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沒有提到「四行倉庫保衛戰中,杜月笙送電話交換機給張晉元」這件事,只提到「杜月笙請章太炎寫《高橋杜氏祠堂記》」。所以,在淞滬會戰中,最有可能是杜月笙在勞軍的時候,將電話交換機給張治中軍部,而不是冒着槍林彈雨送到謝晉元和八佰壯士所守衛的四行倉庫。

今天,偶然看到頭條用戶【奧卡姆剃刀】發了一個「果粉翻車」的微頭條(這裏的「果粉」表示「民國粉」)。

原來央視《中國味道》節目的顧問董克平發微博雲:

在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中,杜月笙捐獻電話機,並冒這槍林彈雨給堅守倉庫的謝晉元及八佰壯士:

歷史真相官:也論「果粉翻車」案
歷史真相官:也論「果粉翻車」案
陳存仁在《銀元時代的生活》一書中曾經記錄過“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時的一件事。
當時上海各界用不同方式支持謝晉元部,杜月笙問謝晉元需要什麼,謝說因爲軍事原因,需要一部電話交換機。杜月笙二話沒說,把自己銀行剛剛進口的一部電話交換機拆下來,費盡艱辛送到了被日軍重重包圍的四行倉庫。
書中還記錄了當年上海市民對謝晉元部的各種支持聲援行動。和我在課本上看到的根本不一樣,有些是根本就不可能出現在課本上的。
正是這些細節上的東西,讓我對課堂上講的那些歷史產生了懷疑,這樣的細節多了,就有了我們學到的歷史基本上是由謊言構成的感受,那一刻,真的很難受。顯然,這樣的情形仍在繼續。

作爲通訊專家的【奧卡姆剃刀】和【共青團中央】在微博下也表示質疑,當時的電話交換機無比龐大,槍林彈雨的情況下,杜月笙是怎麼運進去的呢?

歷史真相官:也論「果粉翻車」案
歷史真相官:也論「果粉翻車」案

通信專業的事情,我沒有相應的知識儲備,沒有能力置喙。

但是,董克平指出信息源來自【陳存仁所著《銀元時代的生活》】,我們完全可以覈實,並進行信息追溯,考證其可靠性:

歷史真相官:也論「果粉翻車」案

我有這本書的電子版,其實叫《銀元時代的生活史》(2000, 上海人民出版社):

歷史真相官:也論「果粉翻車」案

我從頭看到尾,反覆的擼了幾遍,都沒有看到董克平所說的:「杜月笙送電話交換機到了被日軍重重包圍的四行倉庫」。

全書提到杜月笙的只有一個地方。

因爲作者陳存仁與章太炎有「師生關係」,他在書中第三章【鬻書生涯 清貧拮据】提到杜月笙請章太炎寫《高橋杜氏祠堂記》【注1】:

歷史真相官:也論「果粉翻車」案
歷史真相官:也論「果粉翻車」案

章太炎寫《高橋杜氏祠堂記》,注1,頁63

由於我看的書影掃描版,無法進關鍵字檢索,我不放心,怕有所遺漏。

於是,我在網易雲閱讀電子版《銀元時代的生活史》(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中檢索,結果是一樣:

沒有提到「四行倉庫保衛戰中,杜月笙送電話交換機給張晉元」這件事,只提到「杜月笙請章太炎寫《高橋杜氏祠堂記》」。【注2】

歷史真相官:也論「果粉翻車」案
歷史真相官:也論「果粉翻車」案

我注意到有些網絡自媒體文章,除了淞滬會戰的大背景一樣,完全是另一種說法:

  • 杜月笙不惜重金買電話交換機送給張治中:
  • 杜月笙組織上海里弄大媽烙餅20萬張送給張晉元:
歷史真相官:也論「果粉翻車」案
歷史真相官:也論「果粉翻車」案
歷史真相官:也論「果粉翻車」案

但是這篇自媒體文章也沒有給一個出處,我也不知道相信還是不相信。

我查了一下,在兩個版本的杜月笙傳記中,《杜月笙全傳》、《杜月笙傳》都有杜月笙送給張治中「1部電話總機,10局部機,4部機器腳踏車」的情節,但是好像沒有提到「送20萬張烙餅」的事情,同時有記載杜月笙贈送物資給張發奎。

《杜月笙全傳》的記載是:由於市場緊缺,杜月笙準備將中匯銀行(他自己開的銀行)的電話總機給拆下來,後來,花高價買到西門子公司電話總機,送給了張治中。

歷史真相官:也論「果粉翻車」案
歷史真相官:也論「果粉翻車」案
歷史真相官:也論「果粉翻車」案
歷史真相官:也論「果粉翻車」案

注3

從《杜月笙全傳》的記載來看,杜月笙的得意門生陸京士是這件事的親歷者。

在章君榖著、 陸京士所校訂的《杜月笙傳》中「軍中所需要啥捐啥」一文也記載了這個情節,和《杜月笙全傳》的記載差不多:

歷史真相官:也論「果粉翻車」案
歷史真相官:也論「果粉翻車」案
歷史真相官:也論「果粉翻車」案
歷史真相官:也論「果粉翻車」案
歷史真相官:也論「果粉翻車」案

注4

綜上可見,《銀元時代的生活史》這本書並沒有記載「杜月笙將電話機送到四平倉庫」。

董克平可能是信口開河或者記憶錯誤,也沒有進行覈實。

由於我對民國史不是很熟悉,杜月笙傳記也非很堅實的一手歷史文獻,我不敢言之鑿鑿的下判斷。但我認爲:

抗戰中杜月笙慷慨解囊,認購國債,捐獻物資,慰勞軍隊在歷史上卻有其事【注5】。

加上《杜月笙傳》有杜的得意門生陸京士校訂。

所以,杜月笙送電話交換機給張治中指揮部這個事件還是有一定可信度。

淞滬會戰中,張治中的第五軍軍部在上海劉行鎮,蔣光鼐的十九陸軍軍部在上海真如鎮【注6】。

作爲指揮中樞的「軍部」,肯定不是在第一前線,因此,不管電話交換機尺寸有多大,杜月笙不必冒着槍林彈雨都可以送到。

(當然,我沒有通訊專業的學術背景,我不知道30年代電話交換機尺寸有多大,軍用和民用是不是都一樣,我假設當時電話機確實很大。)

至於,「杜月笙送20萬張烙餅到四行倉庫」,聽起來好像有點不大可靠,但是我也沒有考證,也與本文無關,我也就不妄下判斷了。


結論

所以,在淞滬會戰中,最有可能是杜月笙在勞軍的時候,將電話交換機給張治中軍部,而不是冒着槍林彈雨送到謝晉元和八佰壯士所守衛的四行倉庫。

董顧問可能就是信口開河,發了個感慨,犯這個錯很正常,你我可能都會疏漏、犯這個錯誤。

但董顧問真的別動不動「謊言、假歷史」,今天,研究抗戰歷史,真的完全沒有禁區,相關的論文、專著一大堆,不要以爲知道一點稍微「非主流」的東西,就是「衆人皆醉我獨醒」。

我不知道董克平說的「課本」是哪一個課本,「謊言」指的是什麼,我完全沒有看到什麼「謊言」。

「四行倉庫保衛戰」和「謝晉元」,不管國共那一邊,都是正面讚揚的。

我個人認爲:歷史是一個多面體,我們可以有不同的觀察角度,我們每個人也都可以有自己的「價值判斷」。

所以,無論什麼粉,我們可以不認可別人的意見,即便疏忽大意犯錯誤,也真的沒什麼。

但是,千萬慎用「價值觀」做非此即彼的簡單判斷,將一切不同於自己的意見貶低爲「謊言、假歷史」,以爲自己是「真理在握」。

要指責別人是全盤是「謊言」,要做嚴密考證分析,不是僅僅憑道聽途說就可以的。

我個人經驗是:這個世界真的很複雜,除非我在某個領域真的很在行,有長時間的研究、思考,否則,非常容易犯錯鬧笑話。

所以,我會相當謹慎,不會把話說死,永遠留有餘地,同時會考慮自己是錯的這種可能性。

我曾經看到有很多有名大學者,自信滿滿做跨行評論,卻犯下相當低級的錯誤。

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平庸的學渣,又能好到哪裏去?

------------------

參考文獻

  1. 陳存仁. (2000). 銀元時代生活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頁64
  2. 網易雲閱讀:陳存仁. (2007). 銀元時代生活史,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http://yuedu.163.com/book_reader/0ddf795a18f0430a91f8387117a19d54_4/a4dfe3f251b94f1289371f8294a4aff5_4
  3. 任中原(2012),杜月笙全傳,中國華僑出版社,頁324-325
  4. 章君榖. 陸京士訂(2011). 《杜月笙傳》.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章節:軍中所需要啥捐啥,裝甲汽車送張發奎
  5. 邵雍. (2000). 杜月笙與上海抗日救亡運動. 抗日戰爭研究(2), 118-134.
  6. 周建平. (2015). 兩度帶兵激戰淞滬的張治中. 世紀風采(11), 20-2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