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7月8日,在國資委發佈中國中絲與保利集團併購重組的消息後,在大盤下行的當天,保利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中,久聯發展直線拉漲停,保利地產、中國海誠也有小幅攀升。然而,中國中絲與保利集團的重組,不同於“南北船”的強強聯合。

本報記者 鍾廣蓮 童海華 深圳報道

近日,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資委”)發佈消息稱,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保利集團”)與中國中絲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中絲”)實施重組,中國中絲整體無償劃轉進入保利集團,不再作爲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

對此,保利集團方面表示,此次重組實施後,保利集團將積極貫徹和落實國務院國資委的有關指示和要求,積極穩妥地做好重組整合工作,發揮協同效應,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實現劃轉的目的。

這是今年以來央企第二次重組。

前不久,“南北船”的重組,拉開了中國船舶行業戰略性重組的大幕。當時業內人士分析,“南北船”的重組將在國內造船業形成“一超兩強”的新格局,亦將改寫世界的造船行業格局。

然而,中國中絲與保利集團的重組,不同於“南北船”的強強聯合。

中絲集團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946年,當時在上海設立中國蠶絲公司。中國中絲官網介紹,中國中絲是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管的唯一以絲綢爲主業的中央企業集團,涉及絲綢、石化、新材料以及綜合貿易等多領域業務。

然而,作爲行業頭部企業的中國中絲,近幾年來發展狀況並不樂觀。

記者查詢發現,從2012年開始,中國中絲的資產負債率不斷提升,從2012年的59.6%上升到2016年的97.51%。國家審計局公佈的《中國中絲集團有限公司2016年度財務收支等情況審計結果》(以下簡稱“《審計結果》”)顯示,2016年,中國中絲資產總額52億元,負債總額50.71億元,所有者權益1.29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97.51%。此外,《審計結果》還指出,中國中絲存在旗下公司少計提壞賬準備、少計提折舊、所屬企業違規開展其他業務等20個問題。

國際地產資管公司協縱策略管理集團聯合創始人黃立衝表示,從中國中絲的財務狀況來看,可能在財務、償債能力及經營狀況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難,已經到了需要劃撥到一家比較有實力的企業去才能維持發展的地步。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表示,資產負債率過高,企業經營中會遇到槓桿率過大的問題,增加企業的經營壓力。對中國中絲來說,併入保利集團是一個更好的選擇,首先可以解決其負債率高的問題,還能夠盤活企業資產,進行更好的發展。

事實上,中國中絲併入保利集團已有端倪。

2017年3月,中國中絲變更了工商信息,經營範圍增加了“出租商業用房、出租辦公用房、餐飲管理、銷售日用品”等項目,而這些業務恰恰在保利集團的經營範圍內。

2017年12月,保利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念沙到中國中絲調研。記者注意到,此次調研中提到:“徐念沙對託管以來管委會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詢問了有關項目具體情況,對尋求支持的事項進行了詳細指導。”這意味着,在此之前中國中絲已在保利集團的託管之下。

2018年5月,中國中絲帝錦文化(北京)有限公司與中國保利商業地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就產品總代理銷售事宜達成長期合作意向。

中國中絲的加入,擴大了保利集團的商業版圖。根據保利集團官網介紹,從1992年組建至今,保利集團已形成以國際貿易、房地產開發、輕工領域研發和工程服務、工藝原材料及產品經營服務、文化藝術經營、民用爆炸物品產銷及服務、金融業務爲主業的發展格局。作爲行業頭部企業的中國中絲的加入,無疑在保利集團的商業版圖上增加了重要的一環。

今年7月8日,在國資委發佈中國中絲與保利集團併購重組的消息後,在大盤下行的當天,保利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中,久聯發展直線拉漲停,保利地產、中國海誠也有小幅攀升。

黃立衝指出,一般來講,效益好的公司併購效益較差的公司,不一定都是利好。但是對於央企保利集團來說,這有利於擴大其商業版圖,同時央企之間重組劃撥也讓投資者看到了保利集團地位的上升。

李大霄指出,中國中絲併入保利集團是否跟上市公司有關係還未知,投資者可能會對此有些憧憬,但是這些想象未必都能實現。同時也要看到,保利集團有不少國外優質的資源和渠道,在進出口貿易方面,對中國中絲的發展是一個利好。

針對本次國企改革,知名財經評論人布娜新表示,最近的證券市場註冊制改革到國企併購重組方面的改革,都是爲了增強國際競爭力,體現了國資委意志和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總方針。此輪國企改革速度加快,呈現跨界併購特點,同時伴隨國企數量減少,更容易輕裝上陣,併購重組使得國企以更強的實力參與國際競爭。

(編輯:趙毅 校對:顏京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