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五鬼”之一王钦若是教科书级的奸佞,他矮小瘦弱,脖子上还长了个瘤(可能是缺碘引起的大脖子病),又因做过宰相而被时人称为“瘿相”。他早年是寄人篱下的书生门客,靠吟诗作文博取主人的笑脸。

落魄年代的王钦若有次参观某个家族祭祖,饿得不行,也想像其他宾客那样喝酒吃肉,于是壮起胆子蹭饭。主人问:“你是谁?”“秀才。”“能干啥?”“作诗。”好在主人也算风雅,愿给他展示才华的机会,但当时没笔,王钦若就用木炭在猪皮上写了首诗,其中“龙带晚烟归洞府,雁拖秋色入衡阳”一句惊艳全场,大家对这个貌不惊人的穷酸秀才刮目相看,王钦若自然顺利地吃了白食。

此人得了一种病,皇帝看到他都要捂起鼻子,也正因此他当上了宰相

​宋朝另一个“大脖子”官员是吴充,这病甚至险些害他丢了官职。宋仁宗虽说开明,却有颜控倾向,对吴充的外貌缺陷很没好感。或许那天吴充脖子上的肿块恰好发生病变,他一走进大殿,仁宗就皱着眉头捂起鼻子。等吴充知趣地告退后,仁宗对身边的官员抱怨道:“此人真是讨厌。”皇帝都表态了,当然很少有人为吴充讲情,于是他在仁宗一朝始终未得重用。

等到英宗即位,吴充终于时来运转,被提拔为枢密副使。后来神宗即位,对吴充恩宠不减,说:“常听先帝夸你,久仰久仰。”神宗非常倚重吴充,即使当时吴充脖子上的肿块越来越大,且有流脓,腥臭无比,神宗也熟视无睹。不过吴充很自觉,上朝时戴着围脖,以免打扰旁人。

关于吴充的外貌缺陷,宋人笔记中有则趣闻。话说宋神宗有次梦见大殿中有块石碑,上题金字“太平宰相项安节”。神宗醒后下令在百官中寻找一个叫项安节的人,却毫无结果。神宗闷闷不乐,慈圣太后为他解梦,说所谓“项安节”是指脖子上有疖。纵观当朝,符合这项特征且具才干的唯有吴充,于是神宗任吴充为相。

此人得了一种病,皇帝看到他都要捂起鼻子,也正因此他当上了宰相

​宋朝还有个“大脖子”官员叫蒋之奇,擅长管理财政和漕运,做事也算勤恳,就是舌头太长,所以风评不佳。他曾捕风捉影地弹劾欧阳修与儿媳乱伦,却搬不出实锤,结果同僚都力挺欧阳修,蒋之奇灰头土脸地败下阵来,被贬为酒监。

蒋之奇毕生都以吴充为榜样,对他“因大脖子而当宰相”的奇遇感慨不已,于是每天都摸着自己的“大脖子”叹息:何时能走运呢?但他非常痛恨别人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的脖子。有次他到金山寺拜访,寺里有个僧人叫了元,个性诙谐,平日与蒋之奇交情不错,就毫不忌讳地去摸他的“大脖子”。蒋之奇觉得受了奇耻大辱,勃然大怒。了元却嬉皮笑脸地说:“冲卿在前,颖叔在后。”吴充字冲卿,蒋之奇字颖叔,言下之意就是蒋之奇能像吴充那样官至宰相。这话正中蒋之奇下怀,他听后哈哈大笑。

此人得了一种病,皇帝看到他都要捂起鼻子,也正因此他当上了宰相

​面对无法改变的生理残缺,有人一味抱怨上天不公,因强烈的自卑而性格扭曲,甚至沦为恶人;有人却心态平和地悦纳自我,以实际行动赢得尊重。由此可见,心理残缺远比生理残缺可怕,后天修为也是一门重要的功课。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老蔡的菜园子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