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僅有玉琮200多件,反山就有21件!反山王陵是怎麼發掘出來的?

1986年6月24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大公報、明報等媒體都在重要版面發佈了一則新聞:良渚遺址又有重大發現,對探討我國文明史開端有重要意義。

那一年的夏天,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隊在反山發掘了一處重要的良渚文化墓地,從第一批發掘的兩座大型墓葬中,有大量珍貴的玉器出土。

這處墓地,就是“反山王陵”。時年43歲的王明達,就是當時這支考古隊的領隊。

世界上僅有玉琮200多件,反山就有21件!反山王陵是怎麼發掘出來的?

王明達

今天,讓我們跟着王明達,坐上時光機,重返那個被載入考古史冊的夏天。

反山不是自然形成的

而是人工一擔土一擔土營建起來的

1986年,鄉鎮企業興起。也是在這一年,良渚長命鄉農機廠轉產,正準備籌建長命制動材料廠,地點就選中了反山周圍的大片土地。

當時,還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保護通訊員的費國平,是雉山村人,每天都會從那片土地上路過,看到廠裏的人準備在反山動工,他就跑去告訴了王明達。

世界上僅有玉琮200多件,反山就有21件!反山王陵是怎麼發掘出來的?

獲知這一信息後,王明達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另一位考古人員芮國耀就多次去了現場踏勘。

在王明達看來,過去的反山,真的很不起眼,“只是一個高出平地4米左右、長90多米、寬30多米的土墩。”

不過,從這個土墩西邊圍牆的斷層裏,王明達發現了一些碎小的紅燒土顆粒和炭粒,偶爾還能見到一些小陶片。

就是這些線索,讓王明達判定,反山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工一擔土一擔土營建起來的,著名中國考古學家蘇秉琦,將其形象地比喻爲“土築金字塔”。

在確定了這件事後,考古所就向國家文物局申報了發掘申請書。

初夏,江南的梅雨季節尚未來臨,對於野外作業的考古工地來說,正是抓緊發掘的好時機。

1986年5月6日,考古隊正式進反山工地開工,王明達擔任領隊,隊員有楊楠、芮國耀、劉斌、費國平、陳越南、陳歡樂等。

世界上約有2.5萬件良渚玉器

反山佔到了八分之一

反山的發掘,共發現了11座貴族墓地,3072件玉器,那個登上《國家寶藏》、浙江人民熟悉的“玉琮王”就出土於此。

世界上僅有玉琮200多件,反山就有21件!反山王陵是怎麼發掘出來的?

良渚玉器,陳中秋 攝

據王明達不完全統計,世界上大概有2萬5千件左右件良渚玉器,反山就佔到了八分之一,數量之多、工藝之精,紋飾之獨一無二,實屬罕見。就拿玉琮來說,放眼世界,也僅有200多件,反山就有21件。

不過,要讓這些“沉睡”多年的寶貝亮相,並不簡單。

世界上僅有玉琮200多件,反山就有21件!反山王陵是怎麼發掘出來的?

1986年5月7日開工,挖去表土不久,考古隊就陸續發現了一批單室券頂磚砌漢墓。5月28日,考古隊對漢墓的清理已經接近尾聲,各探方的下挖深度已經到了150釐米左右,爲了慎重起見,王明達決定停止用小鋤頭翻土,改用鋒利的大平鏟,一遍又一遍地把地面鏟得又平又光,他就在這平整的地面上觀察土質土色的變化。

終於,在3號探方的中部,從大面積的灰黃土中,他們辨認出了一塊灰褐色的斑土,又經過反覆的鏟光確認,劃定了長方形南北向的四邊界線,即土坑的墓口。

5月31日下午,黑沉沉的烏雲從天目山方向翻滾而來,一場雷陣雨就要來了。王明達和楊楠、費國平站在3號探方的北隔樑上,正商量對付雷雨的應急措施。下午3點剛過,陳越南從下挖的“坑”內,清出了一塊粘有小玉粒和漆皮的土塊。

“他用手掌託着,小心地遞到我跟前。我彎腰看了一眼,從160釐米高的隔樑上跳下,急忙爬到坑中,蹲在出土現場觀察了足足有一刻鐘,取出來的土塊印痕上同樣留下一些玉粒和漆皮。”王明達說,陳越南當時遞給他一把小鏟,但他怕傷了這些寶貝,沒敢用,就從裝土的土箕上折下了一段竹片,順着取土塊的邊緣小心地剔去一小塊土。

這時,土塊又露出了硃紅色的漆皮和很多小玉粒(這就是後來經上海博物館吳福寶精心剝剔成功的嵌玉漆杯),這讓王明達覺得興奮不已,“激動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再也不敢下手了”。

爲了安全起見,王明達悄悄地把這塊地方用尼龍薄膜蓋好,還覆上了一層泥土。就在這時,雨點開始落下,王明達記下了墓穴的長寬深(露出器物的深度已達120釐米)後,再把整個墓穴用薄膜蓋好,鋪上了一層泥土。

做完這些事情,考古隊員們冒着驟風大雨,跑回了各自的住地。

“今天晚上有沒有酒?”

這是王明達回到住地後說的第一句話。當天晚上,大家買了幾瓶酒,特意多炒了幾個菜。王明達和楊楠、費國平、陳越南等就在住地開懷暢飲了起來,興奮地談論着這次發現,將會產生的作用和意義。

那天晚上,王明達對大家說,“今天的發現,將會被載進考古史冊的。”

反山王陵爲何可稱之爲“王陵”?

發掘過程中,爲了避免墓內隨葬品受到損傷,剝剔器物時,一律不用金屬工具,只是把竹片削成大小寬窄各異的工具,小心翼翼地清除泥土。

世界上僅有玉琮200多件,反山就有21件!反山王陵是怎麼發掘出來的?

反山王陵

由於墓穴較深,而隨葬品幾乎佈滿墓內,人一下去幾乎沒有立足之地,考古隊員們就想出了“懸空操作法”,即用兩段毛竹橫架在墓口的兩邊,再用繩索吊下兩段毛竹放在墓內,然後在墓內的毛竹上鋪上木板,離隨葬品有10釐米左右,不碰到一件器物,木板一塊塊可以移動,人蹲在木板上,清理一段再移動一段。

這樣的清理方式,人幾乎是趴在木板上的,其艱苦程度可想而知。

“一段時間下來,腰痠背痛,一下子人都站不起來。”王明達說,但看着琳琅滿目的文物在自己手中一件件地“重見天日”時,大家都忘記了疲勞。

100多個日日夜夜的緊張發掘,考古工作者把5000多年前良渚先民們創造的珍貴歷史遺產,重新展現在世人面前。

王明達說,反山“王陵”,原來叫“反山墓地”。有一次,蘇秉琦先生和他談話時,對這個提法不是很滿意,問他是不是可以稱爲“陵”。

這個提議,讓王明達受到了很大的啓發。“反山墓葬地營建規模之大、隨葬品之豐厚、玉器之多而精,還沒有任何一處良渚文化墓葬超過它的,這不是最高等級的貴族‘王陵’嗎?”他想。

後來,就取了“反山王陵”的名字。

考古學的目的,是探討文明起源

良渚考古80年,到現在,考古隊員也已經歷了第四代,作爲第二代考古人代表,那時的野外考古和如今的科技考古有着很大的差距。

王明達說,當年,他們都是靠兩條腿調查的,拉着農民的鋼絲車,考古人員用的工具和行李就放在車上,“記得有一次快過年時,大雪紛飛,我們就在雪地裏拉着車子走了5裏多路。”

不過,現在考古和以前比,操作規程還是一樣的:認土、倒邊、摸陶片,整理。只是,技術有了很大的不一樣。

世界上僅有玉琮200多件,反山就有21件!反山王陵是怎麼發掘出來的?

考古探溝。潘勁草 攝

王明達舉了一個例子,現在如果去拍考古的場景,無人機飛一趟就好了,以前,得靠人工搭上20米的竹架子,有人在下面拉牢,攝像師爬上去拍。

很多人對考古會有一些誤解,認爲只是找寶貝,但遠非如此。王明達說,他們是在探討文明起源,這纔是考古學的目的,而在這個過程中發現的寶貝,只是一種證明。

反山王陵被髮掘後,王明達提出了良渚文化遺址羣的概念,而這些遺蹟、遺物的發現,證明了良渚文化遺址羣已成爲證實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最具規模和水平的地區之一。

讓王明達覺得欣慰的是,現在,有不少的年輕人都願意加入到了考古的隊伍中來,“考古後繼有人了。”王明達說,“考古工作,從來不是某一人的功勞的,考古的魅力,在於發現,這個發現,不是一個人能夠完成的。”

“反山的發掘,把良渚文化的研究,推向了學科的前沿。” 這是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嚴文明對反山王陵的評價,他認爲,良渚文化,影響了大半個中國。在王明達看來,正是因爲良渚考古人一代一代的堅持,纔有今天。

世界上僅有玉琮200多件,反山就有21件!反山王陵是怎麼發掘出來的?

( 作者:記者 林建安 攝影 江玥 陳中秋 編輯:李師禮 )

相關文章