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洪英傑)9月21日上午,“新時代學習大講堂”第八期時代前沿知識專題講座在省委大會堂舉行,副省長吳強主持講座。

吳強副省長在主持講座時指出,近年來,全省上下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主線,深入推進振興農村經濟深刻的產業革命,着力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不斷提升農業科技水平和產業發展水平,提升農業質量和效益,提高農民特別是貧困農戶的收入。經過全省上下不懈努力,目前全省茶葉、蔬菜、食用菌、精品水果、中藥材、生態養殖等特色優勢產業發展迅猛,茶葉等部分產業已在全國具有了一定規模優勢,爲我省農業農村經濟持續較快發展做出了較大貢獻。但從全省來看,我省農業產業化水平較低,產業鏈條還不完備,業態還較爲單一,特別是在農產品加工上,科技研發能力不高,市場主體不多、不強,產業發展仍然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和潛力。要破解這些難題,必須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堅定推進農業產業化革命,進一步深化產業發展認識,強化科技支撐,提高發展質量,切實提升我省市場化、農業化發展水平,助力全省脫貧攻堅,助力全國小康,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

講座上,晨光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盧慶國圍繞“依靠科技創新,加快植物提取產業發展,助推脫貧攻堅”主題,從植物提取產業現狀及前景、提取物典型品種的開發模式、對農業產業化的帶動作用等幾個方面進行了深入的剖析。不僅讓廣大幹部瞭解到可以依靠科技力量,加強農業原料資源的綜合利用,增加農產品附加值,帶動羣衆脫貧,也拓寬了貴州現代農業發展的視野,講座精彩紛呈。

植物提取行業屬於農產品加工範疇,對農業產業化、農業種植結構調整,以及農村、農民脫貧致富具有巨大的帶動作用。“2017年,晨光公司在河北、新疆、等地建立了辣椒、萬壽菊等種植基地,帶動當地種植80萬畝,集團形成了10萬噸辣椒、20萬噸萬壽菊、30萬噸棉籽的加工能力,帶動原料產區20萬農戶年增收共計10億元以上,間接增加就業崗位幾千個,爲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貢獻。”盧慶國董事長在講座上介紹道。

講座最後,盧慶國董事長還對貴州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提出了寶貴建議。他認爲,從品種選育、機械化種植到採收、精深加工,打通農業產業化各鏈條,實現農業規模化發展,是當前主流趨勢,要充分發揮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帶頭作用,依託地方資源優勢,打造“一縣一品”“一鄉一村一品”的特色產業,助推貴州脫貧攻堅工作邁上新臺階。

省委各部委、省級國家機關各部門、各人民團體、事業單位廳級以上領導幹部,在築省屬高校、省管企業領導班子成員在省主會場聽取講座;各市(州)黨委,人大、政府、政協領導班子成員,法院院長、檢察院院長,直屬部門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市(州)本科院校主要負責同志通過廣電網絡視頻在分會場聽取講座;貴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領導班子成員,省直派駐機構主要負責同志,綜保區黨工委、管委會班子成員,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內設機構主要負責同志通過廣電網絡視頻在分會場聽取講座。

上一篇:今年中秋月25日上午最圓,十五的月亮爲何十六圓?下一篇:最後一頁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