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徐珂在民國初年出版的《清稗類鈔》,有一個關於潮州茶癡的故事,標題叫《富翁嗜工夫茶》。

原文曰:“潮州某富翁好茶尤甚,一日,有丐至,倚門立,睨翁而言曰:“聞君家茶甚精,能見賜一杯否?”富翁哂曰:“汝乞兒,亦解此乎?”丐曰:“我曩亦富人,以茶破家。今妻孥猶在,賴行乞自活。”富人因斟茶與之。丐飲竟,曰:“茶固佳矣,惜未極醇厚,蓋壺太新故也。

吾有一壺,昔所常用。今每出必攜,雖凍餒,未嘗舍。”索觀之,洵精色,色黝然。啓蓋,則香氣清冽,不覺愛慕。假以煎茶,味果清醇,迥異於常,因欲購之。丐曰:“吾不能全售。此壺實會晤三千金,今當售蘭與君。君與吾一千五百金,取以佈置家事,即可時至君齋,與君啜茗清談,共享此壺,如何?”富翁欣然諾。

丐取金歸,自後果日至其家,烹茶對坐,若故交焉。”


「潮語講古」潮州人爲什麼嗜茶如命?


譯文如下:

古時潮州有一位富翁很喜歡食工夫茶。一天,有位乞丐在門外向他討茶喝。富翁覺得好笑,說:“你身爲乞丐,也懂茶嗎?”

乞丐說:“我以前也是富人,因食茶才破家的。”富翁於是泡了一杯茶給他,乞丐飲後說:“茶是不錯,但味未醇厚,這是茶壺太新造成的。我有一個好壺,以前常用,現在仍隨身帶着,雖然飢寒交迫,仍然捨不得割愛。”

富翁讓他拿出來看,但見茶壺做工精細,色澤黝黑,揭開蓋則有清冽香氣溢出。富翁愛不釋手,用來泡茶,果然茶味清醇,大異平常,於是想跟乞丐購買。

乞丐說:“可以,但不能整個壺都賣給你。這個壺實際值3000金,我賣一半給你,你給我1500金,我回去安置好妻兒。今後有空還可過來與你食茶清談,共同享用此壺。怎麼樣?”富翁欣然同意,乞丐取金而去。

以後果然每日都到富翁家,品茶談天,就像多年的老朋友一樣。

「潮語講古」潮州人爲什麼嗜茶如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