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參與體育鍛煉的人也越來越多。正所謂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各種各樣奇葩的健身方法也應運而生。現如今,公園裏的大爺大媽們也有了新的鍛鍊方式:爬行健身!甚至還有一些人爲爬行健身代言,坦言通過這樣的方式鍛鍊後自身身體的健康問題有所改善,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爬行健身。

//

爬行健身有淵源

//

爬行運動與赤腳走、倒步行、倒立等一樣屬於“返序運動”。起初是由德國醫生卡拉普提到的。他從貓爬的姿勢中獲得靈感,提出了四肢着地的爬行療法。

20世紀90年代巴西運動醫學博士莊爾望研究了爬行動物發現,爬行類動物很少患動脈硬化、冠心病、痔瘡、下肢靜脈曲張等疾病,於是提議人們進行爬行鍛鍊。21世紀初巴西老年病治療專家查爾沃醫生創辦了“爬行俱樂部”以後,得到了當地老年人的廣泛追捧。

國內的爬行以北京的韓書鎖“五獸行”和廣州的李培良仿龜蛇爬行較多,且國內參與爬行的人越來越多。

//

爬行健身好處多

//

1. 緩解腰背疼痛

幾乎每個人的一生都會經歷腰背痛,從進化的角度來說,人類似乎從直立行走以來,腰背痛就隨之出現,但在四肢行走的動物中卻未曾發現此病種。爬行過程中一方面腰背部受到的壓力降低,另一方面又可以很好的激活脊柱深層肌肉,對於預防和康復腰背疼痛,增加脊柱的穩定性是非常重要的,並且對於長期站立、坐姿形成的脊柱變形得到糾正、修整,對腰椎病、腰肌勞損、頸椎病、肩周炎等疾病都有很好的預防、改善作用。

2. 改善心腦血管疾病

直立姿勢使大腦處於人體最高位置,導致大腦極易缺血缺氧。而爬行運動是一種“血管操”,爬行時身體呈水平狀態,血液流動從豎向轉成橫向,血液中的氧氣可以直接供應大腦,血液迴流通暢也可以爲心臟減負,有利於全身血液循環,增加心腦血管及頸部血液供應,對防治心腦血管病疾病有一定功效。因此爲了身體的健康,不妨給身體一個回到“原始”狀態的機會。

3. 最原始的“核心訓練”

“每一個發育學姿勢都是一個訓練姿勢”,人類在會走之前,都是先學會翻滾和爬行,爲了發展站立行走之前所需要的軀幹穩定肌肉。爬行運動時身體處於俯臥位,這是一個很利於呼吸的位置,尤其是可以很好的激活我們的腹肌。通過爬行運動能夠提高我們的握力、背力、上下肢的力量,並且能夠提高靜態穩定性和動態穩定性,增強核心穩定性。

//

爬行鍛鍊方法推薦:

//

1. 嬰兒爬行

嬰兒爬行是最基礎的爬行練習,在爬行過程中要注意膝蓋在轉換的過程中需要緩慢落地,在爬行過程中需要脊柱需要保持中立位置。

2. 膝離地爬行練習

這個動作可以作爲嬰兒式爬行的進階訓練,需要膝蓋離地,同樣保持脊柱的中立,保持肩胛骨貼緊胸壁。對於嬰兒式爬行沒有難度者可以進階到這個動作。

3. 側向爬行

側向爬行練習對於訓練者的手臂力量會稍高一些,同時手腳不同的交叉替換要求很高的協調性,除了可以對核心起到一定的訓練外,也是一個不錯的協調性訓練。

每次爬行20-30米(或5分鐘),俯在地上休息2-3分鐘,然後重複,連續3次爲1組,共做3組。鍛鍊時可以選擇多種爬行姿勢交替進行。每週至少鍛鍊3次。爬行姿勢宜多變,方式要靈活多樣。可選用直線向前爬,也可慢速向後爬,或左右爬、曲線爬、環形爬等,以減少鍛鍊時的枯燥感。

//

爬行健身注意事項:

//

1

注意爬行前做好準備活動,徒手操或熱身跑5-8分鐘,步行40-50米;運動後要做整理活動,自我拉伸或放鬆練習3-5分鐘,慢走50米。

2

宜在空氣流通、有地毯的室內或平坦、有草坪的室外進行(沙灘也可)。在家裏爬則要當心傢俱等障礙物,也可在牀上原地爬。練習者衣履要輕便,應佩戴必要的護具,如爬行場地在硬質地面上要注意佩戴護膝和手套。

3

運動量要因人而異,逐漸遞增。做好健身監護,練習前後應測試脈搏。以練習後5-10分鐘時的心率比平靜狀態增加10-20次/分鐘爲宜。

4

爬行速度不宜過快,不要追求超出人體正常能力的動作,以動作規範爲主。想站立時,切記不可馬上站起,要由爬式先改爲坐式,慢慢站起,以免突然站起造成大腦瞬間缺氧暈倒。

5

患有嚴重心臟病、高血壓和眼部疾病者及手、足、膝部有炎症、壞疽,感染、化膿性疾病患者,不宜進行這項運動。

江蘇體科所 黃劍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