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刘云军根据玉树群众的疾病谱、多发病和健康需求,充分利用北京专家、省级医院专家和医院现有医疗技术骨干力量,先后成立感染性疾病科、骨关节诊疗中心、包虫病诊疗基地、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眼科中心、宫颈疾病诊疗中心、中医特色门诊、消化窥镜中心、皮肤科物理治疗室、外科微创中心、胸痛中心、PCR实验室、高原适应研究康复玉树分中心、神经内分泌康复科,共计14个新学科。2017年3月22日凌晨,刚刚成立13天的玉树州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收治了早产的三胞胎兄弟,刚收治时,三个患儿全身青紫程度严重,体重最低的1000克,最重的也只有1100克,同时还伴有窒息、新生儿肺发育不全等多种症状,经过州医院三天三夜抢救和一个多月救治护理,三胞胎全部存活并顺利出院,创造了玉树州乃至青藏高原医疗史上的奇迹。

盘活医疗资源

刘云军刚到州人民医院时,开放床位仅仅210个,还不及总床位的一半,住院大楼的五楼、六楼闲置。

刘云军根据玉树群众的疾病谱、多发病和健康需求,充分利用北京专家、省级医院专家和医院现有医疗技术骨干力量,先后成立感染性疾病科、骨关节诊疗中心、包虫病诊疗基地、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眼科中心、宫颈疾病诊疗中心、中医特色门诊、消化窥镜中心、皮肤科物理治疗室、外科微创中心、胸痛中心、PCR实验室、高原适应研究康复玉树分中心、神经内分泌康复科,共计14个新学科。

优化妇产科、体检中心、120-ICU-急诊、内科3个科室的医疗资源,新开6个病区,开展168项新技术、新业务,极大提升了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满足了玉树群众的看病需求。

2016年8月11日组建的消化窥镜中心,充分利用闲置多年的肠镜设备,开展无痛胃镜、无痛肠镜检查项目,开展电子胃肠镜221例、内镜下治疗23例,填补了州医院肠镜诊疗历史的空白。

2016年10月20日成立感染性疾病科,并与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建立了医联体,为全州传染病患者提供安全便捷的诊疗途径,共收治住院患者1986人次。

2017年3月1日成立玉树州包虫病诊疗基地(省级专科),共收治住院患者1454人次,完成手术518例,包括包虫病手术76例。

2017年5月14日成立玉树州惟一的眼科中心,使闲置了多年的价值500多万元的眼科检查设备得到充分利用,眼科就诊患者明显增加。

“灾后重建时购置的这套眼科设备,放在今天,依然是国内最先进的设备,连我们广外医院都没有这样的设备。”刘云军自豪地说。

刘云军在玉树州医院翻阅资料,发现玉树州婴幼儿死亡率偏高。2015年玉树州医院儿科住院人数1251人,儿科死亡人数106人,0—1岁婴儿死亡率更是高达13.59%。

为提升玉树州新生儿的诊疗技术水平,提高新生儿的急救成功率,2017年3月9日,刘云军组建了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2017年3月22日凌晨,刚刚成立13天的玉树州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收治了早产的三胞胎兄弟,刚收治时,三个患儿全身青紫程度严重,体重最低的1000克,最重的也只有1100克,同时还伴有窒息、新生儿肺发育不全等多种症状,经过州医院三天三夜抢救和一个多月救治护理,三胞胎全部存活并顺利出院,创造了玉树州乃至青藏高原医疗史上的奇迹。

刘云军是这个奇迹的创造者之一,这三个孩子将是他永远的牵挂。

从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成立以来,医院共收治住院患儿665人次,2018年住院0至1岁婴儿死亡率从2015年的13.6%下降到2.3%。

今年,医院扩大和升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的规模和功能,计划病区面积在现有基础上扩建3倍,增加监护病床15张,极大地满足本地区辐射60万人口的儿童诊疗需求,提高新生儿生活质量。

三年时间里,医院服务能力、服务水平、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业务量快速增长,实际开放床位由原来的210张增加到434张,职工人数由原来的289人增加到432人,增加临床科室14个、医疗科室3个、职能科室6个,地震后捐赠的闲置设备1.5T核磁、16排CT、价值500多万元的眼科设备、电子胃镜、电子肠镜、腹腔镜等大型医疗设备得到充分利用。

助力健康扶贫

带队伍,强学科,在刘云军带领下,医院跨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但刘云军说,这还远远不够,只有将自身的资源发挥得淋漓尽致,才不会辜负医疗援青。

刘云军利用个人资源,积极联系社会慈善基金等机构,为323名白内障患者、76名包虫病患者、5名骨关节患者、36名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73名结核病患者等提供免费救治。

医院对贫困户实行“五免六减”“一兜底”等就诊优惠,已有100余人享受到此服务。免费为孤儿学校60名学生进行健康体检,为玉树骑兵连120名指战员免费体检,为玉树240多名僧侣进行免费体检。

同时,刘云军邀请北京专家进行技术帮扶,提升当地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节省了群众外出就医的人力、物力和经费压力,避免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发生。

住院患者实行一站式报销服务,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贫困患者少跑腿”。医院为建档立卡户实行“五免六减”,实行大病救治一批(14种病)、慢病签约服务一批(25种病)、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三个“一批”服务工程。

援青期间,刘云军为身患结核的索南坎着、香巴扎西和右脚骨折无钱进行康复治疗的16岁学生卓玛等藏族儿童捐款共计12500余元,帮助她们战胜疾病、重获新生;为玉树州敬老院孤寡老人义务体检、捐款、捐物,多次前往玉树市下拉秀镇苏鲁村看望救治成功的三胞胎兄弟;深入高海拔的治多县、称多县为学校学生进行包虫病体检;为包虫病高发的四川石渠县群众进行疾病筛查、免费治疗。

一次援青行,一生玉树情。

援青工作即将结束,三年时间里,刘云军磨练了意志、锻炼了品质、历练了能力、收获了精神,用他的话说,“高原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

文字:青海日报

图片:玉树州人民医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