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Stadia承諾雲遊戲永不下線 你信嗎?

在今天的數字分發,乃至明日的雲遊戲服務模型下,一直有一個問題亟待解答,我買的遊戲究竟是不是“屬於”我的遊戲,我想玩隨時都能打開玩?而如果再往前看一下,在網絡遊戲的服務模型中,運營方的關服其實就意味着沒得玩。Google Stadia看來還不能給這個問題給出清晰的解答,但是它至少還是敢作出承諾。

Google Stadia承諾雲遊戲永不下線 你信嗎?

在昨天更新的Stadia FAQ中,Google特別提到了遊戲所有權的問題,稱“自用戶購買遊戲起,用戶便擁有遊玩的權利,哪怕遊戲因爲某種原因已經不再提供購買(也就是從Stadia下架),他們也能繼續遊玩。除非遇到某些不可預計的情況,Stadia都會以保證用戶此前購買的遊戲能時刻保持可玩狀態爲目標。”

Google Stadia承諾雲遊戲永不下線 你信嗎?

其實Google這番表述,針對意圖還是要應付被EPIC帶起來的轉坑節奏,在現在的遊戲分發平臺爭奪戰裏,已經有像《地鐵:離鄉》這樣的案例出現,導致在Steam上預購遊戲的人遭遇了一番可能被強行退款的風險。像現在Google這麼表示,其實就是在爲將來和其他雲遊戲平臺爭奪發行商時可能出現的獨佔狀況打預防針。

如果是像《命運2》這一類刷槍MMORPG,則又會是另一種問題形式,假如Google最後和Bungie的合作中止,那Stadia的用戶們還能不能繼續玩《命運2》,甚至是內容也能及時更新?想想這都會屬於“不可預計”的那部分情況。

Google Stadia承諾雲遊戲永不下線 你信嗎?

說到底,購買遊戲所得的“所有權”,本質還是看遊戲本身是作爲一件數字商品,還是一項訂購服務而存在的。在過去數字分發還沒有成爲主流,大家還在使用實體光盤的時候,答案顯而易見;而現在這個“所有權”的邊界已經模糊,看上去似乎是分發平臺在替我們“保管”自己購買的遊戲,如果自己本地沒存,可以靠自己的用戶憑證從CDN上下回來。

Google Stadia承諾雲遊戲永不下線 你信嗎?

在進入雲遊戲+訂閱制時代之後,遊戲“所有權”的意義會被進一步稀釋,因爲在這種模式下游戲本身已經等同於提供服務,一旦服務到期,或者是服務提供方因爲自身原因決定不再提供服務,那玩家也就無法再繼續玩自己購買的遊戲(服務)了——因爲在雲遊戲的模型裏,端是隻需要一個網頁瀏覽器就能進行遊戲的,所有遊戲數據都在雲遊戲服務器上,網絡一斷,或者服務商停擺,遊戲也就得中斷了。

Google Stadia承諾雲遊戲永不下線 你信嗎?

行業曾經嘗試過在線DRM反盜版,但最後因爲給玩家帶來太多麻煩而不了了之,最後形成了現在這種分發平臺賬戶記賬的形式。分發平臺帶來的隨手一鍵下載安裝,存檔雲同步的新便利戰勝了我們的舊習慣;而云遊戲能帶給我們什麼新體驗,能讓我們心甘情願放棄對遊戲的“所有權”?僅僅靠一個免安裝,似乎對我們這些在乎遊戲品質的人並沒有什麼說服力。

普通人的確並不如硬核玩家要求那麼苛刻,他們只要能隨時隨地玩到自己想玩的遊戲就滿足了。不過在隨時這件事上,信Google說永不下線,其實跟信那些說永不停服的網遊運營商是一個性質。遊戲要作爲一項服務,得有服務的雙方同時在線才能成立,服務方承諾自己永不下線……嗯,看看就好。

Google Stadia承諾雲遊戲永不下線 你信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