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和睦家庭裏的孩子,每天都在上着生動的“心理健康課”,他們知道怎樣去處理壓力,怎樣去解決衝突,這些都是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觀察和學習來的。

作者:謝剛,美國加州弗裏蒙特市聯合校區學校心理學博士

文章轉載自微信公衆號“解放週末”。

1

沒有心理健康,成功形同虛設

1993年我開始攻讀心理學碩士時,很多人一聽到“心理學”,就直接聯繫到“心理疾病”。

現在,雖然大多數孩子都還沒有達到心理疾病的程度,但是沒有心理疾病,就等於擁有“心理健康”嗎?

世界衛生組織對“心理健康”的定義是“能夠處理生活中的壓力、發揮潛能、有效工作、爲社會做貢獻的狀態”。我第一次讀到這個定義,就在想:這不也是對成功的定義嗎?心理健康的狀態,蘊含着上進心、責任心、毅力、抗挫折能力、愛心等優良的品質和行爲習慣,而絕不僅僅是沒有心理疾病。更重要的是,沒有心理健康,成功形同虛設!

北京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副主任徐凱文曾經說,在北京大學一年級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中,有30.4%的學生厭惡學習,或者認爲學習沒有意義。還有40.4%的學生認爲人生沒有意義,其中最極端的就是放棄自己。

在心理諮詢工作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因爲孩子的心理健康原因來求助的家庭,問題可能不一樣,但相同的是,他們都至少來晚了3年,有的甚至晚了20年!孩子已經30歲出頭,纔來找我們解決問題,很多孩子無法處理生活中的任何壓力,不能正常工作,連父母都不尊重,更不用提爲社會做貢獻,這和“心理健康”的定義正好相反!等出現了這些情況再去幹預、治療,真的是爲時已晚。

影響孩子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兩方面,包括基因和環境。其中,基因佔40%~50%,另外的50%~60%則來自於環境。今天,我們重點來討論可以調整的環境因素。

2

心理健康的起跑線,是和睦的家庭

先從我自己的家庭講起吧。

我的弟弟和妹妹比我各小4歲和2歲,很遺憾,他們都有嚴重心理健康問題。他們都是在青少年末期發病,至今還需要別人照顧,沒法自己處理生活中的壓力,更別提發揮個人的潛力了。

總結他們心理疾病形成的原因,真是囊括了這幾十年來教育心理學的所有發現。

首先,他們成長過程中基本的心理需要沒被滿足。

孩子的第一個基本需要是“歸屬感”。和睦的家庭是孩子力量的源泉。

心理健康很重要的一個部分,是能夠“處理生活中的壓力”,這也是我們常說的情商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對和睦相處的夫妻,他們不但擁有良好的感情基礎,而且還會站在別人的角度想問題,寬容、耐心、會溝通,還會管理情緒。生活在和睦家庭裏的孩子,每天都在上着生動的“心理健康課”,他們知道怎樣去處理壓力,怎樣去解決衝突,這些都是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觀察和學習來的。

而我的父母是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逢年過節吵得更厲害。生活在父母關係不和的家庭裏,重複暴露在充滿矛盾、要求總不一致的環境中,會增加孩子的不安全感,削弱孩子對情緒和行爲的控制能力,更容易產生恐懼、抑鬱、憤怒、焦慮的情緒。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的時間越長,負面情緒越多,相應的行爲反應,比如攻擊性行爲也越多,成年後他們的親密關係更爲脆弱,更可能離異。

如果說人生真的有什麼起跑線,孩子的起跑線就是父母的關係。

在孩子的嬰兒期,母親不光要餵飽孩子,還要給孩子安全感,每天陪他說話,擁抱他、撫摸他,這樣孩子纔會信任這個世界。而我的妹妹缺失了這些。媽媽懷弟弟的時候,剛1歲多的妹妹被送回父親老家近兩年,所以妹妹和母親的關係一直冷漠。這也造成她對周圍的世界懷有不信任感,直至工作後,一直懷疑別人在說她的壞話,出現精神分裂的症狀。

3

不要剝奪孩子的自主感和成就感

除了歸屬感,成就感和自主感也是孩子最基本的心理需要,因爲這些直接影響到孩子未來能發揮多大潛能。

我的弟弟從小學習能力比較差,遇到困難,比如說作業做不出來,第一個反應就是逃避,所以上小學時弟弟一做作業就說自己“頭疼”,我爸爸很喜歡男孩,所以他一說“頭疼”,父親就要求我替他做。他一直這樣逃避,在學習中完全沒有成就感。課外也沒有其它自己做得好的事情,來建立自信心。

如果一個孩子在各個方面都找不到成就感和自主感,他的心理健康就沒有一點根基。

而妹妹正好相反,她天生很有美術天賦,初中時無師自通就能臨摹很多美術作品。可父母沒有給她機會深造,安排她上職高,然後去商場工作。她在工作中完全用不到自己的天賦,也就感受不到成就感和幸福感。

等我2000年開始工作,終於有條件支持她發展愛好時,她已經病了6年,進出醫院好幾次了。現在,她連幾個月的設計課程都堅持不下來,根本無法發揮個人的潛能。

所以,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天生的能力和個性特點,需要父母的接納和尊重,才能建立成就感和自主感,否則他們的心理健康就有很大的隱患。

4

你在給孩子的心理喂“垃圾食品”嗎

我在美國加州工作的時候,有一天,我大兒子的一個同學來我家。我兒子剛練完鋼琴,我讓他也彈一彈,他灰着臉說不要,覺得不如我兒子彈得好。我非常詫異,因爲我知道他比我兒子彈得好很多。這個孩子並不是謙虛,他是真的覺得自己彈得不夠好。爲什麼呢?

這個孩子的爸爸經常打他媽媽,也經常打他、批評他,親子間的互動總是負面的。所以,明明很優秀的孩子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沒有自信。他這麼看待自己,都是從與父親的相處中得出的結論。

父母和孩子日復一日的相處,將留給孩子抹不去的記憶烙印。

大量的心理學研究證明,不管是師生還是親子互動,只有把鼓勵和指正的比例保持在4:1到5:1時,孩子接受起來才更有效。

所以,我們要給孩子儘可能多的積極記憶。我們每天對孩子的臉色、說的話、管教的方式、傳遞的眼神等等,都會成爲孩子的記憶,成爲孩子心理健康的食糧。

5

如何讓孩子學會面對挑戰

一個孩子未來是否能夠成功、充分發揮潛能,取決於他面對困難和挑戰的時候,是選擇堅持還是放棄,是選擇爭取還是退縮。

積極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馬丁·塞利格曼博士的研究表明,有以下三個因素決定孩子面對困難和挑戰時的態度。

01

當孩子成功的時候,父母總是歸結爲孩子個人的努力或特長,孩子就會慢慢形成對事物樂觀的解釋方式。

02

如果孩子失敗的時候,父母總是歸結爲孩子個人的錯誤,並給孩子貼標籤,如“你就是記性差”“女孩子數學都不好”等,孩子就會趨於悲觀。

03

早期生活中有負面事件反覆發生。比如父母離婚或長時間發泄負面情緒等。如果沒有適當引導,孩子會覺得不論自己如何努力,壞的結果總會出現,所以感到無助,將來在遇到困難時更容易選擇放棄。

最後,我們再回到世界衛生組織對“心理健康”的定義:處理生活中的壓力,發揮潛能,有效工作,爲社會做貢獻。它落實到生活中是什麼樣子呢?就是相互支持愛護的夫妻關係、相互尊重的親子關係。有了這兩樣,就是爲孩子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心理健康的基礎。

聲明〡文章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爲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公衆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