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疆退耕還林工程推進19年成效顯著 170萬農民受益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自治區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建設推進會上獲悉,通過大力實施退耕還林工程,新疆在增加森林資源總量、改善生態環境、推動林果業發展、支持脫貧攻堅四方面取得明顯成效。數據顯示,退耕還林工程使新疆森林覆蓋率增加了0.7個百分點,全區170萬農民受益。


據瞭解,新疆自然條件惡劣,氣候乾旱少雨,生態環境脆弱,是我國荒漠化和沙化面積最大、分佈最廣、危害最嚴重的省區。第五次荒漠化沙化監測結果顯示,全區沙化土地面積74.71萬平方公里,佔全疆國土總面積的44.87%,土地沙化已影響到人們的生產、生活。

2000年,新疆啓動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到今年已19年。退耕還林工程分爲兩個階段,即:2000-2013年實施的前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和2015年開始實施的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截至2018年,國家累計下達新疆退耕還林建設任務1761.83萬畝,其中前一輪退耕還林1358.7萬畝建設任務全面完成,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國家安排建設任務403.12萬畝,正在積極有序推進。

自治區林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通過實施退耕還林工程,新疆取得明顯成效,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有效增加了森林資源總量。全區森林覆蓋率由工程實施之初的1.92%,提高到現在的4.87%,僅退耕還林工程,就使全區森林覆蓋率增加了0.7個百分點。二是有效改善了生態環境。退耕還林工程建設重點佈局在風沙、鹽鹼危害嚴重,生態重要區域,通過與“三北”防護林等林業重點工程同步建設,人工造林面積大幅度增加,初步構建起以森林爲主體,喬灌草相結合的國土生態安全體系。三是推動林果業發展。各地將退耕還林與林果業發展結合,促進了農民增收。特別是南疆地區,依託749.17萬畝退耕還林建設任務,帶動形成了環塔里木盆地1200萬畝特色林果業基地,實現了改善生態、促進發展、增收致富。四是支持了脫貧攻堅。據統計,退耕還林工程實施以來,全區受益農民已達42.36萬戶、170萬人。截至2018年,國家累計投入新疆退耕還林工程建設資金128.6億元,農戶直接獲得的補助達到94億元,戶均2萬元、人均5000元。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使一大批貧困戶擺脫了貧困。

通過實施退耕還林,停止沙化貧瘠土地的開墾和耕作,不僅有效遏制耕地、林地和草場的退化,還抑制了沙化進程,防止水土流失,涵養水源,對新疆工業、農業、人居環境、交通運輸等區域環境、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目前,新疆正在全力推進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項目建設,完成好國家下達的指令性建設任務,爲爭當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築牢西北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作出積極的貢獻。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