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委托朋友搜集河北省某些村落的现在照片,出于对河北省战争历史研究的需要。

可能没有哪一个人,能够低看河北省在中共战争、建国年代以及和平建设时期的重要作用。就像歌曲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样,没有河北省也不会有新中国。

河北省对新中国的重要作用是近代历史的特殊条件所形成的。在明代历史朱棣皇帝定都北京以前,河北省在整个中国政治区划的历史作用中无足轻重。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在河南,殷商甲骨文化。以后被陕西周文化接了过去,逐步向山西、河北、山东发展,那时与河南毗邻的湖北还属于荒蛮之地呢。

最早引起人们注意的河北省重大历史事件,是战国时期的燕国伐齐和燕人拒秦,偏居一隅的燕国能有名将几乎灭掉齐国,第一次令人对燕国刮目相看。

但燕国动用刺客荆轲刺秦王以阻止燕国被灭亡,实际上是一场绝望之举,注定是不能成功的。即使一时刺秦王成功,秦二世会报复性的屠杀燕国百姓,带来更大的灾难。

比燕国出色的还有赵国,但赵国虽有“胡服骑射”、“将相和”这些历史典故,但大都出了抗战时期的晋察冀范围,虽然也隶属河北省境内的历史故事,显然不如燕国更受到注目。

西汉、东汉,河北均没有杰出表现,直到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沾了曹操打袁绍,远征辽东的光,那些河北的名人良将接连表现,在历史上留下美名。

“桃园三结义”发生在河北涿州,乱世当头,一个织席子、编草鞋的手工业者,和当地一个家里搞屠宰业的商贩拉上了关系,恰好又从山西来了一位推小车的脚夫,三个人合谋搞出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如果不是《三国演义》,中国人哪里会知道河北以燕人张飞、正定人赵云——常山赵子龙,徐晃、颜良、文丑、韩当、张颌、程普,曾涌现出了那么多的武夫良将,在东征西讨的军阀混战中出尽风头,也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

当然,《三国演义》中,有见识和没有见识的河北文人也有不少,其中有高人,也有乐于在权臣中挑唆进谗言的小人,我指的是实实在在的河北籍人,不是当时在河北的外省籍人,比如那位以年幼时让梨出名的孔融。

河北走下坡路,自晋代开始,那是一个以“南朝”为正统文化的时代,自晋末,唐、宋、元三朝,河北处在一个与诸多少数民族不断融合的历史年代,鲜卑、契丹、西夏、满、蒙,甚至西亚回族人的血液和基因,在河北深深扎下了根,形成为一个新型的农耕社会。

直到七百年过去,明朝大将徐达、常遇春收复失地,永乐年间,朱棣在北京称帝,河北再次以“大汉人”自居,与北边游牧民族的蒙古人形成对峙。满清代明,依旧定都北京,最大的好处,是消除了农耕社会与游牧民族之间的军事对峙,长城不再成为一种武装堡垒而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存在于今。

我前面提到的河北具有特殊的历史作用,就是在满清王朝形成的,作为京城的“君王侧”,河北,此时称为“直隶”,政治地位远高于湖广、两江、两广、云贵、四川、陕甘等诸多大省,由满清最受信任的大臣所兼任。

满清王朝垮台,北洋政府接替,中国社会从近代转型进入现代阶段。以后虽然中华民国首都定都南京,北京改为“北平特别市”,但北平、天津出自河北,并立足于河北省的地面上这个事实是改变不了的。

1935年的“何梅协定”,国民党中央政府被迫放弃在平津及华北的直接管辖权,历史上熟悉的一幕似乎再次重演。尤其大唐中期的“安史之乱”,北宋时期的“燕云十六州”或“幽云十六州”,成为以后北宋、南宋亡国的先兆。

我为什么要强调“燕云十六州”这一段历史?因为以后抗战期间的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其管辖区很大部分与“燕云十六州”的地理位置重合。

1937年的“七七芦沟桥事变”发生在北平,随着北平、天津的沦陷,这两个华北最大城市所在的河北首当其冲,也跟着沦陷。当时的中国没有一个省份像河北一样,全省动员起所有民众的抗日力量与日军对抗。

当时八路军成立的“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除了山西最东北的几个县,其余全都是河北的北部几十个县,因为以后察哈尔省、热河省的大部分都成为河北省的一个组成部分。抗战八年的河北省,爱国志士、武夫良将、文人秀才辈出,多得不可计数。

我一个老朋友王飞,晋察冀一分区老三团王栋的独子,最近我看到他同班同学历年同学会的老照片,其中基本上都不认识,只有几个晋察冀子弟有点印象。这几个晋察冀子弟都是清一色如假包换的河北人,——1949年初,一大批“晋察冀土共”,其中主要是河北人,蜂拥走进了华北最大的两个城市北平、天津。

这些“土共”,满身土得掉渣、满脑袋高粱花子,定居在大城市里,但旧习不改,给自己的孩子起名还保持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其名字都带有鲜明的“晋察冀历史地理特征”清晰可见。某一日如果国民党军卷土重来,一见其名便知是晋察冀共=军子弟,一拿一个准。

比如“马冀平”,很“河北”的一个名字,河北在连年战乱中得到了永久的和平。河北得到彻底和平是哪一年?1949年,其出生时间不问可知。其父“马上校”,一闻其名便知是晋察冀八路军中能征善战的一员骁将。

还比如“刘保生”,可以从名字推出是“保定”出生的,再查其哥哥,“刘淀生”,可以推出是“白洋淀”出生的。哥俩的名字揭示出其父亲是笃定的“晋察冀干部”,还可以揭示出其父亲从白洋淀向保定推进的“进步”历程。

为了证实这个推论的稳妥,我细查了一下,果然如此。

其父刘溥,1920年4月生,河北安新人。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入冀中行政干校学习。任冀中第四军分区三十大队民运干事。1940年任冀中第九军分区三十三团指导员,第九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干事。1945年任冀中第十军分区宣传科科长,中共霸县县委宣传部部长,中共冀中区十地委秘书长,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干部教育科副科长。建国后,任中共中央华北局宣传部理论教育处副处长。1951年任鞍山钢铁公司副总机械师、冷轧厂党委书记兼厂长。1964年任外交部苏联东欧司副司长。1965年任中国驻民主德国大使馆政务参赞。1972年任中国驻马耳他大使。1977年任中国驻墨西哥大使。1981年-1985年任中国驻利比里亚大使。

安新与熊县、霸县一样,是抗战时期冀中军区第十军分区的核心地区,也是今天“雄安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在平津日军眼皮子底下的抗日根据地,今天走高速路一个多小时就可到达。

从白洋淀、到保定,再到东北鞍山,最后到北京,再走出国门,这一条从晋察冀走向世界的“进步”行程,也揭示了共=产=党=军=队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很多年以前,我曾有幸到王飞、刘保生的外交部宿舍区的家里去拜访。当时他们两家住在同一栋楼、同一楼门,不过刘家在一楼、王家在二楼。他们两家知道他们在抗战年间都是战斗在晋察冀的老战友吗?有可能后来才知道,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像我这样喜欢刨根问底的历史研究者。

顺便提一句,上面这位的河北安新人刘氏的老乡,曾任北京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的吴炳洲老人,给过我一句教诲始终难忘。他说这些老河北的孩子,并不清楚自己父母在战争年代的那段历史,如果没有你的研究来点破这中间的那层“窗户纸”,这些后代将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老同学的父母在战争年代就在一起,浴血奋战了十来个年头。

中国之大,同名者甚多,你怎样确定同名者中哪一个是你要讲解的人物呢?

这就是要在确定的时间、确定的地点内来认定叫这个名字的某个人物。

搞历史研究,时间、地点、人物为三个最主要的要素,由此决定历史过程或历史事件、发生地、当事人或有关人。搞清楚这三层关系之间的历史联系,你的历史研究就有了更大的准确性。

历史学产生的最初目的,就是用口传的故事解决了你从哪里来的问题。了解自己的家世,了解自己所居区域的历史,了解自己周边那些熟人的历史,中国人最初产生历史学的目的不就是如此吗?

(转载自YANXIN的博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