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小編髮現,2018年,這些人將收到政策大禮包,收穫穩穩的幸福!一起來看看吧!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 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外來務工人員

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對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要應保盡保,將符合條件的新就業無房職工、外來務工人員納入保障範圍。

農民工羣體

擴大農民工就業,全面治理拖欠工資問題。要健全勞動關係協商機制,消除性別和身份歧視,使更加公平、更加充分的就業成爲我國發展的突出亮點。

貧困人羣

對老年人、殘疾人、重病患者等特定貧困人口,因戶因人落實保障措施。攻堅期內脫貧不脫政策,新產生的貧困人口和返貧人口要及時納入幫扶。加強扶貧資金整合和績效管理。

技術工人

報告提出,支持企業提高技術工人待遇。

企業家

大幅擴展享受減半徵收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小微企業範圍。大幅提高企業新購入儀器設備稅前扣除上限。實施企業境外所得綜合抵免政策。擴大物流企業倉儲用地稅收優惠範圍。繼續實施企業重組土地增值稅、契稅等到期優惠政策。

機關事業單位人員

完善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和津補貼制度,向艱苦地區、特殊崗位傾斜。

科研人員

對承擔重大科技攻關任務的科研人員,採取靈活的薪酬制度和獎勵措施。探索賦予科研人員科技成果所有權和長期使用權。

工薪階層

要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增加子女教育、大病醫療等專項費用扣除,合理減負,鼓勵人民羣衆通過勞動增加收入、邁向富裕。

海歸族

鼓勵海外留學人員回國創新創業,拓寬外國人才來華綠色通道。

網民羣體

今年要加大網絡提速降費力度,實現高速寬帶城鄉全覆蓋,擴大公共場所免費上網範圍,明顯降低家庭寬帶、企業寬帶和專線使用費,取消流量“漫遊”費,移動網絡流量資費年內至少降低30%。

購房租房一族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地方主體責任,繼續實行差別化調控,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支持居民自住購房需求,培育住房租賃市場,發展共有產權住房。

購車一族

報告提出將新能源車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再延長三年,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

幼兒家長

要多渠道增加學前教育資源供給,運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加強對兒童托育全過程監管,一定要讓家長放心安心。

旅遊達人

報告提出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

就醫羣體

提高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水平,居民基本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再增加40元,一半用於大病保險。擴大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範圍,把基層醫院和外出農民工、外來就業創業人員等全部納入。

海淘族

報告提出下調汽車、部分日用消費品等進口關稅。

退休人員

報告提出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合理調整社會最低工資標準。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

取消流量“漫遊”費,

移動網絡流量資費年內至少降低30%,

贏得一片掌聲。

除了流量費,

報告中還提到了不少費用也要降!

快來一起看看還有哪些好消息吧!

移動網絡流量資費至少降低30%

加大網絡提速降費力度,實現高速寬帶城鄉全覆蓋,擴大公共場所免費上網範圍,明顯降低家庭寬帶、企業寬帶和專線使用費,取消流量“漫遊”費,移動網絡流量資費年內至少降低30%,讓羣衆和企業切實受益,爲數字中國建設加油助力。

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降低

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

汽車、部分日用消費品等進口關稅下調

積極擴大進口,辦好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調汽車、部分日用消費品等進口關稅。

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再延長三年

將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再延長三年,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

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負

改革完善增值稅,按照三檔並兩檔方向調整稅率水平,重點降低製造業、交通運輸等行業稅率,提高小規模納稅人年銷售額標準。

大幅擴展享受減半徵收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小微企業範圍。

大幅提高企業新購入儀器設備稅前扣除上限。

實施企業境外所得綜合抵免政策。

擴大物流企業倉儲用地稅收優惠範圍。

繼續實施企業重組土地增值稅、契稅等到期優惠政策。

全年再爲企業和個人減稅8000多億元,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着力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大幅降低企業非稅負擔

進一步清理規範行政事業性收費,調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徵收標準。

繼續階段性降低企業“五險一金”繳費比例。

降低電網環節收費和輸配電價格,一般工商業電價平均降低10%。

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降低過路過橋費用。

加大中介服務收費清理整頓力度。

全年要爲市場主體減輕非稅負擔3000多億元,不合理的堅決取消,過高的堅決降下來,讓企業輕裝上陣、聚力發展。

還有這些福利會漲!

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

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

社會最低工資標準調整

合理調整社會最低工資標準。

完善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和津補貼制度

完善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和津補貼制度,向艱苦地區、特殊崗位傾斜。

個人所得稅起徵點提高

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增加子女教育、大病醫療等專項費用扣除,合理減負,鼓勵人民羣衆通過勞動增加收入、邁向富裕。

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

發展“互聯網+農業”,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居民基本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增加40元

提高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水平,居民基本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再增加40元,一半用於大病保險。

穩步提高城鄉低保

穩步提高城鄉低保、社會救助、撫卹優待等標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