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西苏区荆门县警卫营,实际上是县游击队。营长叫靳家香,政委叫张大明,他们经常配合主力红军作战,是苏区的一支劲旅。

1932年6月,贺龙军长亲自交给他们一个任务,去宜昌一带牵制敌人,掩护主力作战。

第二天,靳家香和张大明带着240人从驻地万里镇出发了。

队伍走了130多里,到达了一个山梁上,找了几个小村庄宿营。众人走了一天的路,筋疲力竭,正准备休息时,远处传来一片锣声。

这是怎一回事儿?

这是当地地主武装互报情况的方法,意思是:红军来了!靳家香见状,立即下令各连也派人赶紧敲锣。

这一招果然很灵,敌人听见锣声,不知红军在哪里,回去了。

警卫营住了一夜,第二天继续前进,没走多远,一连哨兵跑过来报告:“在我们前面五里远的地方,发现敌骑兵。”

靳家香下令各连:“立即准备战斗。”但是吩咐说:“不管敌人多少,一定不要先开枪。”​

​不一会儿,敌人来了,只有十几个人。靳家香于是想活捉这些敌兵,于是让营马饲养员王长发敲锣,逗引敌人。

转眼功夫,这伙敌兵便闯到了门口。一个敌兵问老王:“你敲锣、敲锣,共党在哪里,有多少?”

老王说:“不知道!”

“不知道,你敲什么锣?!”

“因为周围都在敲,我不敲,不就是通匪了嘛?”

敌兵骂道:“真是活见鬼,就你们这里敲得凶,害得老子们一口气跑了40多里,鬼都没见一个!”立即进门,结果,被埋伏在屋内的战士们抓的抓,拉的拉,全部缴了械。

大家没放一枪,捉了13个敌兵,缴获了13支枪和13匹战马,还缴获了一面青天白日的军旗,上面写着国民革命军x旅x团x营营部。众人拿着枪,牵着马,特别高兴。但是,王长发拿着军旗,很不高兴地说:“你们缴了马,扛了枪,我敲锣敲得手痛,只搞到一面破军旗,有什么用?”

这时骑兵连连长走过来,说:“老王你说没用,给我吧,当个纪念品。”

老王便给他拿了。

随后,靳家香带着部队在宜昌一带活动,牵制了不少的敌人,但是几次去奔袭敌人,敌人都跑了,没打一仗,就接到贺龙派人送来的通知:反“围剿”结束了,敌人要袭击万里镇,令他们赶快回去。

于是,他们又返回万里镇。

为了赶速度,他们把那面缴获的敌军旗拿了出来,骑兵连长穿上了敌军装,沿着大路,在前面大摇大摆地走着。

不料,走到离万里镇约五六里路远的村庄时,尖兵报告:“前面发现敌人,打的红旗。”

这可巧了,警卫营扛了国民党的军旗,敌人反而扛了红军的红旗!

靳家香马上来了一计,对尖兵说:“告诉他们派个人过来联络。”

敌人看到警卫营打的是青天白日旗,马上派了一个人过来。骑兵连连长走上去,问他:“是哪一部分的?”

“是保卫团的。”

连长喝道:“你们不是保卫团的!”

对方要哭了:“我们是啊!”

“你们是红军。不然,为什么打着红旗?”

对方赶紧说:“长官,别,别误会,我们是保卫团,打红旗是为了欺骗红军。”

连长还是虎着脸,下令说:“去,把你们连长喊过来!”

很快,敌队长带着队伍过来了。警卫营的骑兵连长走过去,命令他:“快把队伍集合起来,营长要训话。”

这时靳家香和几个警卫员也换上了当初缴获的敌军制服,戴着大盏帽,大摇大摆地走过来。敌队长一见营长驾到,马上喊了声立正口令,快步跑到离靳家香三步远的地方,向他敬礼,并报告了自己部队的人数,然后说:“请营长训话!”

靳家香还了个礼,走到队伍跟前,下令:“把枪架好,退后三步坐下。”然后,神气十足地训起话来了。

训着训着,他开口骂起来了:“这次围剿,大告成功,但是,你们扛着红旗,有损国军声誉,违背军纪,本营长绝不宽恕!”一挥手,两个战士立即上前,将敌队长五花大绑起来。

靳家香还没住口,又继续骂道:“叫你们剿共,可是,你们杀人,放火,抢劫老乡,这样能取得胜利吗?嗯,好事都叫你们给办坏了!”骂得这些保卫团的动不敢动,跑不能跑,一个个像老鼠见了猫,全身骨头都软了。

最后,靳家香下令:“把他们的枪收了!”

这时埋伏在附近的战士们从四面一齐杀出来,没费一弹,又歼敌167人。

后来,靳家香又见到了贺龙,汇报了自己两个歼敌的情况,贺龙高兴地说:“好啊!我看你是一个很好的指挥员,到主力部队来吧!”

靳家香来到主力部队后,升任副团长。可惜,他不久就在一次战斗中光荣牺牲。

他的警卫员陈阳春于1955年授予大校军衔,后来成为宁夏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