傲江湖Ⅱ东方不败》、《新龙门客栈》以及担任动作执导的《少林足球》、《英雄》等经典影片,其动作特效场面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因为导演是程小东,所以我对此次电影版《诛仙》还是很有期待的,但是结果,程导还是让我失望了。

本片整体的动作戏,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假把式的特效。

原著中精彩绝伦的七脉会武基本沦为冷兵器的对杠,毫无半点修仙人士手捻成诀,御剑御物的气质。

在后面的大战中,众多青云弟子结成人肉风火轮去攻击鬼王宗大魔王,简直就是送便当。

更凄凉的是,魔教四大宗主,只出来一个鬼王,其他三人不见踪影,成了鬼王一人单挑七脉首座。最后的大战沦为光波特效大乱斗,说好的诛仙剑阵呢?前面出场溜一圈的神兽水麒麟又跑哪去了?

果然,《诛仙》的预告展示的动作戏成了全片最精彩的一刻。

《诛仙》全书有120万字,堪比《天龙八部》,煌煌巨著,要改编成影视剧,可以说是非常考验编剧的功力。其实,我认为《诛仙》改编成电视剧更好,毕竟电影的容量有限,但之前的《青云志》可以说改编的一塌糊涂,剧情改编是《青云志》最大的失败,但《青云志》在服饰造型、特效制作等方面还是要强过电影版《诛仙》的。

我们之前感叹华语武侠剧的没落,如今又要感慨仙侠剧的无奈,华语仙侠剧之前也不是没有出过经典,《仙剑奇侠传》就是其中的代表,放在当年而言,胡歌、刘亦菲、彭于晏等人哪个不也是流量明星?为什么十多年前能拍出经典仙侠剧,而如今演员选择性更多、硬件条件更好的情况下反倒拍不出好片呢?

《诛仙》小说的格局是非常大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是整部书的基调,小凡的人生经历了青云门——魔教——青云门,张小凡入魔教是情势所逼,经过十年的苦苦探索,最后还是回到了青云门,回到了正途,这是一种邪不压正的积极向上的人生经历。

但我们的影视改编者总是喜欢从中摘取片段,加以改编,没有从整体大局考虑,甚至为了迎合当下观众的口味,硬生生的把一部气势恢宏、邪不压正的正统仙侠故事给改编了成了N对CP谈恋爱的狗血言情剧。而节凑缓慢、剧情拖沓不仅是仙侠剧、武侠剧等更是整个大陆影视剧的一个弊病,在该快节奏的地方磨叽,在该浓墨重彩描绘的地方却略过。

对于这版《诛仙》电影,豆瓣上我给了5.7分。2分是《诛仙》这个故事IP基础,1分冲着程小东去的,2分算是整个剧组幕后人员以及演员的努力演出,0.7分给特效。至于最早给6分以上那些看过电影观众估计很大原因都是给了片中的肖战以及搞笑成分。

不知以后还有没有《诛仙2》《诛仙3》。。。。总之,希望中国电影人都能以一种真诚敬畏的态度拍电影,不要糊弄观众,只有这样,才能出现真正经典的《诛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