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裏的人們都把他當做笑話,但是從小熱愛發明的他並不氣餒,在2014年初,他辭掉了從事30多年、收入豐厚的中小型漁業船舶機械維修業務,一腦門的扎進去了實驗中,最後通過不懈的努力在2018年成功研製出了小型柴油舷外機變速器,並實現了實用化,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5項實用新型專利證書。搞發明研究這是一件很高級的事情,這些只有那些有文化水平的人才能做得事情。

搞發明研究這是一件很高級的事情,這些只有那些有文化水平的人才能做得事情。我想這是普通人的思維模式,認爲這些發明研究只有那些文化人才能做的事情。但是其實不是這樣的,每個人都可以做,只要你有一顆熱愛發明的心。

小學文化農民申請國家級專利,初筆訂單收入60多萬元

這不沿海一個只有小學文化的農民,從小就熱愛發明創造。堅持四年時間,花費大約200多萬元,研製出了小型柴油舷外機變速器填補國內空白的國家級專利產品,極大的造福了廣大漁民和漁業生產。他就是秀嶼區平海鎮平海村村民王國忠,只有56歲的王國忠,卻從事小型漁業船舶機械維修30多年。依靠着這些專利,他成爲了農民發明大王。

小學文化農民申請國家級專利,初筆訂單收入60多萬元

在剛剛開始研製這些小型柴油舷外機變速器,道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只有小學文化的他,並不被看好,就連自己的妻子都對自己說到一個沒文化的“泥腿子”搞什麼發明創造,簡直是癡人說夢。這裏的人們都把他當做笑話,但是從小熱愛發明的他並不氣餒,在2014年初,他辭掉了從事30多年、收入豐厚的中小型漁業船舶機械維修業務,一腦門的扎進去了實驗中,最後通過不懈的努力在2018年成功研製出了小型柴油舷外機變速器,並實現了實用化,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5項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小學文化農民申請國家級專利,初筆訂單收入60多萬元

王國忠在把這些專利轉化爲產品後,得到了大家的青睞,很快就有朋友找到他合作開公司,開始了規模化的生產。目前剛剛開業就有收到了多個訂單,利潤高達60多萬元。這個故事其實就是在告訴我們,只要你熱愛發明,熱愛研究。並且堅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夠成功,並不是說只有高文化的人才能夠搞發明研究。(圖片與內容無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