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圖5:唐朝與渤海國侍衛服飾比較。從女真人服飾亦可看出渤海人的服飾及其生活習俗。

渤海國服飾的淵源及其特點

楊榮斌

摘 要:建立渤海國的主體民族粟末靺鞨族,是居住在我國東北地區古老民族肅慎族的後裔,有四千多年的歷史,過着漁獵生產爲主的原始社會生活。由於長期生產生活的需要,逐漸形成了同漁、獵生產相適應的民族服飾,史稱“胡服”或“褲褶服”。渤海建國後,爲順應政治生活需要,從渤海國王、大臣、普通官員、軍隊及侍從衛士等全部引進了唐服。渤海傳統服飾從此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一直延續了二百多年,直到渤海國滅亡。

關鍵詞:渤海國;服飾;粟末靺鞨族

渤海國是唐代東北地區以粟末靺鞨族爲主體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權。在長達200多年的時間裏,渤海國在盛唐文明的影響下,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進步、國運昌盛,被譽爲“海東盛國”。由於歷史的原因,有關渤海國的服飾資料極其稀少,這給渤海國服飾研究帶來了很大難度。幸好史料中的一些女真人(靺鞨族後裔)的服飾記載以及日本、高句麗的相關資料可資比較,特別是近年來渤海故地出土大量的文物,給研究工作提供了鮮活有力的證據。筆者依據這些資料,加以綜合比較考證,提出粗淺看法。

一、渤海國服飾的淵源

創建渤海國的靺鞨族,是我國東北地區最古老的民族。先秦時期叫肅慎。據《竹書紀年》載:“帝舜有虞氏二十五年(公元前2155年——《黑龍江編年》),息慎(即肅慎)氏來朝,貢弓矢。”肅慎頭領到中原去穿的是什麼衣服,雖然文獻上沒有直接記載,但有關肅慎人的考古資料卻給我們提供了可以信賴的依據。居住在黑龍江流域的肅慎人早在七千多年前就開始使用骨針、骨錐、陶紡輪等紡織縫紉工具。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鏡泊湖畔鶯歌嶺以及松花江中游吉林市附近的西團山、猴石山等肅慎人的遺址,出土了骨針、麻布和碧玉管、白石管、玉墜等裝飾物。可以看出,三四千年前的肅慎人,就掌握了紡織、縫紉技術,併產生了原始的審美觀念。《新唐書·北狄傳》曾這樣描述肅慎人:“人皆編髮、綴野豕牙、插雉尾爲冠飾。”據此,我們可以說,肅慎首領向帝舜進獻禮品(弓矢)時,至少穿的是麻布衣服。這同史料中“黃帝始去皮服布”的記載相符。也說明當時東北人與黃河流域的中原人進化程度比較相近。還可以看出,當時人們的生活習俗——男人配戴野豬牙和青銅裝飾品,女人系白石管制成的項鍊。他(她)們的頭髮是編起來的。

肅慎在漢魏晉時被稱爲挹婁。挹婁人“好養豕,食其肉,衣其皮。冬以豕膏塗身,以御風寒。夏則裸袒,以尺布蔽其前後”。並能“績豬毛以爲布”或“績貂毛以爲布”。麻布衣服已是較爲常見的服裝。由此可以看出,距今二千年左右的挹婁人,其服飾已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出現了經過粗加工而製成的豬皮衣裙,麻布衣服繼續服用。二是將豬毛或貂鼠毛經細加工績成毛布再縫製成比較精細的毛布衣服。三是還保留編髮以及冬季以豬油膏塗身禦寒的習俗。

南北朝時,挹婁人被稱爲勿吉。據《魏書·勿吉傳》記載:“婦人則布裙,男子豬犬皮裘。”這是靺鞨先人婦女穿“布裙”的最早記載。“裘”爲毛皮製成的衣服。這說明,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勿吉人已擺脫了穿粗加工毛皮衣裙的時期,進入了穿用較精製的“毛料與裘皮”衣服的階段。

隋唐之際,勿吉人被稱爲靺鞨。從隋初到渤海建國,前後百多年的時間裏, 靺鞨人與中原人交往逐漸增多,文化的滲透、服飾的融合,使靺鞨人的服飾發生了很大變化。靺鞨族的服飾與中原人的服飾已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至少在中原人的眼中,靺鞨族沒有“奇裝異服”的感覺。隋唐之際在靺鞨人居住地發現的遺物,證實了靺鞨人生活習俗的豐富和服飾文化的發展。公元4—5世紀的黑水靺鞨故地出土了鐲、耳環和青銅、玉髓、珠母(珍珠貝)珠串成的項鍊等裝飾用品, 耳環製作更趨複雜,項鍊的質料更趨貴重。(見圖1)

渤海國服飾的淵源及其特點


圖1 黑水靺鞨墓地出土的裝飾品

靺鞨族經過幾千年的發展進化,已經逐步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傳統民族服飾及生活習俗,可以概括爲以下四點:(1)髮式:人皆編髮,男人頭插虎豹尾或雉尾以示英武;(2)首飾:戴耳環,材料由鐵、銅製發展到金、銀製,戴項鍊,材料由骨、角、貝殼發展到青銅、玉石、珍珠貝;(3)服裝面料:由粗、細麻布及革裘皮等製成;(4)服裝形制:有上衣、下褲,褲腿較肥,足穿革靴,爲便於行走,有時將褲腳籠在靴筒內。

二、渤海國服飾的特點

首先是時代性。渤海國的建立,是靺鞨族從部落式管理向實行國家制度管理的一個質的飛躍,也大大加快了文明程度的發展。渤海國的創建者大祚榮,利用契丹與唐矛盾的時機,於公元698年建立了“震國”。七年之後(公元705年)即派遣次子大門藝入唐宿衛朝廷,表示臣服於唐。公元713年,唐派鴻臚卿崔忻到震國冊封大祚榮爲左驍衛員外大將軍、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震國從此改稱渤海,並正式確立與唐朝的藩屬關係,成爲唐朝隸屬下的一個邊州府郡——忽汗州和渤海都督府。這是古老的靺鞨族政治生活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從此,渤海國內部就出現了受唐統屬並直接受其影響的官宦階層和仍然保持靺鞨傳統文化的土著民衆兩個文化羣體。其官宦階層面臨的第一個實際問題,就是“着裝”問題。按照唐朝慣例,崔忻到渤海冊封時,肯定帶來了唐玄宗賜給大祚榮的官服。從此,大祚榮及其繼承者,就把“悅中國(中原)風俗,請被冠帶”當作與宗主國唐王朝保持政治上一致的一件大事。從國王、官員一直到仕宦侍衛人員一律着唐裝。《新唐書·渤海傳》也記載了這個歷史性變化,其文武官服“大抵憲像中國(唐朝)”。這個史實還可以從日本相關史料中得到證實,“在訪日的渤海使節中,官員着唐服,首領和船員穿靺鞨的傳統服裝”。另據日本《延喜式》卷48“若蕃客入朝之日著寮緋紫袍,佩紫金魚袋” 的記載,可知渤海聘日大使有服緋紫袍者,按唐服制度規定,服緋紫袍、佩紫金魚袋者爲四品之官。查渤海遣日使節以四品官居多。可見,渤海官服是嚴格遵循唐制的。

渤海官員不但着唐服,而且還隨着唐服的改制而變化。日本金澤大學圖書館藏《本朝三代實錄繪詞》中,有一幅《渤海使遊宴圖》(見圖2),圖中畫的是公元895年6月15日,日本參議左大弁,著名詩人菅原道真在鴻臚館宴請渤海第32次聘日使裴頲一行,邊飲酒邊賦詩唱合的情景。圖中共有七人,從圖中人物動勢看,疑似渤海使爲四人,日本陪客使爲三人,其中兩人作行走忙碌狀。渤海四人身着淺顏色,交領開衿衫,腰繫革帶,長褲。只是四人所戴幞頭形制各有不同。有兩人幞頭頂較高,另兩人較低。據查,唐朝從文宗五年(公元845年)以後,也有幞頭頂高、矮兩種形制。

渤海國服飾的淵源及其特點


圖2 渤海使遊宴圖

渤海除官員着唐裝以外,官府侍從人員也一律着唐裝。1980年在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龍縣龍海鄉龍頭山上,出土了渤海第三代國王大欽茂之女貞孝公主墓壁畫。畫中所繪八個侍女服飾同西安唐墓壁畫中侍女服飾完全一致(見圖3)。圖中八名侍女頭戴軟角幞頭,着紅、青、黃、紫、白、赭圓領缺袴長衫,腰束革帶,足穿革靴或麻鞋。

渤海國服飾的淵源及其特點


圖3:貞孝公主墓壁畫人物

全面引進唐朝官服的同時,也引進了唐朝軍戎侍衛服飾。渤海兵器中原沒有盔甲,後從唐朝引進少量盔甲服。1964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渤海上京遺址經過大規模清理,只出土甲片62件,形制同唐朝甲片相近似。出土文物中還證實了渤海侍衛服飾與唐朝侍衛服飾的因襲關係。圖4是唐朝甲片與渤海甲片比較。圖5是唐李賢墓與渤海貞孝公主墓壁畫侍衛服飾比較。

其次是傳承性。靺鞨人在數千年的生產生活中,形成了一套既有利於生產又適應環境、方便生活的具有鮮明特色的民族服飾。筆者認爲,渤海傳統民族服飾即是“胡服”之一種。此說可以從史料中得到證實。

渤海國服飾的淵源及其特點


圖4:唐朝與渤海鐵甲比較

渤海國服飾的淵源及其特點


圖5:唐朝與渤海國侍衛服飾比較

戰國時期,曾發生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事情。公元前306年(趙武19年)前後,趙武靈王在連年征戰中,深感中國傳統的繁瑣笨重的戰服,嚴重影響了戰鬥力的發揮,於是決定改變服制,引進胡服,結果獲得巨大的成功,最終成爲戰國七雄之一。

趙國地處今河北和山西兩省南部地區,北臨燕國。而當時的“胡”,指的是除中原地區以外的西部和東北部少數民族居住地區的居民。戰國時期東北大片白山黑水之間正居住着渤海先民肅慎人。肅慎族自古以來就是以善騎射著稱中原的。商末周初,肅慎就向周武王朝貢過“楛矢石砮”。挹婁“鏃皆施毒、射人皆入目,人中即死”。勿吉人,“造毒藥縛箭鏃,射禽獸,中者便死”。另據《舊唐書·輿服志》所記“北朝則雜以戎夷之制”,而三國時,中原就把靺鞨(勿吉)人稱爲“東夷”。可見,趙武靈王所引進的胡服,就是肅慎之服。

渤海國服飾的淵源及其特點


圖6: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覆原圖

肅慎人的“胡服”,從本民族歷史資料中,僅知道下身穿肥腿褲,着革靴,具體的形制我們可以從趙武靈王引進的服飾樣式和文物考古資料中得到佐證。

據《事物原會》引《輿服雜事》載:“趙武靈王有褲褶之服。”何謂褲褶之服?即衣之在上者,左衽、窄袖。《急就篇》載:“褶爲重衣之最在上者也,其形若袍……。一曰左衽之袍也。”左衽的衣式是靺鞨等北方少數民族衣飾的特點,漢族則爲右衽。和這些服飾相配套,同時引進的還有靴、腰帶和帽等。靴是北方民族最先穿着的,便於涉水、登山和乘騎。漢字原本沒有“靴”字。《釋名》載:“古有舄履而無靴,靴字不見於經,至趙武靈王始服。”腰帶爲革制,爲方便馬上奔馳,既可束身輕裝,又能將隨身應用之物附帶身邊,掛於革帶之上。

有關渤海服飾記載最早的文獻是《遼史·儀衛志》,其中記有遼主所部的兵有皮室軍三萬人,皆爲精兵,作髡髮左衽。及其所部的渤海步騎亦髡髮左衽。

文獻中記載,唯一見到穿渤海國傳統民族服飾的是宋朝宰相宋琪。《宋史·宋琪傳》載:“有渤海首領大舍利髙模翰步騎萬餘人,並髡髮左衽。”高模翰原爲渤海武將,善騎射。渤海滅亡後奔高麗,又事契丹,後受遼太祖之命應後晉石敬塘之邀出兵伐晉末帝,屢立戰功。宋琪所描述的渤海人服飾、髮式是真實可信的。

圖7是遼寧營城子出土的漢代畫像磚,畫中人物上衣爲左衽式,短衣、窄袖、下着窄腿褲。遼寧北部漢朝時居住肅慎人,故可視爲遼寧營城子出土漢代畫像磚肅慎——挹婁人之服。

渤海國服飾的淵源及其特點


圖7:遼寧營城子出土漢代畫像磚

圖8選自《世界美術全集》第七集的中國部分。爲高句麗雙楹豕人物圖。高句麗先於渤海立國。公元668年被唐與新羅聯軍攻滅。公元698年渤海國建立之後,高句麗故地是其所轄領土之一部,高句麗遺民則成了渤海臣民。此圖所繪年代爲北朝時期,爲靺鞨先民勿吉。勿吉人與高句麗相互混居,兩族文化互相交流滲透是必然的現象。圖中人物服左衽窄袖短袍衫、革帶、長褲、頭戴小冠,插兩根或多根雉尾。與史料中勿吉人“頭插虎豹尾或雉尾以爲飾”的記載相符。故可作勿吉人服飾參考。另據《吉林省文物志》記載:1984年6月在吉林龍井市德新鄉仲坪渤海廟址出土了三尊石佛像,身著“左衽”袈裟。

渤海國服飾的淵源及其特點


圖8:高句麗雙楹豕人物圖

女真是靺鞨族的一支後裔,與靺鞨同宗同源,有着共同的生活習俗,服飾亦大同小異。女真人於12世紀初在渤海故地建立了金國,後拓展到黃河流域。女真人文物資料比渤海豐富得多。從女真人服飾亦可看出渤海人的服飾及其生活習俗。女真人服左衽緊身窄袖至膝袍衫,束帶,着尖頭靴。宋代周必大《二老堂詩話》:“陳益爲奉使金國,屬官過滹沱(河)光武廟,見塑像左衽。”嶽柯在《桯史》中也說,至漣水、泗州(泗縣),都見到塑像刻像皆作“左衽”,並說“此制蓋金人爲之”。至今在山西平遙的雙林寺猶能見到這種“左衽”的塑像。女真人髮式爲剃頂發留顱後發,編兩辮垂肩,系以有色線,髡髮與契丹族有明顯不同,同史料中髮式“與契丹異”的記載相吻合。耳載金銀耳環。《大金國志》記:“金俗好衣白,辮髮垂肩,與契丹異。垂金環、留臚後發,富人用珠金飾,婦人辮髮盤髻。”

圖9爲河南焦作墓出土“印金提花長袍”實物。左衽,緊身窄袖,是典型的女真上衣形制。

渤海國服飾的淵源及其特點


圖9:河南金墓出土“印金提花長袍”

圖10爲金代畫家張瑀所畫的漢代故事,但人物服飾、髮式皆爲女真習俗。身穿緊身窄袖毛皮長袍,頭頂髡髮、臚後留髮編成兩辮,足着尖頭靴。

渤海國服飾的淵源及其特點


圖10:(金)張瑀《文姬歸漢圖》局部

以上,可以看出從肅慎開始,經歷挹婁、勿吉、靺鞨,一直到女真人的服飾是一脈相承的。

第三是地域性。地域性的主要標誌,是渤海以穿毛、皮衣服爲主,以布和麻製衣服爲輔。渤海國地處北緯40—50度之間的高寒地區,春夏時間短,秋冬時間長,最冷時可達零下40度左右。全國地形爲南北長、東西窄,自然環境差別很大。因而各種質料的毛皮衣服多耐寒實用、豐富多彩。只是根據人的社會地位、經濟條件不同,明顯看出衣服的質量和檔次。現在有史可查的是渤海上層人物皮裘衣服給日本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據《大日本史·重明親王傳》載:公元919年5月12日,在日本豐樂殿宴會上,列席的渤海使節裴璆身着八層黑貂皮裘衣,令同席的重明親王十分驚訝。

隨着歷史的發展,靺鞨人的服飾習慣一直延續到女真人仍然存在。據記載,女真人衣服材料和製作仍有很大差別。富者春夏穿絲麻,間或用細布製作的衣服,秋冬則穿用貂皮、青鼠、狐貉、羔皮製作的衣服,而貧者只能以牛馬、豬犬、獐、麋皮爲主。

總之,渤海建國後改變了幾千年清一色民族服飾的傳統,出現了唐官服與靺鞨傳統民族服並存的局面。這個歷史性的變化,是從公元713年開始的。從此以後,唐服與胡服並存,構成了渤海服飾文化的主要內容。

服飾文化是一個時代文明的標誌之一,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徵和時代特點。但縱觀人類歷史,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個歷史時期的服飾都不是千篇一律的。在總趨勢大體相近的情況下,多樣化、個性化是服飾文化的一個特點。所謂穿衣戴帽,各好一套,說的就是人們對服飾多樣化、個性化的追求。另外,渤海國地域遼闊,漢族、高句麗、契丹、靺鞨等族混居,服裝也互相產生影響和滲透,加之人們的文化修養、愛好、地域等方面差異,必然會在服飾文化上有所反映,這就形成了更加豐富的多彩人生。

參考文獻:

[1] 朱國忱,魏國忠.渤海史稿[J] .黑龍江文物編輯室,1984.

[2] [俄] 克魯沙諾夫.蘇聯遠東史·渤海時期的濱海地區[M] .成於衆譯.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1993.

[3] 王承禮.渤海簡史[M] .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

[4] 周錫保.中國古代服飾史[M] .中國戲劇出版社,1984.

[5] [日] 上田雄.渤海使的研究[J] .2002

[6]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六頂山與渤海鎮[M] .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7.

[7] 金毓黼.渤海國志長篇[M] .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5.

[8] 楊保隆.渤海史入門[M] .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

[9] 黃輝.中國古代人物服飾與畫法[M] .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

[10] 吉林省文物志[M] .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

[11] 黑龍江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黑龍江省志·文物志[M] .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4.

中國分類號:TS941.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3-5706(2019)02-0111-05

作者:楊榮斌,曾任寧安市文化局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兼文聯主席、黑龍江省渤海上京遺址博物館館長。

原文刊載《特區實踐與理論》2019年第2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